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浙江矿业发展的共同语言

06.03.2017  22:33

  如何在环境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获得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近十多年来,浙江省以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6年12月1日,国土资源部赵龙副部长专程赴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调研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一是坚持试点引路,示范引领。 浙江的矿产资源开发以非金属及普通建筑石料矿为主,普通建筑石料矿占全部开采矿山的70%以上,且基本上为露天开采矿山。长期以来,这些露天开采矿山布局不合理、开采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企业管理粗放,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2005年,省国土资源厅发出了《关于开展创建省级绿色矿山试点工作的通知》,拉开了浙江绿色矿山建设的序幕。经过试点,探索总结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经验,完善了绿色矿山建设的相关制度和绿色矿山考核指标,选树了一批典型,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建德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洞山石灰石矿、遂昌金矿是我省绿色矿山建设的典型代表。

建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洞山石灰石矿实行封闭式运输

遂昌金矿总排口的矿业废水经净化后实现达标排放 

   二是坚持科学导向、标准建设。 在成功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6月,省国土资源厅会同原省环保局制定了《浙江省省级绿色矿山创建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7月,为适应绿色矿山建设的新情况,省国土资源厅又会同省环保厅制定了《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应建必建”的原则。将绿色矿山建设内容调整为六大类26项指标,丰富优化了绿色矿山建设内容,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吨耗资源经济效益、矿区绿化覆盖率和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率作为主要指标,引导矿山企业在科研和技改上加大投入力度,努力采用先进的采、选矿工艺,为建设绿色矿山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坚持政策激励、从严监管。 矿山企业是绿色矿山建设的主体,为调动矿山企业建设积极性,省国土资源厅明确对绿色矿山企业实施一系列政策激励措施,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努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改造。同时,规定在采矿权出让时,要将绿色矿山建设内容纳入采矿权出让合同,对未按合同约定建设绿色矿山,以及建设质量较低的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不予通过,暂缓办理采矿权延续等采矿权登记事项。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让环保、安监等有关部门从绿色矿山建设的方案评审、过程监督到工程验收全程参与,合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使矿山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从以往的“要我建”到现在的“我要建”的根本转变。目前,全省累计建成绿色矿山415 家,建成率达70.3%,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3家,省级绿色矿山118家。

绍兴平水铜矿

   四是坚持突出重点、落实责任。 矿山粉尘是影响矿容矿貌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2013年,省国土资源厅积极响应《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要求,会同省环保厅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矿山粉尘防治专项行动,并制定了《浙江省矿山粉尘防治技术规范(暂行)》和《浙江省矿山粉尘防治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省政府将矿山粉尘防治工作作为G20杭州峰会环境质量保障重要内容,省国土资源厅借峰会之势,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建立了矿山企业粉尘防治公开承诺、省级挂牌督办等制度,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有效改善。截至2016年底,全省75%以上的生产矿山粉尘排放实现达标运行。

富阳山亚南方水泥3600米全封闭矿石输送带大大减少了矿山开采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使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降到最低

   五是坚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 优化新设采矿权的布局,自2012年6月起,全省国省道公路、铁路、航道两侧1000米内可视范围,明确规定不得再新设立露天开采的采矿权,从制度层面减少绿色矿山建设难度,促进绿色矿山建成率的提升。严格实行矿产资源规划分区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划分区设置采矿权,在规划开采区,要求新设经营性建筑石料类采矿权的出让期限一般不得低于10年,矿山的年均开采规模一般不得低于100万吨,鼓励矿山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绿色矿山建设的能力。严格执行治理备用金制度,倒逼了矿山企业自觉履行治理义务,促进矿山企业落实“边开采、边治理”的要求,增强了建设绿色矿山的内生动力。

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白山1号矿治理前照片

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白山1号矿治理后照片

  六是坚持综合治理、还清欠账。 为有效整治废弃矿山,从2004年开始,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开展“百矿示范、千矿整治”、“四边三化”废弃矿山治理和深化“四边三化”废弃矿山治理等专项行动,认真组织实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规划》,把废弃矿山治理与土地复垦、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景观建设等结合起来,既消除了矿山边坡安全隐患,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仅2016年,全省就完成治理废弃矿山289个,治理废弃矿井645个。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废弃矿山治理1719个,完成废弃矿井治理1876个,基本还清了以前矿山开采留下的历史欠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