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评论:中西消费者差异中的商机
以下即何的评论文章全文:
对于许多美国企业而言,中国都是个非常重要的海外市场,而且将来还会变得日益重要。可是,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的消费者在许多方面其实都与美国,或者说是西方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国消费者与美国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在西方人当中是很常见的做法,地球另外一边的人们看在眼里,却是会抓狂的。
饮用自来水
许多中国人发现美国人会直接喝从厨房龙头接来的水时,都会大吃一惊。在中国,污染已经使得饮水安全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大多数人都喝包装饮用水,或者是至少会将自来水烧开饮用。
中国对于包装饮用水的需求近几十年来急速增长,伴随一系列饮水安全恐慌不断来袭,这样的趋势只能继续强化。2012年,上海曾经遭遇自来水恐慌,使得包装饮用水一度断货,而在前一年,西部省份四川因为电解锰污染也曾经发生类似的恐慌。
根据中国行业研究机构前瞻网2014年的一份报告,包装饮用水已经坐上了中国软饮料市场的头把交椅,份额高达35%以上。
在这一领域当中领先的玩家多数是当地公司,比如康师傅(TCYMF)和未上市的农夫山泉等,但是西方品牌也有强势表现,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上,比如意大利的圣碧涛、法国达能(DANOY)旗下的依云等。
缺少遮阳伞
当中国游客在夏季来到美国,他们——尤其是那些岁数较大的人们——常常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打遮阳伞呢?
说起来,遮阳伞二十世纪早期在西方也曾经流行一时,但现在已经是明日黄花。原因大致是西方人已经开始将晒黑看作是一种健康和美丽的表现,而中国的文化却依然更青睐白色的皮肤。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遮阳伞——或者整体来说,雨伞——生产国之一,这在一定上与遮阳伞的使用有关,但同时我们当然也知道,现在无论是什么产品,中国几乎都是最大的生产国之一。
不过,和包装饮用水的情况一样,在雨伞和阳伞的高端市场,也有一些西方公司在呼风唤雨。这些玩家包括美国的Totes Isotoner Corp.、英国的Fulton Co.,以及德国的Kobold International等。
不坐月子
不管你在赛珍珠的《大地》当中读到过些什么(译注:书中女主角“阿兰”每次生完孩子都立即去劳动),事实是,中国的大多数母亲在分娩后都不会立即回到工作中去。
恰恰相反,按照中国的传统,女性在生产之后一般都要整整一个月时间生活在床上,即所谓“月子”。英国的凯特王妃产后不到一天就出现在公众面前,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圈甚至引起了爆发性的讨论。
在月子当中,新妈妈需要遵守一整套规则,这被认为将有利于她们的健康,包括不能洗头,不能碰冷水,以及不能吃若干种禁忌食品等。
事实上,围绕着孕产妇护理,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生意,而这是大多数西方人都不曾知晓的。这些需求中的一部分是由各种产妇服务中心来满足的,而根据《人民日报》去年晚些时候的一篇报道,这些中心的营收超过了30亿元人民币。
还有,政府的数据并显示,所有中国新生儿母亲当中大约有10%都在月子中雇用了一位“月嫂”之类的护理服务人员。
老人护理
产妇护理中心是中国独特的生意,但是老人护理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种经常叫做“敬老院”或者其他名目的生意其实严格说来是违背中国古代的儒家哲学的,因为后者认为应该由子女亲自照顾年老的父母。
不过,无论怎样,老人护理在中国正在日益普及。在某些方面说来,中国人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是出于和西方消费者一样的理由,比如让生病的父母受到二十四小时的医疗看护,或者是自己因为地理或者工作的原因无法在家中照顾父母等。
值得指出的是,这一领域的发展虽然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是就眼下而论,还只是个规模非常有限的行业。这在一定上也是因为人们总担心服务的品质,以及那些高端的私营敬老院价格过高等。
太多的冰
很多西方人几乎是一年到头都在喝冰水,这也是不时会让中国游客感到惊奇的事情之一。
中国的情况恰好相反,许多人都更喜欢温水,甚至是热水,因为中医理论认为,冰水会损害消化能力,以及破坏新陈代谢。
制冰机在中国并不怎么普及,或许这正是关键原因之一。现在,冰的使用正在增加,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因为西方快餐店如 麦当劳 (97.51, -0.72, -0.73%)(MCD)和百胜(YUM)旗下肯德基 [微博] 的不断发展。
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相信制冰机迟早会成为中国市场的热门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