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纵贯 绿富走廊

26.09.2016  14:06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阡陌交通,路两旁是葱茏的林、绵延的山、清亮的水、缤纷的花,以美丽的姿态贯通了城乡统一发展的动脉,穿针引线,筑就了美丽交通走廊。
  美丽交通走廊的打造,是桐庐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抓手。以路为媒,以美为介,随着桐庐县的美丽公路创建不断深化与提升,已然让这座城市焕发新颜。这一条条延展的风景线,一道道美丽的生命线,与周围的绿水青山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演化出“美丽公路+”的万千神奇,促进新旧产业融合发展,撬动了当地美丽经济的腾飞,成就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燎原之势。
 

      看得见的美丽
      “浙”里风光,匠心打造浙江样本

  美丽公路自开展以来,就是一场关于“交通”功能的深层次讨论。在桐庐县,美丽公路的内涵在不断丰富,经历着绿化提升、环境整治、设施完善的系列嬗变,从一条路的“畅安舒美”扩展到农村公路、通景公路、县市交界处“美丽公路”建设的全覆盖,再延展到美丽交通走廊的旖旎风光,切实为城乡每一个支点做起了串联与接力,是活力迸发与传递的有利载体。
  桐庐县,正是浙江美丽公路建设的样板之一。目前,该县“一环、五纵、十横”主路网已创建美丽公路550余公里,投入资金12.5亿元,累计完成绿化种植2000多万平方米。
  中国制笔之乡——分水镇的镇口原先是一处荒地,如今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低处有麦冬、映山红,中间有红叶石楠、海桐球,高处有银桂、银杏、樟树,层次分明,四季有花;经20省道从建德驶入桐庐,两地交界的关里隧道建起了一座马头翘角、黑瓦白墙的高大徽派门楼,隧道旁还有古式凉亭、绿树红花,一路惬意……潇洒桐庐,畅行一路,纵横交错的道路勾勒出这座山水城市诗情画意的模样,引领着我们抵达深处,悠然见南山。
  自2013年以来,桐庐县通过“试点、推广、深化、全覆盖”四步走的方式大力建设“美丽公路”,全面启动“美丽公路”建设,摸索出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桐庐模式”。按照“高山流水入画桐庐郡,翠树绿草添景潇洒路”的设计主题,在整治路段沿线种植了多达23种不同的乔木、灌木和地被,根据不同季节配置了19种不同的花,实现“绿改彩”。新龙村的百亩百合、分水镇的彩色水稻、瑶琳镇的千亩金花、江南镇的荻浦花海、环溪村的荷花……覆盖了14个乡镇(街道)的3356.5亩色彩农林业,竞相在道路沿线铺展,以大地为画纸,涂抹出澎湃大气的色块,让人赏心悦目。
  在美丽样板路的基础上,2014年开始,桐庐以绿化景观、环境整治、色彩农业、林相改造、亮灯工程、交界处整治等6个方面100个大项为整治重点,深化省县道及高速互通美丽公路建设。桐庐县的4个高速公路出口、6个国省道交界处更是“门面”,也是美丽公路创建的重点。截至目前,桐庐、凤川、深澳、富春江4个出口已升级改造完成,6处国省道交界处也已全部完成改造,继续扮靓“中国最美县”的“门面”,成为潇洒桐庐的“新地标”。
  如今从杭千高速公路入口一望而去,所见之处皆是郁郁葱葱的乔木密林,绵延着无际的绿色屏障。从桐庐城区方向极目远眺,更是一片又一片的缤纷花海。外侧的“山峦花海”和内侧的“水韵绿洲”遥相呼应,彰显韵味十足的江南特色。道路两侧新建了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候车亭和一块块利用边角地进行绿化的花园式区块,完美地融合桐庐的青山绿水。
  “桐庐的美丽公路必须要彰显地方气质,既要融合原始、乡野、自然等元素,又要发挥‘名画’效应,一气呵成,从而将美丽公路打造成特色化的山水生态画廊。”桐庐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桐庐县农村美丽公路还在全面建设当中,2016年开始向农村公路、通村、通景公路延伸。据了解,桐庐县计划通过景观整治提升、精品节点打造、美丽庭院建设、村容村貌整治、道路基础设施完善等途径,实现全县国省道公路、重要县乡道公路、通景(含村落景区、民宿聚集点)公路“美丽公路”全覆盖、全实施,涉及项目57个203.5公里。
  “大处着笔,小处着眼”,桐庐要将这场美丽进行到底,让美丽交通走廊一纵到底。
 

