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勘查,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保障的不二选择
10月11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地质勘查管理工作培训班上,专门组织了“绿色勘查先进经验与做法”专题培训,邀请了相关人员从理念、制度、技术、方法等方面对绿色勘查进行了介绍。
主持会议的国土资源地质勘查司副司长杨尚冰对每个主讲人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表示,作为绿色矿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勘查是地勘行业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地勘行业要树立绿色勘查新理念,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尽快建立百个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在全国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绿色勘查新模式、新机制、新制度。现将培训班主讲人的报告精编刊出,以期营造绿色勘查氛围,共同推进绿色勘查。
绿色勘查——矿产勘查可持续之路
主讲人: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薛迎喜
环境保护与资源保障间的矛盾日益突显。一方面是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粗放式利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持续利用,而绿色勘查无疑是破解两难的惟一选择。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和推进绿色勘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在取得找矿重大成果的同时,在根植绿色勘查理念、推动绿色勘查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多彩整装勘查区是青海省重要的铜多金属勘查基地,累计发现矿化点40余处,累计提交铜铅锌资源量221.44万吨。查涌地区铜多金属矿寻找富铜矿取得重大突破,铜铅锌远景资源量100万吨,被列为青海省找矿成果一号项目。青海有色地勘局在多彩整装勘查区率先推进绿色勘查,逐渐形成一套制度措施,总结了一套好的经验。青海省绿色勘查的具体实例说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一致、相协调、相促进的,而不是相隔离、相对立的,二者完全可以做到双赢。作为贵州省矿产勘查开发行业的“领头羊”,西南能矿集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了一整套企业标准。成都探矿所研发绿色勘查新技术,采用“一基多孔、一孔多支”,减少了机台及设备搬迁。
科学部署,推进绿色勘查。一是要优选勘查区。国土资源部技术指导中心要求目前和将要组织实施的整装勘查区和矿集区项目全面退出各类生态保护区,勘查重点向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倾斜,尤其是近期有突破,展示资源潜力大的能源资源基地;向中国地质调查局前期基础地质工作证明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的区域倾斜;要围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向深部要资源,逐步形成深至2000米的矿产资源开采能力,深至3000米的矿产资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并储备一批5000米深度的资源勘查前沿技术。二是要聚焦重点矿种,重点突出大宗支柱性矿产、紧缺矿产和新兴战略性矿产,加大对大型能源资源基地重要矿产和周边配套矿产的勘查力度。三是要强化综合勘查,更加重视大型沉积盆地资源的综合勘查与评价,更加注重地质、技术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综合评价,避免盲目提高勘查程度,减少储量积压,提高找矿成果的含金量,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扰动。
以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勘查。切实提高理论与方法找矿的水平,提高预测能力和预测靶区的精准度,提高实物工作量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最大限度地避免使用无效工作量;通过研发推广绿色勘查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和新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或扰动。
以项目管理为抓手,促进绿色勘查。从各类项目部署、立项、合同、预算、技术要求、设计、组织实施、野外施工、质量检查、野外验收、成果报告提交、经费总结等各个环节体现绿色勘查要求。
推广绿色勘查理念,赢得社会各界支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及时报道全国绿色勘查先进事迹与典型经验,引导广大矿业权人和勘查单位自觉推进绿色勘查,呼吁社会各界充分理解和信任绿色勘查。
生态和环保要求正在对矿产勘查转型升级形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倒逼补足以往矿产勘查工作在环境方面的短板,使其真正走上矿产勘查可持发展之路——绿色勘查。
总结提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主讲人:中国矿业报社记者王琼杰
作为一种新理念,绿色勘查是关系着地质勘查行业命运前途的一场深刻变革。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确立并在国土资源部地勘司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在全国逐步展开。目前,绿色勘查已成为地质勘查行业一张拿得出、叫得响的名片,引领着地质勘查行业走向新的时代。
绿色勘查是政治的需要,是绿色矿业发展的需要,是地勘单位生存发展的需要,是绿色发展理念在矿业行业中的生动具体实践。国土资源部等6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实施百个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建设50个以上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制度。健全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完善配套激励政策体系,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这也是国家层面上首次对绿色勘查提出的要求和目标。
