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 化风险 加快温州工业转型升级

01.12.2015  11:10

  “十二五”时期,温州市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三期叠加”对工业经济影响加深,内部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工业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和转型发展期。温州市主动适应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赶超发展、再创辉煌”战略目标,落实“十大举措”,实施“五化战略”,推进“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加大工业性投资和工业技改投入,加快推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化解两链“风险”,工业经济呈现赶超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集聚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展望“十三五”时期,温州市要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全力化解当前工业增长动力转换,企业利润增长放缓,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不断加大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温州市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       

   一、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1.工业经济增速换挡,但贡献仍然较强。“十二五”期间,温州市工业经济增速正式进入换挡期。2015年1-9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467.3亿元,工业增加值1135.59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4.2%和5.9%,分别比“十一五”年均低8.7和4.7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0%,比十一五年均低5.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低于GDP年均增速1.9个百分点。但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较强,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14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7%,比2010年降低6.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6%;2014年全市工业从业人员226.37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9.7%。 

     

  表 1 2011-2015 年温州市主要工业经济指标  

主要指标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1-9月 

年均 

增速(%) 

十一五年均增速(%) 

工业总产值(亿元) 

7074 

6839 

7254 

7672 

4467 

4.2 

12.9 

工业增加值(亿元) 

1492 

1546 

1648 

1707 

1136 

5.9 

10.6 

工业性投资(亿元) 

331 

469 

606 

751 

549 

28.4 

12.2 

利税总额(亿元) 

353 

330 

361 

405 

290 

3.3 

13.7 

#利润总额 

211 

191 

213 

248 

159 

3.1 

15.4 

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 

219 

211 

216 

217 

151 

0.2 

9.2 

     

  注:本表主要为快报数据,投资和利税为规上(限上)数据,以2015年1-9月增速估算年均增速,下同。      

  2.企业利润增长明显放缓,但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受成本不断上升和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双重挤压,再加上企业投资收益减少影响,温州市工业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增长明显放缓。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90.4亿元和利润总额158.5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3.3%和3.1%,比“十一五”年均低10.4和12.3个百分点。但是企业利润率有所提升,2015年1-9月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比2010年提高0.5个百分点;“机器换人”有力推进,2015年1-9月,规上工业从业人数74.43万人,按同口径计算五年累计下降16.8%,全员劳动生产率13.7万元/人(折年),比2010年提高3.4万元。      

  3.工业呈回升趋稳走势,赶超发展成效明显。“十二五”前期,在国内外需求低迷情况下,温州工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率先暴露,如“两链”风险,导致温州市工业生产快速下滑,而后在一系列调结构、稳增长的措施刺激下,以及随着“两链”风险的逐步化解,工业经济回升趋稳。2011年到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1%、1.6%、5.8%、6.2%和6.2%。前四年温州市规上工业增速浙江省排名基本垫底,但是由于工业经济率先回升趋稳,而浙江省工业因问题暴露相对较迟目前仍处于下行通道,2013年、2014年温州市工业增速与浙江省差距逐年缩小,2015年在逆势中实现赶超发展,1-9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超过浙江省平均2.0个百分点,居浙江省前三位。       

   二、工业发展取得积极变化         

  1.规模企业数量显著增长,做大做强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温州市工业企业数量保持相对稳定,2014年工业企业有155929家,比2010年仅增加828家。同时,温州市通过加强“小升规”工作,加快工业项目投资,规上企业数量显著增长,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有4767家,比2010年净增加852家,其中新增规上企业2044家,“退规”企业1192家,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鞋革、电气、通用设备、橡胶及塑料、汽车配件、金属制品和服装行业,合计占69.4%。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产值达3496.6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8.3%,比2010年提高9.3个百分点,其中预计年总产值超亿元、5亿元和10元企业分别为932、124和54家,分别比2010年增加121、30和20家。规上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县级市1个(乐清市),在浙江省90个工业强县中排名前五。预计规上工业年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将有1个(电气)。       

  2.工业投资及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温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加大工业性投资及工业科技投入。2015年1-9月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548.77亿元,“十二五”以来工业性投资2704.9亿元,年均增长28.4%,比浙江省水平高出14.3个百分点,比十一五年均高16.2个百分点。2014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5%,比2010年提高0.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41.84亿元,“十二五”以来工业技改投资1666.22亿元,年均增长33.3%。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26.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4%。创新平台建设成绩突出,截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高新技术企业637家,比2010年增加321家,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02家,比2010年增加8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研究院和重点研究院25家。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64.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8.5%,规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717.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6.6%,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5%,比2010年提高10.5个百分点;2014年全年专利授权量达24371项,比2010年增加13818项。       

