《荡寇风云》让观众不忘历史,不忘民族英雄

29.05.2017  18:27

   浙江在线记者董小易

  去年十月国庆档,一部事先并不被看好的作品《湄公河行动》异军突起,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让观众再一次看到:正能量、主旋律类型的电影,只要制作走心、愿意接近观众,就能兼顾艺术与商业价值,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5月27日上映的浙产历史战争片《荡寇风云》也是这样一部作品。该片由浙江东海电影集团等公司联合出品,以“大明战神”、抗倭英雄戚继光为故事原型,以他军事生涯中较重要的两场战役——发生在浙江的岑港之战、台州之战为主线,讲述了他在东南沿海倭患不绝时临危受命,在浙江组织起一支军纪严明的“戚家军”并抗击倭寇的故事,书写了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民族史诗。

  如何写好戚继光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进行恰当地再创作,将耳熟能详的故事与现代观众的审美巧妙融合,在严肃的历史正剧中既带出家国情怀,又让人不感到过分沉重,这都是放在导演陈嘉上面前的难题。

  在尊重历史、客观还原这一点上,《荡寇风云》完成得不错。导演陈嘉上在此前的采访中谈到,《荡寇风云》本可以提前一年开拍,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做的“功课”还不够。除了走遍戚继光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场,拜访过各地的纪念馆之外,他觉得《荡寇风云》故事的版图上,还缺了重要的一环——当年进犯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群人?为此,他专门带着团队,去到日本松浦的汪植旧址考察,了解当年日本浪人的生活背景。因此,我们在《荡寇风云》里,看到了有底线、心地善良的后藤少主山川、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的后藤副将熊泽,他们同样精于战术、骁勇善战。不矮化、丑化敌人,是对《荡寇风云》制作团队对历史最大的尊重。

  更为难得的是,《荡寇风云》没有“神化”戚继光。在开拍之初,电影曾取名《战神戚继光》,但现用名《荡寇风云》更能体现主创团队的意图:电影想讲述的并不仅仅只是戚继光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而是全浙江人抗击敌人、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决心。在电影里,看到的是大时代下一个个讲究团队合作、不断成长的个体:义乌县令赵大河一开始面对战争的态度是能躲就躲,然而最后也走上战场输死一搏;戚夫人作为女流之辈,却担当起守卫家园的重任;义乌农民首领陈大成,从农民变身战士,保卫家国……

  此外,《荡寇风云》也做了一些成功的商业化改编。比如俞大猷和戚继光同为抗倭名将,两人并成“俞龙戚虎”,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表现出俞大猷同样的神勇,又给电影增加看点?电影安排了一场“棍斗”的戏码,十分精彩,点出了“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的功夫哲学。

  观众对家国情怀、民族大义一类的作品,原本就有天然共鸣的,然而过去一系列“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的雷剧,一度破坏了观众对该类作品的期待和信心。好在,《湄公河行动》《荡寇风云》这一类的电影,不调侃、不戏谑,用一种与时俱进的姿态示范了“主旋律”影片的正确“打开方式”,用现代的电影技术,让观众不忘历史,不忘伟大的民族精神,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导演陈嘉上谈中国电影困境:放下争执 好好干
图为:导演陈嘉上在《荡寇风云》片场。浙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