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软技能”培养十年坚持显成效
“我们每个团队每天跟随一条线路的公交车辆,记录车辆到达各个站点的时间、上下客人数,再通过公交跟车调查APP将数据录入系统。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天还没亮就从学校出发,回到学校是晚上9点半左右。”调查员张敏慧说。
2015年11月17日至19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750名学生参与为期3天的“杭州市公共交通跟车调查项目”,行程2万多公里,对杭州70条公交线路、2400个公交班次全程跟车,对每一条线路各个时段沿途各站点上下车人数进行清点、记录并且录入电脑。很难想象规模如此庞大的公益活动从活动策划、人员调度、线路规划到过程监控、效果评估的每一个细节由学生自主组织,老师只是从旁指导、协助、建议。这次活动的出色完成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十年来注重学生“软技能”培养的一个缩影。
坚守教育的本质:重视学生“软技能”培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要求。著名职教专家石伟平教授指出,职业教育不是培养生产、服务的“工具”,而是培养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有血有肉的“职业人”。不能只关注学生专业“硬技能”的培养,更要注意培养从事任何工作所需要的“软技能”。一直以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把培养学生“软技能”作为提升发展内涵的着力点来抓,使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久久为功,十年努力显成效。
软技能培养不仅使学生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校内文明礼貌蔚然成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也明显增强。该校涌现出一批德才兼备、广受好评的优秀学子,如被吴邦国委员长接见的大学生好村官沙智萍,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百名就业创业之星沈晓锋,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专家王禹锋,浙江省汽修首席专家徐永清,浙江省平民英雄陶涛,最美浙江人陈赛,五年献血34400毫升并获得浙江省无偿献血特别奉献奖吴忠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第四届执行主席、新秀电影编剧娄佳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倪晓鹏等。此外,近十年来该校学生还有100多人次荣获各类国家级荣誉,300余人次荣获各类省级荣誉。
嵌入人才培养方案:“软技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自2005年开始,该校开展了以软技能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逐步推进软技能“进方案、进专业、进课堂”。
全校各专业均设置综合素质培养模块,对软技能养成进行系统化设计,作为必修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融入软技能培养,全校开设51门软技能培养平台课程,建设了29个软技能实训室。软技能类课程深受学生喜爱,选课率一直名列前茅。软技能培养要求进入了全校38个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这两个标准不仅有专业技能的明确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将素质目标和情意目标纳入其中。针对工科为主专业结构特点,该校对全体教师进行职业核心能力、职业道德等培训,保障了软技能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师将软技能融入专业教学的能力。
实施阳光成长包:使“软技能”培养有载体、可评价
“软技能”培养的渗透性本质要求在载体上有创新。经过长时间实践探索,该校于2009年设计“阳光成长包——学生软技能培养项目”,结合互联网+技术,又在2015年开发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软技能培养表单填写系统。将学生课堂内外的成长成才活动规范为效能管理、学习研究、活动竞赛、社会服务四大模块,系统设计学生一揽子软技能提升项目,引导学生制订成长计划,建立跟踪体系,动态监控软技能培养过程,实现隐性课程显性化、团学工作项目化。学生随时随地都可记录自我效能、讲座、阅读、活动、竞赛、社会服务等心得体会,并可及时回顾,让成长过程记录如同在朋友圈中晒美食般可爱、方便。通过平台对表单数据进行收集和匹配,不但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管理,也为软技能培养方案完善提供了实时数据源。最后由学生、老师和服务机构多方共同评价,评价结果计入学分,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软技能培养载体分散、不易评价等问题。
学术研究不断深化:为“软技能”培养实践创新注入活力
软技能实践之所以历久弥新,这得益于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十年来,该校软技能研究团队相继获得了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浙江省新世纪教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等多项省部级课题的资助,不断深化对软技能培养的认识,指引软技能培养的新实践。研究团队从软技能培养的国际视野出发,系统论证了软技能内涵及其培养途径,运用多学科角度研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结构,揭示软技能是影响高职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因素,为高职院校加强软技能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
“软技能”决定“硬技能”,“硬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软技能”。重视“软技能”的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战略选择与必然要求,是改造职业教育中过于狭窄的技能教育的有效措施,是进一步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中国交通报驻浙江记者站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