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浙江践行这一科学论断十年纪事

31.03.2015  13:35

  春到江南。

  浙江大地,绿意盎然。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麓,从杭嘉湖平原到瓯江两岸,青山葱郁,碧水迢迢。

  这是5500万浙江人民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浙江人民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绿水青山,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是世代永续发展的源泉。浙江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赋予这片绿水青山以新的生机和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这一科学论断。

  十年来,浙江历届省委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十年来,全省干部群众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浙江大地生动的现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领浙江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科学论断,开创新路

  浙江陆域面积只有10.5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但山河湖海皆备,七山一水二分田,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市场经济先发省份,浙江的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迅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前列。以全国1%的土地,承载了全国4%的人口,产出全国6%GDP的浙江,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资源、能源消耗日益增加,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作为一个资源小省、经济大省,浙江如何处理好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这个问题,浙江历届省委一直在思考。2002年6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绿色浙江”。

  2002年12月,来浙江工作不久的习近平,在主持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时就提出,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习近平的重视和推动下,浙江于2003年1月成为全国第5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

  在2003年7月的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一条正式提出。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在村委会会议室里的座谈会上,村干部向他介绍,余村关停了污染环境的矿山,现在靠发展生态旅游让农民借景发财,实现了“景美户富人和”。

  习近平听了高兴地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他继而说:“长三角有多少游客?安吉距杭州一个小时,距上海两个小时,生态旅游是一条康庄大道。”

  9天之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了评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评论指出,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对这“两座山”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习近平2006年3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进行了集中阐述。他说:“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以上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2006年7月29日,习近平到丽水调研时,在称赞丽水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谆谆告诫当地干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丽水“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

  ……

  科学的理论一旦指导实践,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以生态省建设为龙头,带领全省人民开创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在习近平的倡导和组织下,浙江把有序推进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省建设的一个中心环节。同时,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与新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镇建设、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碧海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等生态省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全面展开。

  习近平在2005年3月1日的浙江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必须通过生态省建设,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从2004年开始,全省连续开展以全省八大水系及运河、平原河网,11个设区市,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为主要对象的“811”全省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

  到2007年,全省环境质量实现了转折性的好转,16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准重点监管区全部达标摘帽,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下降率分别居全国第三和第四位,生态环境监测中名列全国第一,并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县以上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设施,率先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控制网络。

  “八八战略”为总纲,绿水青山谱新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我省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十年接力,薪火相传

  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犹如一场马拉松接力赛,历届省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坚定不移地一届接着一届抓,一棒一棒往下传。

  2007年4月,调任浙江省委书记还不到半个月的赵洪祝,就以组长的身份主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对继续做好生态省建设工作作出部署。

  2008年下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带来的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省委旗帜鲜明地提出:环境保护的“硬杠杠”不能宽,节能减排的“紧箍咒”不能松。

  这一年,全省开始实施新一轮“811”环保行动。到2010年底,圆满完成“十一五”环保目标任务,继续保持环境保护能力全国领先、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

  2010年6月30日,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强调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以深化生态省建设为载体,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路径。当年12月,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走生态立省之路,深化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美丽浙江。

  十年树木,木初成荫。2013年,浙江生态省建设的第11个年头,省委书记夏宝龙4月12日在主持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说,我们要在过去十年的基础上,认时谋势,顺势而为,坚持干在实处,狠抓工作落实,把生态省建设继续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浙江的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把浙江的绿水青山护得更美。

  如何让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更上层楼?调查研究中可以找对策、促落实。年初,省委主要领导率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一路跋山涉水,深入磐安、青田、莲都、云和、景宁、建德等地乡镇、农村、企业、库区调研。每到一地,省委主要领导都对当地干部群众强调,生态是欠发达山区最大的优势,也是山区基础最好、特色最优、潜力最大的资源。山区县市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抓住生态优势,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走出一条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开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

  也是在这年,浙江发生的三件与水相关的事引起了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年初,网上出现“多地市民邀请环保局长游泳”的舆论事件,夏天,出现罕见大旱,并因“菲特”强台风引发洪涝灾害。

  在这一年的全国人代会浙江团开放日上,省政府主要领导对记者提出的“下河游泳”问题作出了明确回应:“下河游泳”之问,说明了广大群众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在环境整治上,我们真正要的并不只是数字和指标,而是老百姓的真实感受;最关键的就是要下定转型升级的决心。

