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聚焦浙江发展现代林业经济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绿色时报》2016年11月8日头版报道
遍布“珍贵树”,“两美”浙江再添新动能 ——聚焦浙江发展现代林业经济系列报道·珍贵树种篇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浙江又有新举措!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平原绿化、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和森林扩面提质”。年初,时任省长李强的表述更为生动、具体,“十三五”期间,全省要“新植1亿株珍贵树”,做到藏富于地、藏富于民,真正造福子孙后代,造福社会。
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林云举表示,“发展珍贵树种是增资源、优生态、补短板、促增收的需要,事关现代林业经济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我们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有久久为功的恒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更有众志成城的合力”。
蓄宝,藏“珍贵”
沿着泥泞的山路,来到建德市寿昌林场绿荷塘坞时,犹如步入了自然博物馆,崇山吐绿,古树参天。
寿昌林场场长周振琪介绍:“这里是集中连片的680亩天然楠木林,全亚洲罕见。在绿荷塘林区6842亩的土地上,都有楠木分布。”
“这片楠木有上百年树龄了,自清朝道光年间以来,一直保护得很好。”周振琪指着绿荷塘坞入口处一座写有奉旨“禁种苞萝”的石碑说,“前人都那么重视保护森林资源,我们更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把楠木保护好、发展好。”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夯实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根基,寿昌林场今年新栽了3万株珍贵树,其中楠木200亩、榉树100亩、松树70亩。
周振琪算了一笔账,一根擀面杖粗的紫楠枝丫,每公斤可以卖2.5元,一棵碗口粗的树就可以卖10万-20万元,尽管50年内几乎得不到明显收益,但这是造福后人的伟大事业。
建德市播撒“珍贵”是全方位的。市林业局副局长卢梅富介绍,近年来,建德市把发展珍贵树种作为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推动传统林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从多个方面出台了指导意见。其中《建德市珍贵树种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市建设珍贵树种基地10万亩”。
浙江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珍贵木材作为可再生的重要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资源,可大力推动林木资源战略储备,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按照浙江省新植1亿株珍贵树5年行动计划,将通过实施珍贵树种补植培育行动、“四旁”植树行动和发展示范行动,在通道两侧、城市公园、城镇周边和农田林网等建设中,增加珍贵树种比重;在国有林场和集体林场,采取目标树经营模式,定向培育一批中大径材珍贵树种;在空闲地块和荒滩荒地,鼓励和引导群众栽植珍贵树种;并推进珍贵彩色森林示范县、乡、村建设和示范单位建设。
行车建德街区,人们在多条道路“上演”珍贵树种植行动。卢梅富说:“建德要打造一街一景的格局,建成银杏大道、香樟大道、榉树大道等多条以珍贵树种为主的绿色通道,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福祉。”
储能,保“珍贵”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浙江有发展珍贵树种的雄心,将各级政府确定为5年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可苗木从哪里来?质量又如何保障呢?
建德市林业局寿昌林业站副站长董海日的介绍,解了记者的疑虑。在建德市珍贵树种容器苗繁育中心,他指着密匝匝的幼苗说,“这是省级林业保障性苗圃,有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温棚、6万平方米的钢结构大棚,年产苗木500万株,有紫楠、红豆杉等20多种”。
这样的保障性苗圃,浙江共有15个。按照省政府规划,全省将继续建立以林业保障性苗圃为主、社会化育苗为补充的种苗保障体系,加强良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强化科技创新、造林技术指导和质量管理,以优化种苗供应结构,提高珍贵树种的材积与品质。
建德市新安江林场里茁壮成长的楠木林,就是珍贵树种品质保障的代表。从苗圃移栽到林场的紫楠,树形通直、叶片浓郁,散落在杉木林间,颇有列兵气质。
“楠木喜阴,幼苗生长期要有一些遮挡,将来会移走这些杉木。”新安江林场场长唐永强说,“国有林场有发展珍贵树种的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尤其专业的造林队伍,是其他经营主体难以拥有的。”
今年,浙江新植1亿株珍贵树5年行动就是在新安江林场启动的。省政府明确提出,珍贵树种基地建设要以国有林场、乡村林场、国乡合作造林、林业专业合作社和林业大户为主体,积极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其中。
按照规划,到2020年浙江要建成以珍贵树种容器苗培育为主的省级林业保障性苗圃19家、面积4000亩、育苗2500万株以上,建设市县珍贵树种繁育基地6000亩、育苗7500万株以上。并完善赠苗造林机制,做到来源可查、去向清晰。
目前,省财政已设立了保障珍贵树造林的专项资金,今年已落实3000万元。同时,省政府还明确,纳入珍贵树种基地造林、林相改造培育大径材、彩色健康森林项目补植的,每亩分别补助1500元、800元、500元。
全省各地也在纷纷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补助激励政策。其中,建德市提出,“珍贵树种造林每亩补助600元;定向培育每亩补助400元;列入珍贵树种精品园建设,按星级分别给予10万元至50万元的扶持”。市财政每年还安排不少于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珍贵树种苗木繁育基地、珍贵树种用材林示范基地和珍贵树种发展示范村等项目建设。
卢梅富表示,全市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原则的前提下,社会资本也在积极进入林业行业,通过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保障、发展并壮大珍贵树种种植面积。
强省,显“珍贵”
种植珍贵树种,是浙江精心调适发展与生态关系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民生问题。
在建德市新安江广场,记者看到了珍贵树种带来的生态福祉。广场后面绿色的山峰,紫楠、榧树错落有致,散步的人们络绎不绝。
卢梅富说,“这是牛头山公园,这里曾经破败不堪,近年来,我们对这里改造时,种植了许多珍贵树种,现在已经初见成效,成为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地方”。
生态是最大的民生福祉。浙江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全省将完成1亿株珍贵树种植。其中,发展珍贵树种基地12万亩,造林1200万株、补植培育4600万株、“四旁”植树4200万株。按1立方米树木吸收二氧化碳1.83吨、产生氧气1.62吨计算,1亿株树平均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1万吨,释放氧气31.5万吨,相当于11万辆汽车一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同样可贵。从长远看,珍贵树种还是一座稳固的“绿色银行”。如降香黄檀,其心材价格曾达每吨1000万元,红豆杉的木材达每立方米3万元,珍贵树种的单位面积产值和利润,是松、杉、桉等一般用材树种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按平均每年每株树生长0.005立方米计算,1亿株珍贵树种50年后可产木材2500万立方米,单价按每立方米5000元计算,价值达1250亿元。
同时,种植珍贵树种还有着极强的社会意义。尤其是让珍贵树种进校园、进军营、进公园、进园区、进万村,不仅可以激发全民义务植树的热情,提升人们植绿、爱绿、护绿和保护生态的自觉性,更是提升文化积淀,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从倡导到践行,从理念到行动,浙江人将在划定的生态价值航标指引下,书写时代交给他们的新考卷。(本报记者 王淳 吴兆喆 何晓玲 本报通讯员 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