      听得见的乡音
      城乡统筹,全域景区一绘到底

  乡村道路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是乡村建设的载体,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从脚下就能直接感受到的实惠。作为“村村通”的“先行者”,桐庐县借助美丽公路的创建,根据地貌结构、特色风貌、山水资源等打造沿线风景,缩短了城乡从空间到心灵的距离变化,让偏居一隅的村落重新焕发生机,让城乡同频脉动,推动了全域景区建设的纵深发展。
  路引领的不只是行进的方向,还有美的风尚;路连接的不只是零落的地点,还有人的联动。
  城市与农村的衔接更加紧密,一道道美丽公路建设让城乡过渡自然、巧妙融合,如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美丽公路勾勒出桐庐全域景区化建设的金线,一条条通景大道将桐庐各个散落的景区串联起来,巧妙自然地衔接起来,处处景、片片景,提升了农村老百姓的生活环境;绕村的绿道,在林木的隔离下与公路相邻,依傍着山泉水,让骑行和步行更添户外野趣、山林诗意;家门口的农村公路换上了新装,分区建起了木制长廊、小亭子,将乡村公共空间进一步优化扩大……
  结合“美丽公路”建设,切实体现最美要求和发挥“名画效应”,实现“镇镇有亮点、线线有景观”,桐庐县打造了高速互通及横村、瑶琳、分水天英、百江等城镇入城口;建设了元川、后浦、永安、里湖、儒桥、大路、东辉等村口节点景观,增强了公路的交通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分类推进精品村、中心村、培育村建设,几乎覆盖所有行政村,并着力建设慢生活体验区、横村产业风情带、瑶琳运动休闲带和合村生态养生带等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
  一泓清泉顺流而下,汇成一个活水深潭,湖光山色,如碧玉一般引人入胜,仿佛是一幅写意山水画。掩映着的江南古村落群,白墙黛瓦。美丽公路让隐没的古村落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修复了破旧的乡村,让古村落保护得以贯彻持久。
  再如山水古韵的茆坪,该村落始建于宋元之际,现有马岭古道、万福桥、仁寿桥以及胡氏宗祠、文安楼等二十多处历史文化建筑,还有圆柏、香樟、黄连等一批古树名木。通过还原旧时的江南建筑要素——“卵石”“夯土墙”“台阶”“门头”“栏杆”“河埠头”,重塑小桥流水人家。
  “现在出行很方便了,路边还设有钓鱼台,泡壶茶,吹着河风,一个下午就这么惬意地度过了。”茆坪的老翁如是说,林间小道上,他背着手,悠悠地走,和周边古朴的建筑融为一体,宁静淡泊。
  优化线路,提升路网服务水平,为百姓创造便捷、畅通、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既适应了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公路事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不仅如此,“公路通到哪里,风景就延伸到哪里”,美丽公路的创建驱动着桐庐县全域景区化的日臻完善,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为美丽乡村经济补给了动力。
  路通了,景美了,人就多了。家住芦茨村十几年的方腊珍,感慨家乡这几年的变化,她说:“老早以前这里都是盘山的路,现在路修好了,修宽了,四通八达,再加上门口的芦茨溪,正好是天然的水上氧吧,给村里带了可多的人气。”如今她和丈夫在临溪办起了农家乐,十月份的订单已经爆满。
  全域景区化的建设,让桐庐旅游绽放更加多元的色彩。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35.84亿元,比2011年增长43.82%;旅游业接待游客1150.7万人次,总收入118.3亿元,实现“千万游客、百亿收入”目标。民宿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民宿经营户总床位8119张,接待游客267.2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达1.7亿元,被列入全省唯一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被评为“中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今年上半年,全国全域旅游发展现场会就在桐庐隆重召开。
  美丽公路在延伸,人文美在传承,绿富美的画卷在铺展。融合生态背景、四通八达的美丽交通走廊串联、支撑着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串珠成线、连线成片,让这片土地的绿水青山有了归宿,也让百姓得到了真正的便利和实惠。
  可以看到,蜿蜒纵横在桐庐县的一条条道路,已不单单满足了通行的基本需求,还与地方景色共融共生,与老百姓美好生活方式相协调,更好地助推全域景区化的建设与发展,让美丽经济迸发更多力量,让城乡一体化建设掷地有声。


