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古所两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资助项目通过验收

25.02.2016  11:33

  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家对该所两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经费资助项目——《安吉古城考古工作规划(2011年——2015年)》《绍兴越王陵及贵族墓葬考古工作规划(2011年——2015年)》进行了结项验收。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参加了验收会。

  与会专家听取了两个项目负责人的考古工作汇报后,认为两项目能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2009年修订版)要求,制定了确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安吉古城考古工作通过发掘基本确定了安吉古城始建及废弃年代;基本摸清了内城的范围、城内外给排水系统及城内文化堆积的分布状况,为城址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调查,在安吉古城周边还发现了相关联的小城两座、大型夯土台基一座、大型聚落一处、其他相关遗址三处、窑址一处,另有三个分布密集的墓葬群,初步建立了以城址为中心,涵盖多方面相互关联文化遗存,覆盖范围达30多平方公里的大遗址格局;通过古城外围山墩、大庄、窑山等遗址的小面积发掘,基本了解了各遗址的时代及其与中心城址的关系;通过城址外围上马山墓群的抢救性发掘,获取了先秦、秦汉、六朝时期的大量墓葬资料,为研究安吉古城越、楚、秦汉等时期不同丧葬文化的变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航拍及地形图的测绘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绍兴越王陵及贵族墓考古工作基本搞清了绍兴高等级墓葬主要分布区;初步确认了战国时期越国王陵区的位置;摸清了越国贵族墓地周边古水系的分布状况;获取了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资料。上述成果是越文化考古研究的重要收获。战国时期越国王陵区的确认是越国考古研究的重大突破,为完善战国时期诸侯及贵族墓的墓葬制度史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也为涵盖绍兴地区都城、王陵及贵族墓群为一体的大遗址的综合研究及全面保护和利用规划的制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个项目均完成了项目规划内容,达到预设目标,通过了结项验收。同时,专家们认为项目仅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十三五”期间,应按照国家大遗址考古的相关规定,制定长远的考古工作规划及短期考古计划,持续开展考古工作,进行综合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并就两个项目未来的考古工作重点及技术路线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