  在应对和处置好这三件事的过程中,省委逐渐形成了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水污染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在浙江这样的江南水乡,水环境综合治理与转型升级紧密相连、互为表里,只有把治水作为转型升级最关键的突破口,才能真正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治水成为转型升级组合拳的关键一招。

  2013年12月23日,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五水共治”,要求从2014年起全面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五水共治”,并以此为突破口,深化改革,促进转型,推动升级。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贯彻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迅速行动起来,作出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工作部署。

  2013年,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部署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第11个年头。在当年11月21日的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上,省委主要领导提出,要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突破口,不断拓展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力争用四五年时间把农村污水治理好,加快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省委省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既抓战略、又抓战术,既倒逼而“破”、又顺势而“立”,对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疾要害,一套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有条不紊地施展开来:强力推进“三改一拆”(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四边三化”(对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进行洁化、绿化、美化),大力推动“浙商回归”,全面实施“四换三名”(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加快培育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推动“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实施海上“一打三整治”(打击无船名号、无渔业船舶证书、无船籍港船舶,整治“船证不符”捕捞渔船和渔运船、整治禁用渔具、整治海洋环境污染)……

  在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基础上,集成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2014年5月23日,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决定》指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是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具体实践,也是对历届省委提出的建设绿色浙江、生态省、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战略目标的继承和提升。要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的美丽浙江”。

  从“生态省”到“生态浙江”,从“美丽浙江”到“两美浙江”,体现了历届省委对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的高度共识,对推动浙江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一贯追求,体现了在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中,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

  (三)转变理念,改革为先

  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是一场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是对原有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和财富观的全新洗礼,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

  在传统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对“两难”的矛盾。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程度较轻,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临界点后,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006年9月15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专栏的一篇文章,指出要自觉认识和把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促进拐点早日到来,绝不能重蹈“先污染再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覆辙。

  在2006年5月29日的浙江省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强调:“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济增长是政绩,保护环境也是政绩。”

  从生态省建设布局之始,我省就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类目标”完成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首次将万元产值主要原材料消耗、万元产值能源消耗、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万元产值“三废”排放总量等指标引入统计体系。

  2006年3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习近平指出:“工业化不是到处都办工业,应当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

  遵循这一思想,我省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68212平方公里的限制开发区域和21109公里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牢牢守住生态红线。

  十年来,我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为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构筑了根本保障。

  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和专家评价、公众评议“两评结合”的新型环境准入制度,对选址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不符合产业政策等要求的项目,实施禁批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我省建立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既看发展成果,又看发展成本与代价,按照各地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评价,把环境保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的责任真正落实到地方政府,从机制上改变一些地方和干部长期以来形成的“GDP至上”的政绩观。

  在富阳常安镇开了一家农家乐的农民李军飞至今还记得,2009年4月9日的《新闻联播》,报道了富阳把全市乡镇街道划分为农业生态、工业主导、综合发展三种类型,按照其特色定位来设置考核办法的做法。常安镇被列为农业生态型考核后,镇上关停了全部小冶炼企业,过去不起眼的永安山成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最大资本,新建的滑翔伞基地吸引了十多个国家的爱好者。从那之后,李军飞的农家乐也跟着红火起来。

  2013年11月的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也是在这一年,我省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对丽水作出“不考核GDP和工业总产值”决定,转而调整为考核空气质量和区域断面水质达标率等生态指标。随后,丽水市对下属9县(市、区)中的龙泉、遂昌、松阳、云和、庆元和景宁,取消GDP考核和工业考核。

  2014年,衢州对钱江源头的开化取消GDP和工业经济考核,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同时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出境水水质、森林质量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

  紧随开化之后,拥有千岛湖一湖碧水的淳安,也被纳入不再考核GDP行列,取而代之的是以生态为先、民生为重的单列考核。

  这些江河源头、饮用水源涵养地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大多经济相对欠发达,GDP不考核了,如何更好帮助这些地方实现富民增收和跨越式发展?

