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托起绿色梦想
说起“任来力”,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名字实在太普通了。但是,很多认识他的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和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相匹配,他喜欢这样介绍自己:“我叫任来力,在嵊州方言里和雷厉风行的‘雷厉’谐音。”大嗓门一说完,便哈哈一笑,透着爽朗。
悲喜:绝地逢生
时光回溯到2003年,任来力卖掉承包了6年的中巴车,下海经商。种苗木、开服装超市,却未料2006年因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超市被迫关门,城里的房子卖了依然欠着一屁股债。那年正月初七,小女儿呱呱坠地。医院里,妻子尉霞英抱着哇哇啼哭的女婴焦急地望向门外。等啊,盼啊,直到夜色逼近,任来力回来了,他揣着全部家底30元钱静静地坐在妻子对面。
“霞英,不要绝望,房子没了我们可以再挣。”任来力一字一顿地说出自己的打算,“我要在谷来镇五百岗承包1000亩荒山种植香榧,相信我,10年过后,我可以每年给你买一套房。”
“你要在那个鸟不拉屎的荒山上种香榧树,就算成功了,那么大一片山谁去给你摘香榧?”一旁的老丈人再也坐不住了,跳起来吼着。看着丈夫坚毅的眼神,妻子含泪点点头。
从那时起,任来力扎根在五百岗700米的荒山上,凭着那股子雷厉风行的劲儿,白天种苗养鸡,晚上踏月巡山。伴着虫鸣鸟叫,抓一把山土,他的心无比踏实自在。而妻子则在山下摆起臭豆腐摊,一边维持家用,一边专心照顾女儿。
蛰居:自食甘苦
刚开始几年,种香榧只见投入不计回报,任来力唯一的收入便是卖鸡和蛋。2006年,每天天蒙蒙亮,任来力便骑着一辆摩托车,驮着150斤鸡蛋骑行在谷来通往嵊州的山道间,越过弯、转过山,到达集镇,加2元钱油继续出发。
“那时候没钱,算好了2元刚刚能骑到嵊州,送完鸡蛋回到市区租住的房子,看见老婆孩子,就到家了。”任来力说。几年来,这一山、一车、一人,构成了山间不变的画面。
2008年,南方遭遇冰冻灾害,谷来镇大雪封山,积雪压弯了香榧苗。可是天寒封山,小工难找,任来力等不了了,自己上山挨个扶起小苗,进行加固。汗水沿着脑门淌下来,可他顾不得擦一下,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湿冷冷地粘在身上,也来不及换掉。那股子劲头上来,连续几天几夜地奋战,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封山解禁后,尉霞英上山。月光如水般洒满山坡,妻子依偎在丈夫坚实的肩头,轻轻地抚摸着那双满是茧子的大手,不由得心里一酸,淌下了泪水,“来力,你让这片荒山有了生机,可是做农业真的太辛苦了,家也顾不到。”丈夫没有吭声,眼圈唰的红了,背转过身。
几年来,任来力陆续承包了五百岗1000亩的荒山,其中500亩已经种植香榧,并在香榧林里饲养着5000多羽鸡。
奋起:凯歌嘹亮
香榧苗种了好几年,但树仍只有一米多高。任来力说,尽管最早种下的香榧树结果了,但量不多,经济效益不明显,“盛产期还得等五六年,可这五六年怎么办?”
今年年初,带着这个问题,任来力找到了嵊州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并通过该中心联系到省林科院。当时省林科院正在寻找合适山地试种山稻,就这样,任来力划拨出300亩香榧林,套种山稻,成了全国首个成林香榧套种山稻的试验基地。
这种无需育秧,像栽豆、种玉米一样满山播撒稻种的奇特山稻,不仅能充分利用香榧树间的许多空隙地,“如果试种成功,对嵊州榧农会是一个福音。”省林科院森林食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本同解释,山稻亩产虽然只有200公斤左右,远不及水稻,但它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帮助林作物幼苗遮阴、提高肥力。更重要的还有生态效益,山稻发达的根系能够极好地固土,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这些天,山稻边已长出杂草,只见工人们正拿着锄头除草。有人建议,直接喷洒除草剂,却被任来力厉声拒绝,“我要做有机农业,容不得丝毫污染。”
熟悉他的人说他一根筋,可他有自己的原则:做事不虚不假,做人不欺不骗;不得一时之利,不取一时之财;他真心地认为:做买卖和做人一样,都要心术正,仁义买卖才能长久。这种为人处世的风格,使他的五百岗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7个人,发展到如今的129人,并于2009年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五百岗”,年产值达1000万元左右。任来力将自己的梦想播撒在千亩香榧基地里,站在连绵的山头,任来力的声音响如洪钟:“我要用10年时间打造浙江省千亩香榧基地示范园,用15年时间打造中国香榧第一庄。”(嵊州市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