中央对青海省生态保护的特别要求及青海省“生态立省”重大战略的确立,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针对青海地勘工作作出的“生态保护第一、尊重群众意愿”的批示,为青海省地勘工作指明了方向,为绿色勘查的诞生提供了契机。同时,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外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种形势也倒逼地勘工作迫切“转型升级”。
青海省的青南地区黄果树(黄南、果洛和玉树)集民族地区、高原地区与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环保压力大,勘查外部环境差。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在玉树的多彩整装勘查区,是青南地区3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中惟一保留下来的,且找矿成果很好。2015年8月底,记者到青海省“走基层”,在与该局局长杨站君的交流中发现了多彩整装勘查区这一绿色勘查典型后,抓住绿色和谐勘查这一主题,采写了《让多彩更精彩——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和谐绿色勘查纪实》一文,在中国矿业报和国土资源部网站要闻播报刊出,引起了国土资源部地勘司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地勘司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国土资源部领导的肯定和批示。绿色勘查由此正式被地勘司列入重要工作之一,开始在全国推广。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十分重视。在2015年底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该厅厅长林亚松又把绿色勘查提升到更高层次,提出要以绿色勘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2016年底的青海省绿色勘查研讨会上,该厅副厅长李志勇要求,在总结提升绿色勘查示范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继续探索绿色勘查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用2年~3年时间形成一套成熟的绿色勘查理论、方法、制度和标准。
绿色勘查诞生于青海,是主客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主动创新理念,赋予传统的矿产勘查以新的内涵,这是主要原因。而客观上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央的特别要求,又催生了他们的超前理念。
国土资源部地勘司领导对绿色勘查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要求对青海省有色地勘局的绿色勘查进行跟踪报告,同时要发现和挖掘更多新的典型,并进行总结提升,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国土资源部地勘司还专门把绿色勘查列为专项,以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为主要典型,制作了绿色勘查专题片,并委托中国矿业报社编写了《绿色勘查探索与实践》一书。
绿色勘查现已在全国展开。青海省已全面实施,西南能矿已制定了标准,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拨专款委托湖北省矿业联合会开展绿色勘查研究,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兴辽带队组织地勘处及各地勘单位的总工程师到青海省取经,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在山西省实施的煤层气勘查中探索出了绿色勘查新路子,新疆、甘肃也多次到青海省进行学习交流。
绿色勘查的核心在理念创新,关键在技术装备。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在多彩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工艺,采用一基多孔、一孔多支钻探工艺尽量少搬机台,用钻探替代槽探减少对地表的开挖量,用环保无公害泥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用过的道路、机台进行复绿,恢复原貌甚至比原貌还好。现在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在都兰等其他项目的实施中,也全面推行绿色勘查先进技术。四川核工业地质局在若尔盖铀矿勘查中,采用卷扬机搬运钻机减少了对植被的损害,施工过后及时复垦种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都探矿工艺所积极围绕绿色勘查进行技术创新,研发的一基多孔、一孔多支以及空气浅孔锤取芯跟管钻进等技术在青海省有色地勘局试验成功并开始推广。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四队提升能力,在绿色勘查中争做行业标兵。2017年5月,该队投资1200余万元购置石油SJ-40钻机在沁水县进行煤层气勘查施工。钻机在碧峰山的绿树掩映中施工,绿色勘查的施工理念在项目施工中贯穿始终。
绿色勘查要走得更远更好,一是要创新理念,从小处着手。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破除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扰动小而不必进行绿色勘查的思想;要有长远眼光,算好经济账和发展账。二是要进行创新技术,从工艺装备方面实现突破。金石恒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加拿大“满地宝”模块化全液压便携式系列钻机最小的钻机MP60钻探深度可达120米,模块重量仅69千克。在刚刚结束的2017国际矿业大会上,该钻机得到了好评。三是要进行顶层设计,提供有效制度供给。要尽快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强制度供给,从制度上、政策上给予支持。