  2004年,我省开始对全省省级以上公益林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2014年,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25元。开化县杨林镇下庄村的林农程富生算了一笔账:自家的699亩公益林,除去统筹的管护经费,可以领到14679元补偿资金。“自从我的山林被划为公益林,巡山、管护都有专职护林员,我不用上山看管林木,拿的补贴还一年比一年多。”

  到2014年底,全省4000万亩重点公益林年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达10亿元,惠及全省1600多万人。2015年,补偿标准继续提高到每亩30元。

  200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2006年,省财政安排两亿元,对钱塘江源头地区的10个市县实行省级财政生态补偿试点。

  2007年,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和“总量控制、有奖有罚”原则,我省对全省八大水系地区的45个市县实行了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

  200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考核不合格的县市被通报、罚款,并被区域限批。

  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我省着力更好发挥市场对生态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方面的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00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相关规定。2010年,我省开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并率先在全国建立围填海规划计划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节能量交易制度;2014年,探索建立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收费制度、与出境水质和森林覆盖率挂钩的财政奖惩制度;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资源要素差别化使用激励约束机制,探索构建资源要素高效流动的市场体系……

  一系列市场化的要素配置机制的创新,有效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主动承担起生态责任,大大激发了其自觉治污和节约利用资源的内生动力。

  (四)壮士断腕,倒逼转型

  浙江因水得名、因水而富、因水而美。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浙江,年均降水量为1600毫米左右,是中国降水较丰富的地区之一,但由于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浙江又遭遇水污染带来的“水质性缺水”难题。

  绿水青山不保,金山银山何来?

  从2004年起,在三轮“811”行动中,我省一直大力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整治,在饮用水源安全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全省累计创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570个,基本清除全省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但重点水系、平原河网水环境质量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2013年6月26日一早,省委主要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冒着大雨来到位于杭州萧山区的浦阳江与富春江汇入钱塘江的三江口,乘船考察浦阳江干流水质情况。一路看,一路问,一路思考,更加坚定了这样的决心:治污必先治水,治水就得先治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治理钱塘江就得从治理水质最差的支流浦阳江开始,进而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

  在浦江,有大量水晶加工小作坊,污水直排,不少溪河被污染成了乳白色的“牛奶河”。整治这类无证无照、环保不合格的水晶小作坊,是治理浦阳江的关键一役。

  2013年短短半年多时间,浦江县取缔水晶加工户1.3万家,减少水晶加工设备6.6万台,依法拆除违建207万平方米,浦阳江上仙屋断面水质大幅度好转,消除了多年来的劣五类状况。当地建起4个高标准生态园区,引导水晶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升级。

  公众对浦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从过去的全省倒数第一,上升到2013年的第38位。

  在浦阳江治水探索和各地治水初步实践的基础上,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攻坚战2014年在全省全面打响。

  整治河道,领导挂帅。全省大到八大水系,小到村前溪沟,条条河流都有各级干部担任“河长”,并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治水责任落实到市、县、乡、村、户各环节,形成从水中到岸上,从保护到建设,从政府到百姓的立体化、全覆盖、兼顾当前和未来的治理格局。

  为保证治水资金,我省把大幅削减“三公经费”省下来的钱全部用于治水。

  治水任重,匹夫有责。全省各级机关公务员带头为治水捐款,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场全民治水的热潮在全省兴起。

  瑞安的塘下镇是一个汽摩配产业大镇,也是污染“老大难”区域。瑞安兴力标准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志兴,在一年前还是把塘下海安环城河海东村段一夜污染成“黄河”的肇事者之一。在“五水共治”的感召下,他自己带着卡车上工地参加河道清淤,还与其他企业家共同捐款80万元用于治水,自掏腰包建起酸洗实验室研发环保新技术,变成了“环保达人”。

  “五水共治”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臭河、黑河、垃圾河这三类河流整治入手。2014年,全省消灭垃圾河6496公里、整治黑臭河4660公里,远超年度目标。

  低层次的产业、落后的产能,是最大的水体污染源。

  工业大县长兴,曾因蓄电池、粉体等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被列为重点治理区,甚至因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当地壮士断腕,对蓄电池行业实施比国标还要严格一倍以上的“长兴标准”,原来175家蓄电池企业最后整合为16家,整个行业增加值反而提高了16倍,纠正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如今的长兴不但成为“国家生态县”,在全国百强县的榜单上也从2002年的第107位升至2014年的第44位。

  通过要素倒逼和环境倒逼联动,我省一方面提高用地、环保、技术、安全等准入标准,倒逼不达标企业直接出局;另一方面,通过以海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为原点的要素改革,建立以“亩均税收”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机制,实施差别化排污价格、用能价格、电价、水价等,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企业发展。

  日前公布的2014年度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结果中,曾在2012年度因考核不合格被罚100万元的嘉兴市首次被评为优秀。嘉兴市治水办负责人说,他们在全市的企业、河道、公园、医院等地安装了1200多台(套)监测设备,全天候、全过程、立体式监控水质。

