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官方发起“品质革命”
中国官方计划在消费品领域发动一场“品质革命”,让民众更愿意买“中国制造”。这是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最新举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民众消费升级需求。
官方为何在民众“买买买”上大费心思?
近年来,消费已取代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大幅提高15.4个百分点,成为同期中国经济成绩单的一大亮点。
当前中国经济虽呈现企稳迹象,但下行压力仍存。考虑到投资不可能过度扩张,出口因世界经济复苏疲弱难有显著改善,稳定消费就成了今后稳定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从长期来看,从投资和出口向消费和服务拉动转型是中国经济的“既定路线”,这也要求在发展消费品工业上投入更多精力。
目前,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正经历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升、从有形产品需求向服务消费需求、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性化三大转变。如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所言,未来的消费潜力正是植根于根据需求变化而产生的消费结构调整和升级上。
有鉴于此,如果中国消费品工业不及时因应大势,提升品质、丰富品种、树立品牌,改掉产品质量和性能欠佳的“硬伤”,钱包渐鼓的民众就会继续“用脚投票”,一次又一次刷新出境“爆买”纪录,而扩大消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在具体措施上,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软硬兼施”。
一方面,支持企业在创意设计、提高科技含量和性能等方面下大功夫,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
另一方面,在培育良好市场环境上,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内消费品与国际标准对标,严格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加强监管,建立企业黑名单、惩罚性巨额赔偿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严打假冒伪劣,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官方这些措施无疑对准了“中国制造”推出精品的主要障碍。
“我们花费大量心思研发出的新产品,最快不到三个月市场上就有仿制品出现”,主营电动车的雅迪进出口有限公司部长屈鹏飞对记者表示,“这样一来,公司的大笔投入就付诸东流了。”
江苏春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元甲也表示,同行“恶意copy”已成当前妨碍中国企业创新的一大“痛点”,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才能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
“如果采购商关心的都是产品价格而不是质量和性能,企业很难坚守工匠精神。”福建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国际贸易总监孔宇说,只有市场土壤肥沃,工匠精神才能“开花结果”,才有可能出现更多“中国精品”。
在“药方”对症的情况下,未来中国民众乐购“中国制造”的马桶盖、电饭锅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