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也需一场“供给侧改革”
近日,笔者参加画展,听到一位搞金融的朋友感慨,当前的艺术品市场,像其他产业一样也面临着高库存的问题。过去10年,市场的体量扩展得太快,吸纳了太多的投机资本,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价格泡沫。客观来说,市场上流通的大部分所谓艺术品都不具有收藏价值,更不用说投资价值了。
因而艺术品市场也需要一场“供给侧改革”。“供给侧”就是供给端,艺术品供应的源头当然是艺术家,所以艺术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最关键的还是艺术家。
2015年,艺术家和经营者的库存压力很大,因为市场需求疲软,作品卖不出去了。但笔者认为,艺术品市场不存在卖不出去的艺术品,只存在定价过高的艺术品。定价过高的原因,有些是市场过热时形成的惯性,有些根本就是艺术家的面子问题。不论何种情况,大量作品库存,就说明定价普遍偏高,已经不符合目前的市场接受度了。
高库存压力下,很多艺术家出于一种博弈的心理坚持不调整价格,那么结果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继续做大市场的存量。如果市场短期内能回到过往的火热,库存可能是好事;如果市场继续探底,存量就是潜在危机,市场面临严重的价格塌方。没有市场需求,再有实力的画廊和投资者也不会一直跟着艺术家守下去。
那么,艺术品的合理价格到底在哪里?艺术家该如何定价?买家如何议价?这就要谈到艺术品市场的结构和价格体系的形成机制。
艺术品市场一直都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初入行的买家经常被不同渠道的混乱的定价标准搞得一头雾水。很多买家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画家出示国家权威机构的证书,言之凿凿地说已经过市场调查和评估,认定其作品市场价格为多少钱一平尺。而这所谓的机构评估价,实际是某些投机商人为“江湖艺术家”提供的有偿服务。
艺术品市场同样遵循“价格规律”,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只不过在艺术品市场,由于一定的专业门槛,买卖双方的信息更加不对称。卖方容易联合市场机构、媒体和评论家对某类艺术作品或艺术家进行炒作和操控,使市场形成大量泡沫,从而影响初入行的买家对一件艺术品进行的流通价值和潜在价值判断。
回过头再看艺术品市场的结构,行业内把艺术品市场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市场。国际上,一级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是画廊、画店和艺术经营公司等代理商,他们从艺术家获得一手货源,通过购销直接完成作品所有权转移;二级市场的参与主体是拍卖行,通过第三方中介来完成作品所有权转移;所谓三级市场,参与主体是一些艺术博览会、艺术基金和文交所的运营者,通过为艺术品销售提供其他配套服务来完成作品的流通。
而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发育尚不成熟、规范的市场规则还没有建立,加上艺术家普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因而三个层级的市场界限比较模糊。基于这种不完善的市场而形成的价格体系,也必然是混乱的。
艺术家作为生产者,其综合经营成本最低,出价应该最靠谱吧?其实不然。艺术家处在产业链的最上游,虽然不用像下游的画廊和拍卖行一样承担高额的经营成本,但往往会因为面子或商业合同而定出与市场实际流通价格倒挂的卖价。
二级市场的竞争相对比较充分,其价格应该是最接近市场流通价的吧?亦不然。拍卖行作为中介,并不用为保障作品真伪承担法律责任,受到的赝品冲击是最严重的,加上买卖双方做局的现象不绝,因而成交价格的水分也不可避免。
画廊作为一级市场的主体,是不是应该为市场提供一个合理的价格参照呢?实际上,国内画廊在艺术家和拍卖行的双重夹击下,近几年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特别是对于一些资金实力和影响力不够的画廊来说,他们拿货成本较高,加上逐年上涨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其出货的价格比较优势也同样受到质疑。
说来说去,到底谁的出价更为靠谱?依笔者来看,只有真实的交易价格才最靠谱。近两年的行业大调整,倒逼着市场全面“去泡沫”。需求大幅萎缩,库存急剧上涨,很多艺术品价格都被打回了原形,信息不对称也渐渐得到了“消肿”。笔者在与投资界的朋友交流时均认为,这是市场在慢慢回归真实。当大部分人都认识到信息透明对这个市场长远发展的重要性的时候,一个健康的市场价格机制才会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