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路丨群众呼声是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
跑遍浙江的山山水水,跑深与浙江人民群众的真切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
在跑遍浙江的山山水水中,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多年不变的深耕基层、踏实亲民的作风,使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大老百姓中赢得了“平民书记”的赞誉。
在跑遍浙江的山山水水中,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上取得了重大成就。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伊始,就马上深入各市、区县、机关、企业、农村、海岛、社区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与省委“一班人”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中央精神与浙江实践的统一,逐步形成了清晰的顶层设计和发展思路。在2003年7月10日,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决策部署(即“八八战略”)。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做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浙江许多方面的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群众呼声是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不仅躬身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而且还对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进行了许多理论阐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在追求上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发展规律。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在追求上坚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规律性,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浙江人民创造的,历届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来自于基层和群众的生动实践。”这深刻揭示了浙江改革发展稳定事业是广大浙江人民创造的历史,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执着地追求革命理想高扬起了一面伟大的思想旗帜。
在立场上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充满着对人民的坚定信仰和深厚情感,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多次在讲话中提到党的根本宗旨问题,他讲到,“心无百姓莫为‘官’”“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习近平同志在立场上的坚定性,为我们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树立了光辉典范。
在实践上体现了贯彻群众路线的高度政治自觉。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坚定群众路线是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也是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体现群众路线管方向、管根本、管全局的政治自觉。他多次就重视群众工作、解决群众矛盾、把握群众工作方法等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善于同群众说话”等等。可以说,这些重要论述在实践上体现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保证实践的有效性。
在关系上体现了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领导干部群体的示范带头、率先垂范作用,提出领导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他在讲话中多次指出,“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做好‘样子’”等等。应该说,这些重要表述既回答了广大党员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又回答了领导干部必须首先面对和回答的问题,紧紧抓住了推动作风建设的关键作用。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进一步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从党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对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全面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许多重要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域层面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新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历史地看,作风建设问题不可能通过一个集中运动、活动来进行,或者试图通过一次性的办法来解决,形成风气不在一朝一夕,改变风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抓作风要成为我们永恒的课题。为此,他要求,“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项长期任务,解决作风问题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明确提出理想信念是作风建设的难点。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形象贴切的比喻,不仅深刻揭示出理想信念之于共产党人的意义和价值,而且也深刻阐明了党内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为此,他指出,“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明确提出党的作风关系到人心向背、生死存亡的新论断。到浙江上任伊始,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党就拥有了最大优势;什么时候脱离人民群众,党就会面对最大危险。为此,他讲到,“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
明确提出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深刻论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对党的生命和执政地位的决定性作用,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这个核心问题。
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保障作风建设常态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以长效机制保障作风建设的重大成果,他明确指出:“要认真落实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要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