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古发现临安城供水系统和海塘遗存 回到南宋看“人水和谐”
南宋临安城内的供水设施。 杭州考古所提供
本报杭州1月7日讯 7日,“发现杭州·2015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盘点”在杭州举行见面会,多位考古专家、学者现场介绍了2015年度杭州考古新发现,它们是:水漾坞土墩墓、学军中学海创园古墓群、水漾坞古墓群、北海塘遗址、紫城巷古引水遗址、上仓桥路古城墙遗址、桃源岭宋墓。
走近这些考古新发现,我们不仅触摸到了南宋临安城的市井生活,更惊讶地发现,古代的杭州人,一直进行着“人水和谐”的哲学思考和生活实践。
考古队员在杭州上城区涌金街道紫城巷地块中,首次发现了临安城的城市供水系统:与引西湖水入城有关的地下设施。
据《咸淳临安志》记载:临安城内的供水管道经历了从熙宁年间(1068—1077)“以竹为管,易致废坏”,至咸淳时“以木为管,苟简特甚”,再至咸淳六年(1270)“更作石筒,外捍内锢,益坚缜”的发展阶段。而新发现的木管水沟及与其沟通的水井等遗迹,正与之相符。
“临安城东部的地下水偏咸,自涌金门向北有涌金池、镊子井、李相国井等水口引西湖水入城,解决居民用水问题。”考古人员王征宇说,通过发掘,发现宋元明清各时期房址、水井、水池、水沟、道路等遗迹多处。
2015年6月至7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萧山区北干街道塘湾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地块进行勘探,明确此处为古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北海塘遗存。
史书记载,东汉时开始建筑海塘,刚开始是土塘;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创建了竹笼木桩石塘;柴塘最早建造于北宋,延用至清代,后被石塘所替代。柴塘的优点是适宜于承载力很低的松软地基,且有较大的抗冲刷能力。
此次发现的柴塘结构海塘遗存,在杭州历年的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该海塘的北部迎水面为16层柴条堆积并铺砌厚约10厘米至20厘米的土层相间而成,并插入6.2米长的木桩;南部为夯过的黏土或沙黏土,使柴塘更加牢固。这些发现充分展现了古人逐水而居的治水智慧,也为钱塘江古海塘申遗工作提供了新的材料支撑。
马可·波罗曾这样形容南宋临安城:“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虽然临安城东城墙遗迹在以往的勘探发掘中已有发现,但2015年4月至7月,对杭州市上城区上仓桥路临安城东城墙遗迹的发掘,是目前面积最大、揭露最充分、保存最好的一次。发掘揭露的东城墙遗迹,整体呈南北向,长36.3米。城墙主体部分宽10.50米,东壁包砖宽约1.5米,西壁包砖仅残存少量底砖,宽约1.3米,墙芯由质细且纯净的灰青色粉沙土夯筑而成。
尽管目前考古让我们看到的,只有部分古代杭州人治水的生活画卷,但相信随着考古的深入和发展,我们能够领略到更多、更全面的古代治水实践。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钱祎 戴睿云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