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多措并举集聚科技创新人才

24.04.2015  20:06

      去年以来,芜湖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人才链。全年正式签约高层次人才团队21个,新建院士工作站6家,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芜湖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6家研究院获市政府重点支持,新组建1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不断加速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才集聚能力。市知识产权局荣获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提高认识,强化措施。从去年起,芜湖市政府出台了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政策,对纳入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团队,最高给予1000万元入股扶持,市与县区、开发区(以下简称县区)按1:1承担,5年内上市的按90%的比例奖励团队。21个落户科技团队,涉及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3个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4个团队由长江学者和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领衔,其中美国华盛顿大学高大勇团队入选安徽省重点扶持的十个团队之一,鼎恒新材料等6个团队获市政府重点扶持。

        2、打造平台,筑巢引凤。全面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平台。2014年,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孵化器13家,面积35.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52家,累计毕业企业207家。从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毕业的杰锋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宏景电子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即将上市。院士柔性引进机制初见成效,全市院士工作站总数达到18家,20位院士为芜湖服务。卢强院士及其团队在高新区院士工作站开发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CAES)、大功率无功补偿装置(SVG)已取得重大突破,即将进入产业化阶段.不断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10多个产业研究院在建,涉及我市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电子通信、智能电网等领域。哈特机器人产研院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集聚作用,去年培养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7人,完成发明专利10项,承担了12项各级科研项目,促进了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应用和技术服务项目向我市转移集中。

        3、优化服务,营造氛围。整合信贷、股权投资、保险、专利质押贷款、担保、财政补贴、研发后补助、委托贷款等,对高层次人才团队创业项目实施联合支持。2014年新增5家企业申请专利权质押贷款,融资金额达1.14亿元。充分利用“芜湖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解决创业初期的融资难问题。市创投引导基金参股风投机构累计对外投资科技初创型、成长型企业项目40个,投资额18.74亿元。遴选出84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行培育,投入资金1.44亿元。重点发展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努力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芜湖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表彰市科技奖获得者,不断优化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为推动该市人才结构高端化、产业层次高端化、城市品质高端化,打造芜湖经济升级版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4、提升能力,加快发展。2014年市财政用于科技创新资金达到7.8亿元,集中兑现省、市科技创新奖励资金2.7亿元,积极落实高企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上年所得税共计9.9亿元。审核研发费用15.3亿,抵扣所得税2.1亿元。争取中央、省资金1.6亿元,实施科技项目248个,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58.6亿元。围绕首位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资金更多地向人才团队项目、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倾斜,加快提升企业、人才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0家,全市高企总数达401家。全省百强高企我市占31家,新增6家。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6家,创历史新高。全年发明专利申请9346件、发明专利授权853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53件,继续领跑全省。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278个,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32个。 

(来源:安徽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