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和家长眼中 专业比学校更重要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06月28日讯 昨天下午5点半,高考首批志愿填报截止。
从6月22日公布成绩,到6月26日、27日填报志愿,考生和家长们度过了极其纠结的一周。
这点从上周钱江晚报新闻客户端“浙江24小时”举办的志愿填报咨询活动中就可以感受到,考生和家长们都有一肚子的问题——
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
去北上广还是留在省内?
要不要考虑中西部城市的高校?
分数刚刚超一本线,是不是填报第二批的选择余地更大?
……
昨天,记者采访了几位结束纠结的考生家长和招生老师。
诸暨中学理科班的余同学查出649分的高考成绩后,老师和家人都挺为她高兴的。这个分数超出理科一本线49分,在浙江省排一万两千多名。
“这个分数空间挺大的,应该有不少好学校可以填。”一开始,老师给余同学一家吃了颗定心丸。
但真到了填志愿的时候,余同学和爸妈们还是犯愁了。这个分数上普通的一本院校确实不是问题,但如果想上211、985高校,那就有点悬了。
一家人开始筛选能够“冲一冲”的211、985高校。
他们第一考虑的是专业。余同学想学自动化专业,一家人就列了十几所自动化专业比较强的高校。比如同时为211和985的华北电力大学。
另一方面,家长放弃了中西部高校,担心小姑娘适应不了,更倾向青岛、大连、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
这么一来,名单缩小到了个位数。
然后,他们再在个位数的候选高校中进行选择。
最后,余同学填报了华北电力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这个作为“冲一冲”资源,以省内的浙江师范大学保底。
再来看看朱先生的外甥。他是萧山二中的文科生,考了650分,在全校名列前茅。他们一家则把地域作为了首要考虑的因素。
以这个分数,朱先生的外甥完全可以尝试省外一些985高校,比如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等。一开始,家长也确实有考虑这些学校,但他自己想离家近一些,而且打算毕业后在浙江发展。在他看来,外省的文凭放在省内不一定管用,认可度不高。
所以,朱先生的外甥最后填报的五个志愿,统统都是省内高校。
浙江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夏清有多年的招生经验,每年这个时候,她的手机都会被打爆,亲朋好友们都来咨询如何填志愿。
夏清发现,近几年来,考生和家长对专业的关注度逐渐上升。“以前觉得先进了学校再说,现在是看准了某个专业来填报志愿。”
在招生咨询中,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问到学校转专业的政策。她说,这表明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都比以前更加清晰了。
据她的观察,男生偏好机械、建筑、电子、信息类专业,女生倾向经济管理、语言类专业。
在浙江财经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徐奇伟看来,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考虑得越来越长远,从大学四年的学习延伸到了毕业后的去向。
一方面,他们会认真研究某个专业的社会需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了解学校考研和留学的比例,看看孩子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机会有多大。
徐奇伟说,跟家长相比,考生更关注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比如他们会问寝室多少人一间,食堂好不好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