  “治水倒逼转型升级,对我们是压力更是动力。”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有关负责人说,这里是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综合改革的“试验田”。进园企业必须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亩均产值必须超过500万元,亩均税收必须超过35万元……现在,这里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已有20多人,他们带来的节能、环保、低碳、新材料等项目不仅本身市场前景广阔,还带动了嘉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4年,全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500多家,关停取缔“低小散”问题突出企业(作坊)1.88万家。据有关部门测算,尽管因为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减少我省2014年工业增加值增幅1.5个百分点以上,但当年全省工业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制造业税收、工业从业人员薪酬、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五项关键指标,均呈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良好态势。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7%。

  “五水共治”,治污水是“大拇指”,另外“四指”也齐头共进。

  洪涝台灾害一直是浙江的心腹大患。“五水共治”以来,全省启动总投资3000亿元的“防洪保供633”工程。杭州三堡排涝工程、姚江扩大北排工程、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等一批防洪排涝大项目相继拔地而起。

  经历了2013年夏季罕见旱情,杭州千岛湖配水工程、舟山大陆引水三期等一批水资源调配工程,以及广覆盖的改善灌溉工程抓紧上马……

  今年3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参加全国人代会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在谈到“五水共治”情况时,继去年提出要为浙江治水“投一票”,这次又热情为浙江点赞:“浙江做得真不错。”

  作为浙江省的老书记,张德江说,浙江发展早、发展快,江南水乡河网密布,有的地方出现一些污染,这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十八大精神,从浙江实际出发,实施“五水共治”,还山青水绿,这符合浙江的发展规律,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五)生态惠民,久久为功

  2004年开始的连续三轮“811”环保行动,让我省城乡百姓切身感受到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五水共治”让家门口的河流清起来、大变样,更得到了全省人民的广泛拥护。

  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区,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废矿复绿、水土保持、公路绿化、清水河道、湿地保护、自然区保护等一个个生态保护大手笔次第展开。近年来,全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中向好势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在全国前列。

  2012年以来,我省持续实施“四边三化”行动,对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全面进行洁化、绿化、美化。一条条生机盎然的生态绿道,一片片花木扶疏的河滨绿地,山边宜草种草,宜林植林……行走浙江大地,处处生机盎然。

  开展平原绿化,创建“森林城市”,护绿八大水系,“绿化浙江”、“彩化浙江”……让浙江大地更加郁郁葱葱,斑斓美丽。目前,全省已拥有林地面积近亿亩,森林覆盖率超过60%。平原绿化率也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不断提高。

  顺应群众对整治私搭乱建的强烈呼吁,同时也作为撬动转型升级的抓手,从2013年开始全省全面依法开展“三改一拆”,大力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拆除违法建筑。到2014年底两年时间,全省共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3.73亿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3.17亿平方米。

  温州瓯海区的居民陈斌说,梧田寮东村龙霞路温州禽蛋市场东首那个50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竟然被拆除了,让他觉得“简直不敢想象”。这个曾被网民称为“史上最牛的违建”,现已改造成缓解群众停车难的停车场,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对拆改后的土地,宜垦则垦、宜绿则绿、宜建则建。在宁波,海曙区16个村旧村改造腾出来的土地成为新兴产业、电子商务的孵化基地;北仑区新碶街道外洋新村老小区整治完成后,昔日的“烂泥地”如今变身公共健身绿地……

  顺应群众对改善空气质量的强烈期待,2013年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2014年,全省霾平均日数比上年减少14.3天,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3.1%。

  在杭州,无燃煤区建设、工业污染治理、汽车油品提升、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等全面展开。2014年,杭州雾霾天数从2013年239天下降为154天,年度PM2.5的浓度比上一年下降7.7%。

  “西湖蓝”多起来了。长期拍摄西湖的摄影爱好者里尔,多年来每天下午1时左右都会在同一地点给西湖拍个“标准照”。这两年来,他发现杭州蓝天白云的日子慢慢多了起来。

  椒江城区的恶臭没有了。在椒江生活了30多年的居民吕成明说:“以前的椒江,哪有这么蓝的天,还经常闻到制药厂排放出的恶臭。现在,恶臭已经很久没有闻到了。”

  发轫于12年前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美丽乡村”建设,让我省农村面貌一新。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省“美丽乡村”呈现的活力、富足、幸福、美丽和文化底蕴,为“美丽中国”作了生动的注解。

  我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抓起,近两年来以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等为重点,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4年,全省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达208亿元。到2014年底,共开展6120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已接入和正在接入)150万户;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村1901个。全省97%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37%的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到42%。

