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有两场陶艺双年展 他们真的是陶瓷
大概找不出哪种材料比它更接地气了:泥巴。
所以即便被冠以“双年展”这样前卫的艺术名词,泥的制成品还是会轻易地得到人们的亲近。
今天上午,南山路美院美术馆开幕的两场并行的陶艺双年展,一场是有16年历史的第九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中国最早的双年展之一;另一场是2014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按照策展人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主席雅克·考夫曼的说法,从2000年我第一次来到杭州我们就开始有一个想法,办一个国际的陶艺双年展,如今终于成真。除了法国人考夫曼,国际策展团队还有中国美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刘正、美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武、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教授张清渊和美院陶艺系主任戴雨享。而参展的艺术家,则来自中国、法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阿根廷、英国和瑞士等众多国家。
被玩了成千上万年的泥巴,在东方人和西方人手里,还能被玩出怎么样的当代感?
也许你会被美术馆一楼右侧展厅正中的那件灯光下近于黑色的汉服夺去心魄——在群陶瓷中,它的存在过于诡谲,但走近看,却发现巨大的麻质大衫上,密密麻麻的是无数手工制的瓷蝴蝶,蓝白二色拼出袖口和胸前龙纹,唯恐它们瞬间飞散。
又有被做成《大悲咒》的模样。正诧异为什么会出现一叠一筒的黄纸经卷,居然有几筒还是残的,仔细看,原来还是瓷土制成的。
更有甚者,被做成了一片雪地,好像是昨晚下了一场略干燥小雪,在地上薄薄地积了一层,太阳下泛着剔透的光泽,转眼就将融化。
玩心背后,是艺术家们的思考。
日本陶艺家小岛修名为《怀念》的作品,瓷土和玻璃的混合状似冰川时期。
青年展的小岛修说,不。我想像的是一个家园,当人们纷纷离去,这里逐渐荒芜然后崩塌。
周五周六,中国高等陶瓷艺术教育高峰论坛将在美院的象山校区进行,陶艺家们将在一起,探讨陶艺的未来和陶艺教育的未来。
展厅里,一个密密斜斜地摆放着景德镇茶花碗的展架让人的心思回到元朝。虽然景德镇的茶花碗是民间再通俗不过的日常碗盏,但手绘的青色,总让人想起十六世纪中国的瓷器大批进入欧洲,成为欧洲皇室和贵族们心神荡漾的奢侈品年代。然而,渐渐的,欧洲人研发出了他们的瓷器,又渐渐的,东方瓷器的风光不再,话语权转移到了西方——这故事让人感伤。但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教授张清渊说,这样回到学术的、学院的双年展,如果能一直坚持下去,作为陶瓷古都的中国,话语权的回归,可以看得见。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郭琳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