  3.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十二五”期间,温州市传统产业集聚发展,2015年1-9月全市规上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374.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48.9%,近三年年均增长6.2%。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激光光电、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较快发展,2015年1-9月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转型升级三大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64.7亿元、329.5亿元和165.2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8.5%、7.6%和6.7%,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4.6%、43.1%和21.6%,分别比2010年提高8.6、3.0和2.5个百分点。时尚产业稳步发展,2014年全市规上时尚制造业实现产值1283.5亿元,占规上工业的27.1%。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大型企业引领示范作用较强,2015年1-9月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51.1亿元、208.8亿元、404.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6%、6.1%和5.2%。重工业较快发展,五年年均增长5.2%,高于轻工业0.6个百分点,2015年1-9月重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65.8%。       

  4.空间布局调整持续推进,工业发展平台不断增多。“十二五”期间,温州市继续把11个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作为工业集聚发展主平台,规范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整合提升成交明显。2014年园区合计已开发面积约123.4平方公里,比2010年增加53.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75.9平方公里,比2010年增加30.9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3563.37亿元,比2010年增加2200.3亿元。实施“瓯飞工程”加快填海造地,及时启动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和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力打造104个小微园,不断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深入落实“退二进三”和“四换三名”等相关政策,工业逐步由以城镇工业功能区为主向以沿海产业集聚区为主的布局结构演变,工业发展集聚程度不断提高。       

  5.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工业能耗明显降低。“十二五”期间,温州市重视发展绿色经济,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能源消费强度不断降低。201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46吨标煤/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0年下降26.6%,超过浙江省平均4.8个百分点,比单位GDP能耗降幅高9.1百分点。工业用能比重明显下降,2014年全市工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的48.5%,比2010年下降8.2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2.2%,比2010年下降5.9个百分点。资源要素产出明显提高,2014年全市规上工业单位用地增加值和单位水耗增加值分别为148.5万元/亩和329.3元/立方米,比浙江省平均分别高74.2%和3.2%。       

   三、工业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         

  “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复苏疲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温州市工业发展的支撑要素正在发生变化,增长动力开始调整转换,工业运行的风险和问题逐步显性化。       

  1.工业产品需求明显降低。国内外市场需求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品价格持续低迷。2015年9月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已连续44个月呈现下降。二是出口增速明显下滑。“十二五”期间,温州市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年均仅增长2.1%,比十一五年均低7.8个百分点,且有3个年度呈负增长。三是内需增长乏力。“十二五”期间,全市规上工业内销产值年均增长4.6%,比十一五年均低11.7个百分点。四是产销衔接不理想。全市规上工业产销率从2011年的97.5%,一路下滑至2015年1-9月的94.4%,比浙江省平均低2.1个百分点。五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3.5%,其中鞋革、服装行业产能利率更不到72%,电气机械、通用设备、汽车制造等行业产能利用也明显不足。       

  2.银行对工业支持力度减弱。“十二五”期间,受民间借贷危机影响,温州信用体系和信用形象受到重伤,导致金融对工业企业支持力度减弱。一是不良贷款额与贷款不良率居高位。至2015年9月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仍有293.61亿元,贷款不良率为3.86%。二是工业企业贷款余额增长缓慢。2015年9月末,全市规上工业银行贷款余额同比增长0.7%,增幅比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低3.0个百分点。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两链”问题暴发后,银行对中小企业更加慎贷、惜贷和不愿贷,通过简单互保的方式贷款已一去不复返,而小额贷款公司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有限。四是“两链”风险依然较大。自金改以来,温州市成功解决许多“两链”问题,民间借贷风波已进入中后期,但“两链”风险依然较大,还有部分企业受困于“资金链”和“担保链”问题。       