  村庄环境更加优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逐步完善,为我省各地农村巧借山水、盘活资源、经营村庄开创了机遇。“美丽乡村”孕育出多彩多姿的“美丽经济”。

  花果经济、苗木经济、生态农业星罗棋布,休闲观光、摄影写生、寻根探史蓬勃兴起,民宿避暑、运动探险、养老养生让大山成为城里人热门的度假目的地。

  距宁波中心城区只有半个小时车程的小山村毛岙,坐拥优良生态环境,加上近年来不断改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成为宁波乡村游的热门目的地。毛岙村村书记方国君说:“城里有的我们都有,城里没有的20亩生态公园我们也建好了,不少村民办起农家乐,生意好得不得了。”

  到2014年底,全省已有农家乐休闲旅游村856个、乡村旅游点2336个。2014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6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乡村旅游的贡献功不可没。

  山里的寻常土货,成了网上的人气商品。对城里人来说,这是“来自绿水青山的问候”;对农民来说,这是“金山银山的收获”。

  擅长做发糕的龙游农民姚志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龙游发糕搬上了网,没想到一个月就卖出了100多公斤,“做出来的还不够卖”。淘宝网“特色中国·龙游馆”负责人方飞说,2014年龙游馆实现农产品销售额6600多万元,让农民凭借生态资源享受上了互联网经济的红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在浙江城乡百姓心中生根发芽,也潜移默化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保护生态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最美县城”桐庐,村庄干净、整洁,地上垃圾难得一见。“家家户户的垃圾都分类了。”桐庐江南镇环溪村村委会的周忠莲说,每家每户都有两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黄色放“不可堆肥”的垃圾,蓝色为“可堆肥”,“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五六岁的小孩,都知道要保护环境,会把不同的垃圾放进不同的垃圾桶。”

  (六)坚守“两山”,建设“两美”

  今年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给淳安等26个原欠发达县摘掉了“欠发达县”的帽子。

  这十多年来,我省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山海协作工程”、“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政策”、“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等帮扶,26个欠发达县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目前,26个县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多已超过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水平,我省也成为全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26个县的实践再次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浙江越走越宽广!

  省委主要领导在会上勉励26个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照着这条路子走下去”。

  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两富”“两美”。向着“绿富美”奔跑的不仅仅是这26个县,也是整个浙江。

  2014年,我省突出转型升级主线,坚守“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三条底线,用高质量的GDP取代高速度的GDP,追求规模与质量匹配,增长与转型同步,生产与生态和谐。201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跨上新台阶,首次突破4万亿元。同时,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实现新突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658元,仅次于上海、北京,居全国省(区)第一。

  我省经济发展进入速度、结构、动力调整转换的新常态,“四化同步”进入转型与协调并重的新阶段,整体发展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正呈现日益丰富的探索和实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

  青山环绕,碧水中流。杭州转塘“云栖小镇”,阿里巴巴等一批互联网企业来此落户,上百家围绕云产业生态链的企业在这里聚集,信息经济正在绿水青山间孕育。

  制度创新永不停步。今年,我省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机制创新,全省各县市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

  去年底,“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花落浙江。优化能源结构、打造能源升级版,让蓝天白云长驻浙江。甬台温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加紧施工,我省主要县市都将用上绿色能源天然气。浙能集团研发成功国内首套燃煤烟气超低排放装置,让大电厂烧煤和烧天然气一样清洁。我省力争在2017年前让所有燃煤电厂和热电厂用上这一装置,实现清洁排放。

  ……

  春到江南。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一声春雷,响彻云霄。省委举办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专题研讨班,明确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四个全面”的每个“全面”都密切关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融入每项工作,也融入美丽的浙江大地。

  南太湖之滨,青山隐隐,白帆点点。辽阔秀美的太湖风光,让天南地北的游客流连忘返。

  今天来此旅游度假的人们很难想象——不到十年前,这里还是大片的芦苇和荒滩,湖州人不但“身处太湖不见湖”,甚至因为蓝藻频发、水质恶化,“守着太湖没水喝”。

  亲历这一巨变的湖州人民记忆犹新——2006年8月2日,习近平在湖州考察时要求,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把南太湖开发治理好。

  如今,南太湖入湖口水质已连续5年保持Ⅲ类水标准,成为太湖流域水质最好的区域,2014年旅游度假区旅游人次达到431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如今不但被镌刻在南太湖畔的一块石碑上,也一直被5500万浙江干部群众铭记于心、躬践于行。

  2015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中央文件。这一科学论断正在美丽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不移地照着这条路子走下去!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