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撑起一片天
9·21世界老年痴呆日 他们的故事不只有温情和心酸,更多的是无助
老年痴呆症,专业称呼为阿尔茨海默病,是当今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老年性痴呆患者已达700万以上,约占全世界总病例数的1/4,且每年约30万人加入这个行列。据估算,截至2014年我省痴呆老人约39.7万。
但我国老年痴呆症存在“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状态,严重影响了老年痴呆症的有效诊疗。时常见诸报端的老年人走失新闻,成千上万转发的寻亲微信、微博,无不侧面反映了患者家人背后的压力与苦楚。
今天是世界老年痴呆日,各位读者不妨跟着记者,走进几家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看看他们的故事。
故事1
关键词 温情
69岁的他5年如一日 照顾痴呆老伴
早上6点左右,家住临平的刘振平就起了床,准备出门买菜。10分钟后,他回到了家,开始洗菜做饭,然后将煮好的饭菜放进保温盒,坐着公交来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
坐电梯到了住院部6楼,他走进5号病房。“秋华,我来了,今天感觉怎么样啊?我买了你最爱吃的虾,还是基围虾呢,高不高兴啊?”
但并没有人回答他,刘大伯也没有诧异,熟练地和护工一起将老伴从床上移到病床前的椅子上,并给她系上围兜和围裙,接着开始喂饭。
像对待小婴儿一样,刘大伯耐心地将打成糊糊的饭,一小口一小口地送到老伴口中。喂完饭,拿湿巾给老伴细细地擦了嘴。
过了会,刘大伯将老伴搀了起来,“我们去散步喽!”
晚上7点,刘大伯给老伴按摩了一千下,再帮助老伴上厕所、洗漱、吃药、剔牙及吸氧后,便让她上床睡觉了。过了一个多小时,秋华阿姨要醒来上厕所。等一切都安顿好,差不多是晚上8点半,刘大伯才离开医院返回临平,到家大约已10点。
这是刘振平一天的写照,也是他每天的经历,这样的日子,69岁的他已经度过了5年之久——自从秋华阿姨被确诊患了老年痴呆症,住进杭州市七医院起。
现在还能看见她 他就觉得很幸福了
说起刘振平,同个病区的病人家属,乃至医护人员都要赞叹一句,这是个好丈夫。
杭州市七医院老年病区护士长周玲儿说,刘大伯宁愿自己吃得不好,也不愿意委屈了老伴。“很多时候,刘大伯就去食堂打个青菜,然后就着饭吃,而给老伴吃的是鱼、虾、鳖等,还有各种肉和蔬果。”
即使是自己生了病要住院,刘大伯仍一天不落地往秋华阿姨这儿赶:上午挂完盐水就赶紧做饭,照料完老伴后继续去挂盐水,晚上再看一下老伴。
有时候在刘大伯对着老伴说着今天的趣事时,秋华阿姨无意识地啊了一声,他也会很高兴,“你这是在回答我呀!”
周玲儿护士长感叹,若不是刘大伯如此细心照料,秋华阿姨的病情或许会进展得更快,甚至现在可能已濒临死亡。
记者问刘大伯,老伴生病对他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他回答,就是觉得家里不团圆了。“我和我的妻子本来是一个圆,现在一半被切掉了,不完整了。”
顿了一会,他又叹道:“如果我们两个人中间一定有个人要生这个病,我宁愿是我。”
那几年如一日地照顾,苦吗?刘大伯摇了摇头,沉默了一会,又微微点了点头。“更多的是力不从心,我是心甘情愿照顾我的妻子,她年轻时对我很好,现在我不能对不起她。结婚几十年我们从没分开过,现在我也舍不得抛下她。”
刘大伯说,至少现在还能看到妻子,还是挺幸福的,万一有一天看不到了,那才是真正的难过和痛苦。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蒋菲 毛晨怡 通讯员 应晓燕 鲁青 徐康 文 记者 胡峻玮 摄 蔡郦 制图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