      触得到的温度
      富民增收,美丽经济
      转型升级
  一路行一路景一路画,打造“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带动了城乡形象的品位提升,推动了沿线各地的美丽乡村游、农家乐、民宿经济的发展,为桐庐县带来了人流、物流、产业流。与此同时,“美丽公路+”大放异彩,进一步驱动美丽产业的转型升级,让绿树青山淌金流银,让老百姓享受到交通红利,富民增收,使美丽交通走廊的辐射和经济带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和突显。去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348万元和22504万元,增长8.2%和9.1%。
  以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为例,如今桐庐千万人次、百亿收入规模的旅游业发展重点在农村,60%游客在乡村,这其中美丽公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盘活了农村自然与人文资源。截至2015年底,桐庐已创成村落景区4A级1个、3A级1个、2A级12个,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654.9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26.8%、38.4%,成为桐庐富民的又一产业。
  在慢生活体验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里可是消暑的好地方。每到7、8月份,我就和家人一起从上海过来,住上一两个星期,看看山、看看水,吃着当地的农家菜,可惬意了。”退休了的沈女士如是说。
  依托发达的公路网,再加上“中国快递之乡”的物流基础,桐庐县着手解决快递进村难题,在县城成立运营中心,由邮政接手将商品送达各村淘宝服务站点,政府以0.2元/件的快递补贴,解决了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目前,桐庐县已经基本建立以县城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连通了183个行政村,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繁荣打下坚实基础。2015年,桐庐县成为全国首个“农村淘宝”行政村全覆盖县,全县电商销售额达26亿元,同比增长78.8%,创成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县,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强县”。
  美丽交通的蝶变,让更多的人走进桐庐,领略到这座城市潇洒清逸的风采,也让离乡的故人重新踏上归途,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口,让梦想照进现实。
  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的90后桐庐女孩季静雯就是乡创的一股年轻的力量,如今她已经是母婴电商企业“疯狂奶牛”的创始人,入驻桐庐电子商务产业园,拥有线上网店、线下实体店两个平台,网店一个月的销售额约40万元,实体店月均收入超过10万元,收益可观。
  筑巢引凤,随着美丽交通走廊的构建与完善,桐庐县当地的投资环境有了进一步优化与提升,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打造投资洼地。
  “我们在选址的时候,把环境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桐庐全域的绿化、环境都很好,比较适合高科技制造企业。”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礼荣阐述了落户桐庐的初衷。
  目前,“富春山健康城”区域现已建有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巴比松米勒庄园、杭州潇洒运动休闲公园、海博大酒店、凤川玫瑰园、桐君堂医药馆等健康休闲产业,已入驻建设的项目有颐居乐智慧养生园、江南国际养生中心,已签约健康细胞园、红豆杉养生基地等一批优质的健康休闲项目。桐庐县的“健康小镇”已成功列入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此外智慧安防小镇、分水制笔小镇、电商小镇等其他小镇也在筹建当中。在美丽交通走廊的支撑下,桐庐县聚焦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不求“大而全”,但求“特而强”,让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美丽公路是桐庐生态如画、城乡如画、和谐如画,打造现实版富春山居图过程中的骨架和基础,对于桐庐而言更是通达路、景观路、致富路、文明路和惠民路。”桐庐县主要负责人如是阐述。
  郁郁葱葱,蜿蜒盘旋,一条条绵延在桐庐大地的“高颜值”公路,正在实现从交通要道到旅游生态长廊的“转型”。在“后运输时代”,公路本身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供给侧改革下振业富民的新引擎。桐庐县始终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美丽公路建设的落脚点,精心打造,不断把“美丽公路”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美丽经济”的强大动力,让美丽交通走廊串联起区域发展各要素,助推“产村人”融合、“内外在”并重、“居业游”共进,不断深化美丽公路效应,愈发显现美丽交通走廊作用下“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相互叠加的化学反应,串珠成链,加速“引进来”和“走出去”,为桐庐今后的发展与建设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