  3.企业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失。长期以来,温州市工业发展主要依靠的是要素低成本优势,但十二五时期这一优势已逐步消失。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人均劳动报酬3.12万元,比2010年1-9月提高了60.8%,年均提高了10%。二是成本费用提高。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销售费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0.4%,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三是“两项资金”占比上升。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两项资金”(即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占流动资产的45.2%,比2010年提高7.1个百分点,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明显降低。四是融资成本提高。民间借贷危机暴发后,银行纷纷对企业收紧信贷和提高贷款审批门槛,许多企业只能高息从市场融资。五是出口成本加大。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复苏缓慢,消费需求低迷,工业出口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4.企业创新能力仍显不足。近几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但企业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一是研发投入强度偏低。2014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5%,居浙江省第8位,其中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4%。二是研发人员和机构偏少。全市2014年每万人拥有人才资源数1251人,居浙江省第11位,全市每百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数为19.7个,比浙江省平均少2.6个。三是创新成效不足。全市2014年专利授权量为24371项,居浙江省第三位,其中最能代表创新性的发明专利仅为954项;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688项/万人,居浙江省第7位;2014年全市每万人拥有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2.1个和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22.1%,分别比浙江省平均低3.1个和6.2个百分点。       

  5.企业“互联网+”发展缓慢。“十二五”期间,温州市积极推进“互联网+”业态发展,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比较缓慢。一是信息经济占比不高。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75.1亿元,仅占规上工业的9.8%,且产业层次比较低端,以电气为主,计算机、软件业占比很低。二是企业电子商务销售占比低。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额为179.09亿元,仅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三是“两化”融合落后。2014年全市信息化指数和企业“两化”融合应用指数分别为0.841和66.65,比浙江省平均低0.04和19.7,分别居浙江省第8位和6位。       

  6.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十二五”期间,温州市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加快结构调整,但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呈现低端锁定迹象。一是工业企业“低小散”尚未根本解决。全市现有工业企业约15.6万家,而规上工业企业仅占3.1%左右,规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占比不到1%;2014年全市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与常住人口比值,反映工业化程度)为2.0万元,比浙江省平均低35.5%。二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仍然较高。2015年1-9月全市纺织、服装和鞋革等三个行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21.3%,比2010年仅降低0.5个百分点。三是附加值高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高。2015年1-9月全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21.6%和34.6%,比浙江省平均低3.9和1.5个百分点。四是高耗能行业占比不降反升。2015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21.5%,比2010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四、“十三五”工业发展展望及对策建议         

  展望“十三五”,世界经济复苏仍显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温州市工业经济与全国浙江省一样同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工业发展将有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转型驱动,增长旧动力减弱,而新动力生成缓慢,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工业比重会进一步下降,但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谋划温州版的工业4.0即《温州制造2025》,积极推进“四换三名”和“三转一市”,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树立危机应对和风险管控意识,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风险;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加快转变作风,更加注重按“三严三实”要求做好经济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建议如下:       

  1.进一步推进转型升级。解决产业低端锁定问题,缓解成本上升压力,提高产品竞争力,有效改善供给,释放新的发展动能。以工业强市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机器换人”,重点抓好鞋革、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领域的“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加快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技术和装备的运用;加快推进“腾笼换鸟”,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推进“三转一市”,加强“小升规”工作,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企业并购重组,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政策。       

  2.积极扩大工业有效投资。提高投资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设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和PPP引导资金,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合理控制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加快PPP重点推介项目的推进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温商回归”,重点引导温商总部回归和资本回归;切实加大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攻坚力度,加强重大工业项目稽察和有效投资督查考核;进一步加强银项对接,确保政府性投资项目银行贷款按时保量投放;进一步扩大工业性投资,着力提高技改投资比重,及时兑现技改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海西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3.强化工业创新驱动。以创新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支持和鼓励创业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人才保障,积极培育众创空间,制定出台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意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按照“高端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要求,加快高新区和浙南科技城建设,加快建设温州市公共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科技交易市场平台,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梯队。     

  4.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承接工业增长新旧动力转换。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510产业培育提升工作”,加快落实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平台建设,谋划一批有质量的特色小镇,提高工业园区集约化建设水平,积极推进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等整合提升;积极实施“时尚化”战略,加快时尚制造业发展,推动传统轻工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实施“三名工程”,打造一批有时尚影响力的本土品牌;优先发展物流、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积极打造“互联网+”模式,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与温州制造业的结合。       

  5.积极打造“互联网+外贸”模式。继续发挥出口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出口支持力度,完善落实鼓励外贸出口的扶持政策;积极打造“互联网+外贸”模式,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大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切实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综合保税区建设,提升口岸进出口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培育温州出口名牌。       

  6.增强银行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化解金融风险。深入推进金融改革综合试点,坚持把“两链”风险处置化解作为重点,对重点风险企业加大处置力度;实施企业分类帮扶,采取“一企一策”,不盲目抽贷、断贷、延贷;重塑信用形象,打击逃废债,并注重防范化解金融新业态风险和企业债券风险;积极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工作,重点加强对大众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快金融创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