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民艺馆开馆展 让隈研吾“非常惊讶”
让隈研吾“非常惊讶”的美院民艺馆昨开馆
除周一闭馆以外其他时间都对外免费开放
“格物之知”中展示的雕窗。
“百椅百态”中展示的椅子。
“雕皮成戏”中展示的皮影。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粗制滥造的物品世界里,他的内心也一定是粗制滥造的;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不美的生活空间里,那他的心灵也肯定会受到不美的影响。”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曾这样形容民艺之美的重要性;而如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馆长杭间也借用这句经典来彰显中国美术学院创办中国独立建制最大体量的民艺博物馆的初心:“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民族艺术馆,也不是民间艺术馆,更多地应该展示民众生活。一句话,民艺是生活的艺术。”
昨天下午,蒙蒙细雨让整个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变得烟雨迷离起来,而位于象山校区山南,坐落于水岸山居后山麓的中国美院民艺馆,也终于借着开馆展“天工开物——江南乡村工艺的世界”,向公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中国民协党组书记罗杨用“让人眼前一亮”来形容这座历时近5年才正式开放的民艺馆;而专程赶来参加开馆仪式的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则对自己的这件作品相当满意:“一般建筑都会和地形环境‘吵架’,但是这个民艺馆却是与自然和谐在了一起。”只是他没想到,原本坡道式的展厅会被怎样布置——当一百把江南的椅子跟民艺馆的景观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时,隈研吾用了“非常惊讶”这四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坡道上摆放椅子打破传统
就在开馆前,记者跟随负责这次空间设计的美院设计学院副教授袁由敏,提前探秘了这个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民艺馆。进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由简约木板组成的休息道,周围散落着几块圆润的石头,木板尽头则是水口。袁由敏介绍:“这个木板其实寓意着溪流,石头则显示着被水流冲下来的效果,这个建筑依山而建,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位了饮水思源的理念。”这个展览总面积达到2000多平米的民艺馆依靠大面积的坡道、狭窄楼梯和小空间的通道进行连通衔接,而它的1号和2号展厅恰恰就是在坡道上。
“这个层高3.3米的大坡道分为两层,第一层平台是在两侧,第二层平台是在中间,用来印证阴阳的概念。本来坡道上放不了椅子,我们就在坡道上建立了平台。”袁由敏介绍,在这个“百椅百态”的展厅,你可以找到童年的回忆,还可以见识新奇的工具椅,有插秧用的独腿拔秧凳,也有自带钱箱和锁扣的钱箱椅。“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有民艺馆打破了传统的摆放方式,赋予了一种新的概念。椅子就像是雕塑,它的美要慢慢品。”著名收藏家何晓道也是第一次看到他以前的藏品在民艺馆中的摆放方式。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玫 见习记者 骆阳 文 记者 姜胜利 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