实现矿产勘查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主讲人: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志勇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为全省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依然是青海省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任务。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既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更是新常态下做好矿产勘查开发的现实需要,是统筹协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
主要做法:一是优化调整地质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在总体布局上,由原来的“三江源”地区、祁连山地区转移到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的柴北缘、东昆仑、阿尔金等地区。在工作部署上,明确海西地区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为主,三江源、祁连山地区以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和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为主,西宁、海东地区加强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民生地质等工作。在勘查矿种上,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紧缺、找矿潜力大的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贵金属、钾盐、铀矿、三稀矿产等为主攻矿种,兼顾新能源矿产、新兴材料矿产、矿泉水等。在项目安排上,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重点安排在生态环境适宜、群众理解支持、地方政府积极配合的地区。同时,在项目安排过程中,充分征求当地群众和县、乡、村的意见。二是以绿色勘查推进地质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016年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了“绿色勘查开发年”活动,安排青海省地勘基金绿色勘查示范项目10个,并同步开展绿色勘查专题研究,总结提升近几年地质勘查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建立绿色勘查工作管理制度及相关工作要求,探索绿色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应用。2017年,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全面实施绿色勘查工作,并选取了青海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商业性探矿权绿色勘查试点。修订了探矿权管理合同,将绿色勘查相关内容纳入合同管理。三是分类处置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地质勘查项目及矿业权。青海省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矿业权85宗,对涉及自然保护区的24宗财政出资的地勘项目全部结题并注销探矿权;对涉及社会出资的51宗探矿权、10宗采矿权,全部停止勘查开发活动,按照尊重历史、稳妥有序的原则,采用依法依规、分类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置,逐步退出自然保护区。全面停止了三江源、祁连山及其他自然保护区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设置和商业性矿业权投放。四是初步建立了绿色勘查制度。制定了《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省、州、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地勘单位的绿色勘查职责,细化了地质勘查规划部署、地勘项目申报设立、设计编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勘查要求,为青海省地勘项目绿色勘查管理提供了依据。
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绿色勘查理念深入人心。通过近几年对绿色勘查的宣传、培训及相关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地勘单位和项目组对绿色勘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人们关于绿色勘查的意识,强化了绿色勘查的理念。二是绿色勘查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形成。青海省各地勘单位均建立了从局到队(院)、项目组的管理体系,并将绿色勘查工作职责进行层层落实,确保了绿色勘查工作相关要求能够落实到地勘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处于可控范围。三是促进了地勘工作外部环境的改善。各地勘单位主动营造民族团结、共谋发展的和谐氛围,以事实成效消除地方群众的顾虑。如多彩整装勘查区通过草皮恢复、垃圾管理等措施,得到了当地基层政府、牧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几点建议:一是绿色勘查顶层设计还需要加强。需要制定实现环境保护要求的地质勘查工作规范,并制定相应的预算标准。二是绿色勘查施工设备、工艺研究需要加强。需继续开展科技攻关,改进工程施工设备、工艺,从而满足日益提高的环境保护要求。
实践证明,只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协调推进是可以实现的,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逐步做到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实现更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顺应新形势走绿色勘查开发之路
主讲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处长周刚
