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杭州”,在“两山”道路上迅跑
村美民富梅家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行走在“两山”路上的“美丽杭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三美融合”的思路砥砺前行,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并成为让全国各地可看、可学、可操作的样本。
因此,源于浙地的“两山论”,一直成为杭州上下铭刻于心的高度共识和贯穿始终的发展准绳,由此意义延伸开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三江两岸”保护和全境域“西湖蓝”打造,无一不遵循于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美丽杭州”这个课题,在当前来说意义重大。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落到实处,总要一些地方率先作出示范,习总书记提出让杭州做示范,本身意义也很重大。
绿水青山间重审GDP意义
2013年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杭州打造成“美丽中国”的样板,浙西淳安在其中承担的角色,是建设“美丽杭州”实验区。
时至今日,这种对绿水青山的重审,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在GDP的考核上,对淳安进行“松绑”——2014年开始,淳安实行单列考核,突出生态保护、生态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内容,原则上不再考核工业经济总量等相关指标。
在这项意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中,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两者关系列于首位——更要求考核水、空气质量,更要求淳安集聚发展,具体指标有地表水质稳定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三项。
杭千高速淳安入城口,一块两人高的石碑矗立于此,上面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字样。淳安县委负责人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发展的最高阶段,淳安建设“美丽杭州”实验区要往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样本方向走,致力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浑然一体、和谐统一。
这种在山水之间重审GDP意义的文章,还出现在绵延100多公里的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两岸。660多年前,画家黄公望用一纸长卷,描绘了富春江秋初宜人的景色——而在今日,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缓缓打开,再现良辰美景。从2011年5月开始,杭州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整合元素最多的生态工程——“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
时至今日,沿着这条100多公里的沿江生态景观带,21个乡镇、62个美丽乡村和精品村,串起了“三江两岸”最美丽的黄金旅游线。细涓成流,也正是在旅游等方面的深度拓展,让杭州服务业占比去年达到55%。
乡野间村美民富记得住乡愁
绿水青山才能记得住乡愁。
“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的。”给大家一个有念想的地方,绿水青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载体。
就在今年3月,杭州新设城区富阳掀起了一场关于“乡愁”的讨论,区委书记姜军是这么即兴谈“乡愁”的,“乡愁是半山桃花遍野,是杨家银杏金黄,是渔山金色稻田,是安顶云雾茶香;乡愁是后亩山前红柿,是上官茂林修竹,是桐洲渔舟唱晚,是新沙十里荷塘;乡愁是龙门东吴遗韵,是大源蒋家祠堂,是白鹤墩仙风道骨,是东梓关激情飞扬;乡愁是窈口山泉潺潺,是东洲葡萄满园,是礼源元书纸香,是文村石头打墙……”
这段并不“常规”的发言中,谈及了富阳的16个地名,而在这些地名中,无一例外点出了当地乡镇的农村特色和以生态为原则的发展核心,姜军表示,农村衰落后的复兴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保护好绿水青山、留住“乡愁”,为“逆城市化”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届时绿水青山就真的变成金山银山了。
而在此之前的2013年10月9日,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浙江省坚持不懈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不仅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而且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浙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在被此次会议作为示范点来参观的桐庐荻浦村,村容村貌获得来访者一致点赞——仅以覆盖全村的“清水治污”工程为例,就被大加赞赏,另外,荻浦村以绿水青山换来的旅游业,也开始超过一产农业。以牛栏咖啡为例,村里一家利用闲置牛栏房改造的咖啡馆已经开门迎客多年,土得掉渣的泥石垒墙、木梁黑瓦老屋,稍加修缮,原生态就成了一种“美丽经济”。
同样在淳安下姜村,曾经“穷得连张板凳都没有”的村庄,去年村集体收入3569.2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从十年前的2154元增长到12958元。时至今日,全村人都期待着“最美下姜”变为“最富下姜”,村两委正带领村民打造彩色农业示范基地、乡村游采摘基地。
这样移步换景的别致村庄,遍布在杭州1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德的新叶古村、新安江畔的桂花村、天目山麓的闽坞村……这些串珠成链、连线成面的乡村,打造着最美中国乡村的样本。
多年以来,杭州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主要抓手、作为建设美丽杭州的主要载体,使之成为“秀美、宜居、宜业”新农村样板的生动实践。
人人都爱“西湖蓝”
自去年北京“APEC蓝”之后,杭州也有自己的“蓝”,叫“西湖蓝”。
西湖,是杭州的根和魂,代表杭州的城市品质和形象,以“西湖蓝”代指杭州的碧水蓝天和优美生态,是美丽杭州的印象版。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表示,“杭州将通过‘五气共治’,打造‘西湖蓝’。杭州今年要淘汰4.8万辆黄标车,并新增2500辆新能源车。”
人人都爱“西湖蓝”,在“三还于民”之后的西湖,游人更加如织。在过去的2014年,杭州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为228天,比2013年多13天。
当然,“西湖蓝”也不仅仅是一个湖,而是大杭州、全视野内的“天蓝地净,山清水秀”,这既是城市宣言,又是美丽风景。同样以包括其中的“五水共治”为例,从2014年开始,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项治水行动,开始倒逼杭州以及浙江新一轮改革与转型。
在牵动经济发展的浙江“大考”背后,正在全力推进“三美”融合发展的杭州交出了靓丽成绩单——完成71条460公里垃圾河、193条665公里黑臭河整治,超出年初目标近4倍。如果再把这份成绩单细化,也是亮点纷呈,“千岛湖配供水工程”顺利动工、西湖水体透明度提高到83厘米、千岛湖总体水质保持I类、桐庐连续8年出境水质高于入境水质……
而在全民诉求“西湖蓝”的背后,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龚正表示,“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理论告诉我们,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着GDP增加而上升,在高收入水平上随着GDP增加而下降,拐点一般出现在人均GDP12000美元左右。目前杭州人均GDP正处于这个阶段,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杭州建成美丽中国样板”的要求,主动遵循发展规律,让“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拐点尽早到来,率先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早日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和“两美”浙江示范区。(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