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31.10.2016  20:32

  伦敦时间10月27日上午,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与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友好合作关系签字仪式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举行。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出席仪式,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学院院长Sue Hamilton教授代表双方签字。伦敦大学学院教授(中国丝绸之路申遗国际专家组组长)Tim williams教授、伦敦大学学院社会与历史部Mary Fulbrook教授等出席签字仪式。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距今已有5300年到4300年的历史。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和瓶窑镇境内,保护区面积42平方公里。良渚遗址发现以来,取得了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的重大成果,六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项“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相继落户良渚。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中华第一城”神秘的面纱,把杭州的建城史往前推了三千多年。2015年,良渚先民的杰作惊艳呈世,经过考古工作者历时9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11条大型水坝,这是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最完备的大型水利系统,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都要早一千多年,改写了中国水利史,也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新的物证。考古发现的丝织品、水稻田、数万斤碳化稻谷、不同等级的墓葬、初具文字特征的刻画符号、分布有序的都城结构,都足以证明,良渚已经进入了国家文明阶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基绍儿曾在良渚参观展览,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享誉世界的学术权威、英国和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伦福儒在良渚参观时激动地说,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带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交流和联合,是具有共同观念的文化联合体形成的标志,很大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这就是中国文明的起源。

  为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更好地为良渚文明的国际传播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就建立友好关系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将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根据两国建交公报基本原则,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以增加了解、增进友谊,推动学术交流和考古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双方将努力推动人才培训领域的交流,鼓励两地互派人员到对方单位进行考察学习和友好访问;双方一致同意推动良渚遗址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将协助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在英国出版介绍良渚遗址的外文书籍,在国际顶级考古研究学术刊物上推荐有关学术研究文章,指派专家参与良渚遗址学术研究并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双方愿意为对方来访提供邀请、联络等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