新疆总面积达166.49万平方千米,除去自然保护区和沙漠区43.04万平方千米,可开展固体矿产勘查开发的面积不足40万平方千米。新疆三山夹两盆,生态环境脆弱,重要成矿带多分布在保护区和功能区内。
绿色勘查实现了制度化,将环境管理贯穿于规划部署、项目立项、设计编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年底考核等各方面,加强过程监管;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制度、环境检查和考核管理办法、环境污染事故管理制度、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等;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生态环保工作责任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破坏、谁修复”;强化理念创新,将绿色发展等内容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他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将绿色勘查上升到原则性的高度。
同时,在驻地选择、野外作业、野外行车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在施工中,尽量用浅钻代替槽探、剥土工程;尽量进行人工挖掘,减少开挖面积;编录采样完成后,及时对所有探槽进行回填恢复,播撒草种。在钻探施工时,采用可拆卸式钻机、高压供水系统、人工搬运等手段,减少林场、草场破坏;在泥浆池底部铺设防渗布,在干旱区施工完毕后进行掩埋,在植被需通过水管或其他引导至无地表水和植被的区域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易产生油污和浆落地的区域铺设PVC防渗布;采用新型钻探设备,减少废井液的排放;钻探工作结束后,对钻机平台进行平整恢复,处理好垃圾,做到“人走场清”。
几点建议:一是地勘单位必须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坚持走绿色勘查之路;二是尽快出台绿色勘查开发相关标准及规范,建立完善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确保自然保护区新增、调整、管理要求及矿业权等信息共享;三是随着勘查成本的增加,要按比例增加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预算费用;四是积极推广先进理念、技术装备及绿色勘查开发工作经验;五是尽快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参与野外项目的环保风险评估,监督野外项目环境保护工作。
打造绿色勘查标杆矿业公司
主讲人:中铝西藏矿业有限公司总地质师侯俊富
中铝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首次践行了部-省-企合作新模式,投资西藏多龙整装勘查区勘查工作,“新模式、新保障、新机制、新理念”促使找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
中铝公司以建立和推行对生态环境扰动最小的勘查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和新体系为目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勘查理念,形成了“理念创新、技术手段创新”的新思维和新体系,绿色勘查理念始终贯穿于“立项-设计-施工-竣工决算”全过程,立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于国家、企业、当地经济发展。
在立项-设计阶段,预估项目对矿权区环境可能形成的影响和破坏,做到心中有数,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在施工阶段,实时监督、定期复检,对勘查或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影响和破坏的恢复和治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要求各施工单位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施工完成后恢复原始地貌。在竣工决算阶段,在未达到要求前不予竣工决算,并建立了工作质量保证金制度。
设立施工边界,全力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优化矿区道路,确保对矿区环境影响最小;采用环境污染材料与环境隔离的处理措施;科学选址,在环境影响较小地区建设矿区基地;建立长期垃圾填埋与生产、生活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植被恢复方案与试验,寻找适合当地种植的牧草资源,积极开展草场复垦;按照绿色矿业、和谐发展的原则组织实施勘查;选派藏族干部负责协调社区关系,实现了企业与社区、环境的和谐发展。
今后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学习借鉴“多彩模式”,实现绿色矿业、和谐发展。中铝西藏矿业有限公司将切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建立和实现绿色矿业、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二是建立绿色勘查制度,将绿色勘查制度化、常态化。从制度建设着手,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绿色勘查新规章和新制度,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三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绿色勘查方法创新。公司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色勘查技术创新和研发、矿区勘查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矿区土地复垦、维护社区关系和谐与稳定。
建立绿色勘查标准体系
主讲人:西南能矿集团副总经理王林
资源的绿色勘查是生态环保型绿色能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西南能矿集团2015年提出“生态环保型绿色能矿、科技创新型智慧能矿、资本运营型金融能矿”三型能矿发展方向。2016年3月,西南能矿集团从正在实施的50个勘查项目中选择了7个进行绿色勘查的探索与示范工作,旨在探索一条绿色勘查的工作路径、内容及方法,规范勘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行为,形成标准、定额、管理办法及建议四项成果。在示范项目开展的同时,西南能矿集团成立了由地质、工程、钻探、环保、预算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组成的专家组,对绿色勘查的实施过程及标准的编制进行充分讨论及指导。2017年2月,西南能矿集团召开绿色勘查启动会,发布《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标准》等绿色勘查系列文件,宣布西南能矿集团所有勘查项目按照标准要求全面推行绿色勘查。
