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变奏曲
郝桥村农民搬迁后的新房。刘 勇 摄
春天来了,成子湖的冰融化了。
住着“湖景房”的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卢集镇郝桥村村民胡发成将自己收集的各式农具擦了又擦,犁、锄头……这些记录着他“芳华”的农具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他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住进新房子,农忙时在农场务工,农闲时跳跳广场舞,种了一辈子地的他,没想到还能过上这光景。
郝桥村村民将现在的新生活归纳为“三天三地”:老旧房产盘活变现,欢天喜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改天换地;农村村民乐享其中,感天谢地。
而在一年前,这里散乱农房还被看作是鸡肋,卢集镇成子湖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朱勤喜说:“村里尽是老旧房,荒废数十年,房主不拆不退。”
2016年,江苏省全面实行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通过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减除零散、破旧、空心农村宅基地,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有减少、耕地数量有增加、农民权益不受损,为工业项目、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发展空间。
泗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勇告诉记者,在盘活农村建设用地中,泗阳县按照“先申请后实施、先付款后搬迁、先安置后拆除”的原则,列出了搬迁范围,明确了搬迁时间。
如今,66岁的胡发成刚刚住进了“小二楼”,白墙红瓦、窗明几净,他觉得生活一下子亮堂了起来。
春回大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土地开始萌动。
泗阳县种粮大户周志东早早就盘算着今年的地该怎么种。去年,他从农民手里流转了550多亩土地,依托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贷了15万元用于土地整治、种子和肥料购买以及雇用工人。由于第一年尚处于起步阶段,收益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周志东发现,质量高、绿色化、生态型的稻米销路才好。今年,他准备探索虾稻共作模式,虾为稻“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通过生态型土地整治,走产业复合、种养结合的路子,种绿色、高质量的优质水稻。
有人说种粮不挣钱,可周志东却不这么看。“发展绿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农业终将变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一定会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春节将至,在外打工的青壮年们都回家了。
一场变“孔雀东南飞”为“凤还巢”的春风行动正在宿迁大地上进行着。如何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留下来?泗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苏学敏认为:“留住人的第一步要有产业支撑,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
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整理出的土地,泗阳出台优惠政策,采取新建、改建、租赁等办法建设创业园,让“镇镇有创业园、村村有创业点”。全县新建7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目前项目入住率达到90%以上。
“现在吸引年轻人的已经不仅仅是收入了,要留住他们,还要营造更好的就业、生活环境。”苏学敏说。
为了营造良好的村居环境,泗阳县很多村庄都建设了农贸市场、医疗服务中心、学校、休闲健身场等公共设施,并配套有路灯、绿化带、景观带、污水处理厂、公厕等基础设施,生活便利程度丝毫不逊于城里。
村民陈菊和周翔决定结束在上海打工的生活,“夫妻双双把家还”。陈菊在家门口服装厂上班,周翔则做起了服装贸易,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虽然看上去没有城里多,但除去支出,还是在家里挣得多。”陈菊说。
乡村是中国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听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苏学敏很振奋。他相信,自己的家乡一定会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