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非遗走进农村文化礼堂

14.06.2015  11:03

  “做一把羽毛扇要30多道工序,它是最轻的扇子。”准备好的羽毛扇成品不够卖,湖州天工羽毛扇研究所的殷根毛师傅拿出准备好的半成品扇现场做了起来。“很多人过来跟我说,好多年没看到过传统缫丝了,要把这个工艺传下去。”听到一句句发自肺腑的鼓励,表演“辑里湖丝制作工艺”的顾明琪师傅很受感动。“没想到我做的梅花焦这么受欢迎,带来的50斤面粉一下子用光了。”面对接踵而至的客人,李鑫荣师傅后悔带少了食材。

  ……

  6月13日是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日前, 2015年市非遗精品博览会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上舍化龙灯”的保护地——安吉县梅溪镇上舍村举行。湖笔制作技艺、长兴紫砂制作技艺、安吉竹刻、石淙扎蚕花等10多个非遗项目光临山村,大受欢迎。

  而这份热闹只是我市庆祝第十个“文化遗产日”的开端。当晚,“湖州市美丽非遗进文化礼堂”的启动仪式及非遗精品展演在上舍村文化礼堂幸福大舞台上演。启动仪式上,辑里湖丝制作技艺、溪龙竹编制作技艺、羽毛扇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各自收获了一枚由市非遗专家及上舍村村民代表评选出的博览会金奖。

  “进门笋灯,出门龙灯”,翠竹摇摆,竹龙翻滚,安吉本土“竹叶龙”拉开了展演的序幕。随之而来的是安吉梅溪旱船与长兴龙山旱船大PK。一番热闹过后,湖剧、扫蚕花地、湖州三跳等非遗精品也纷纷登台亮相。无论是年幼的稚童还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演员们用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文化传承。现场台下里三层外三层,看得目不转睛的观众便是非遗艺术吸引力的最好证明。

  据介绍,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0项,省级项目43项,市级项目171项。为了使优秀的非遗成为“常青树”,我市多措并举推进非遗“活态”传承。如今,让非遗走进文化礼堂,预示着我市的非遗传承又多了一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