该标准全面体现了西南能矿集团绿色勘查“环保、和谐、高效、依法”四大理念,要求在勘查工作中,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标准覆盖矿产勘查的全过程和全手段,分别对各种勘查手段做了有针对性的技术要求,目标是实现对环境的“少破坏、少污染和生态恢复”。
开展绿色勘查必须取得政府部门的协同支持,进一步完善标准及管理体系。
形成地方标准,引入智慧勘查。建议对规范进行修改,将绿色勘查内容纳入《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在勘查区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综合评价、工程布置、施工原则、控制程度等章节中增加绿色勘查的内容及要求;将绿色勘查内容纳入《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在绪言、勘查区地质情况、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经费预算、预期成果中增加绿色勘查的相关内容、图件、附表等;将绿色勘查要求纳入《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在勘查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本次工作情况、环境地质、勘查工程质量评述、结论中增加绿色勘查相关内容;对定额进行修订,增加绿色勘查相关投入的预算标准,并先从国家项目开始;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环保、林业、水利、农业等部门要形成统一的规定,并对先行先试的给与资金、矿权、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以“一基多孔”技术促绿色勘查
主讲人: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探矿技术研究室主任吴金生
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是我国四大基本类型铀矿田之一,地处川西北高原藏区,生态脆弱,山高坡陡,施工周期短。探矿工艺研究所开展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综合钻探技术应用示范,采用“一基多孔、一孔多支”定向技术,减少搬迁,保护生态,提高效率。
定向钻进技术是一项成熟先进技术,但在异常复杂的西部地区地质找矿中应用很少,可借鉴的经验不多。若尔盖铀矿成功实现“一基多孔、一孔多支”绿色勘查目标,其中定向钻进3次、分支孔2个、纠斜钻进2次、侧钻绕障3次。
若尔盖地区是高陡构造,地层为灰岩、炭质板岩及断层破碎带交互进行,换层频繁,岩层软硬不均,各向异性显著,漏失严重。3年来,探矿工艺研究所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在若尔盖铀矿极端复杂地层成功实现了“一基多孔、一孔多支”的定向施工。若尔盖受控定向技术取得突破,为在高寒山区恶劣场地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西部高原地区起到了示范与推广作用。
近年来,探矿工艺研究所开展了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综合钻探技术应用示范,承担了汶川地震断裂带复杂地层五口科学群钻的施工,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先后为页岩气调查井、油气调查井、阳山金矿、河南内乡铜矿等提供了绿色钻探及深孔钻探技术服务。
实施绿色勘查,技术是保障。现有的技术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还不成熟,还需集成创新、示范推广,需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绿色勘查的观念和意识还需加强;绿色勘查缺乏统一的层面较高的规范和标准,也缺乏准入条件和资金等政策支持。
统一性、标准性、创新性和结合地方特点的生态环境保护考验着绿色勘查工作的生命力和有效性,应该开展科研和成果集成创新,升级勘查手段,形成绿色钻探技术体系,用最先进的工作手段和装备仪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开展宣传与教育,在地质勘查行业树立“绿色勘查”理念,逐渐加强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快制定绿色勘查规范、标准和定额,增大绿色勘查资金和政策支持。
以小角度钻探促绿色勘查
主讲人:黑龙江省地矿局工程师刘祥旭
黑龙江省地勘投资逆势增长,3年共投入资金25亿元,但大规模的地表工程给林区生态环境带来了扰动,槽探施工与林地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占林占地手续审批时间长而严重影响了地质勘查的进度,槽探工程在局部地区无法达到地质目的,槽探在农田、地势低洼处无法施工,槽探在一些残坡积层较厚地区无法揭露到基岩,达不到找矿效果。
2014年9月,黑龙江省提出了小角度钻探代替槽探课题。2015年6月,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投入自有资金进行绿色勘查方法研究,《钻探代替槽井探技术方法应用研究》项目立项。2016年12月,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了钢索取芯钻机的研制,系统总结了一套钻探代替槽探的绿色新方法。2017年6月,小角度钻探代替槽探在黑龙江省内实现小范围推广,找矿效果和环境效益突显。2017年9月8日,黑龙省地质矿产局在新林区召开绿色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现场研讨会,进一步推动绿色勘查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会议认为,小角度钻探完全可以作为绿色勘查的新方法,不仅可以代替槽探,更能解决槽探无法解决的地质疑难问题,是黑龙江省绿色勘查的创新。
小角度钻探可代替槽探,用于深覆盖区和槽探无法施工地段的异常查证,解决地表矿体的深部延伸问题,以及近直立矿体的深部矿体控制。下一步,黑龙江省将通过多台套、多工区的小范围推广,合理测算小角度钻探预算定额,并进一步完善小角度钻探技术标准,研究完善小角度钻探的钻进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