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程及发展思考

21.04.2015  11:19

所谓城镇化进程,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是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而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更高水平和更高意义的城镇化。

绍兴城镇化进程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而行的。1949年至1979年,主要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这期间绍兴的城镇化进程稍有起伏,但进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敲响了绍兴城镇化建设的大门,此后“一路高歌”不断向前推进。从“六五”计划到第“十五”计划期间,绍兴抓住经济建设这条主线,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城镇化建设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绍兴市委、市政府根据市四届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总体要求,开始由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方向发展。到2005年,绍兴提出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绍兴、和谐绍兴的战略部署,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十二五”计划期间,绍兴编制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到2014年8月,绍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绍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向深度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简略地从改革开放的三十六年间对绍兴城镇化建设发展历程作一介绍,分析了目前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几点粗浅建议供参考。

一.绍兴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1949年到1979年,即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绍兴的城镇人口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其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大量城镇知识分子到了农村。在1970年间,绍兴非农人口由1949年的34.85万人下降到28.83万人,到1979年基本恢复到1949年的水平,为34.36万人。从城镇化率来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出生人口特别是农业人口大幅增加,人口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15.6%下降到1979年9.0%。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绍兴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此后三十多年间,绍兴城镇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期(1979——1989年)。 改革开放后,绍兴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打开了经济发展之门,正式踏上了城镇化建设的征程。首先在农村建立了“包产到户”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营体制,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农村改革开启了城镇化的大门。接着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承包经营等一系列改革。1983年,国务院批准绍兴撤地建市,将原绍兴地区的上虞、诸暨、嵊县、新昌和绍兴划归绍兴市管辖。设立绍兴市越城区,实行市管县体制,绍兴中心城市建设由此启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绍兴抓住经济发展这一主线,大力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支持企业放开手脚改革,对小型国营企业放开经营,对流通、金融和税收等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由农村转入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开启了工业化时代。1989年,诸暨撤县设市,加快了县城建设步伐。此间,绍兴市户籍总人口由1979年的381.28万人增加到1989年的410.32万人。非农人口由34.36万人增加到53.93万人,增加了19.57万人,非农人口占13.14%。其间,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大量农村泥工木匠走进城市搞建设;另一方面以温州客商到柯桥布市场为代表的外来人口来绍兴创业增加。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市镇人口由1982年的32.48万人上升到1990年的83.97万人,城镇化率由1982年9.21%上升到21.01%,城镇化率提高了11.8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期(1989年—1999年)。 这一时期,绍兴加快改革,不断体制创新,绍兴市掀起兴办个体经济和企业改制高潮。在农村,以二轮土地承包为契机,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完善土地轮转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城市,积极推进“改革、改组、改造、改善管理”的“四改联动”。不仅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而且民营经济发展日益壮大,一大批如“上风”具有规模大、实力强、行业领先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工业化向深度发展。其间,绍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柯桥、上虞、诸暨等经济开发区相继批准设立。 1992年,绍兴市开展了撤区扩镇并乡工作,各县(市)原设有区公所47个,乡镇324个,开展“拆扩并后”,撤销了全部区公所,乡镇扩并为136个。上虞、嵊州相继撤县设市,进一步加快了小城市建设步伐。1993年,绍兴城市规划进行了第三轮编制,首次提出了“三大组团,绿色空间”的绍兴大城市空间结构,开始进行建设大城市的探索。其间,绍兴实施城市交通路网建设,城市路网大规模建设开始,加速了城镇化发展进程。轻纺、袜业、珍珠、领带、茶叶、五金、建材市场等纷纷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扩大。其间,绍兴“蓝本”户口,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绍兴市户籍总人口由1989年的410.32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431.7万人。非农人口由53.93万人增加到77.31万人,增加了23.38万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绍兴城(镇)创业、就业。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市镇人口由1990年的83.97万人上升到209.53万人,10年间增加了125.56万人。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21.21%上升到48.68%,城镇化率提高了27.47个百分点。

(三)城镇化建设的转型发展期(1999年—2010年)。 1999年7月,市委、市政府根据市四届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总体要求,提出做好水文章、保护水环境,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变新样、五年大变样”的目标。绍兴市区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动工兴建,至2001年7月建成,工程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对提高绍兴城市的知名度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绍兴环城河工程的完成,可以说是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标志性之作。2000年,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扩市区、迁县址、统规划”的原则,绍兴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绍兴县的斗门镇、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马山镇等5个镇划归越城区管辖,市区面积由原来的101平方公里扩大到336.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原来的33.5万人增加到58.4万人,后马海片划入城区,市区又有所扩大,这些使绍兴大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绍兴县政府驻地迁址柯桥后,柯桥以新县城建设为中心,带动并推进新城镇、新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城乡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开发区、工业园区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诸暨等各城区、县城建设不断扩展,城中村改造全面实施,按照“城市郊区化、郊区现代化”的指导方针,逐步将城中村改造成城镇居民区。其间,迪荡新城开发建设,一批商务楼、住宅楼相继建成,市政配套设施日益完善。2005年,绍兴对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绍兴、和谐绍兴作出全面部署,全面实施《绍兴大城市建设发展纲要》,越城组团加强古城保护和开发,鲁迅故里等一批历史街区保护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迪荡新城基础设施和商贸项目全面启动,柯桥、袍江开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成开园,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2007年,绍兴开始组织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绍兴县钱清镇等12个镇被列入浙江省中心镇培育工程,另有16个镇被列入市级中心镇培育工程。2009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发展”的举措,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全面实施“百村小康示范、千村改造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和中心镇强权扩镇工作。其间,绍兴市户籍总人口由1999年的431.7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38.91万人。非农人口由77.31万人增加到148.53万人,增加了71.22万人,非农人口占比达到33.8%。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市镇人口由2000年的209.53万人上升到287.75万人,10年间增加了78.22万人。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48.68%上升到58.58%,城镇化率提高了9.9个百分点。

(四)、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期(2010年至今)。 2010年,绍兴市全面启动工业转型升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引导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鼓励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服务业。编制《全城旅游总体规划》。启动滨海新城大开发,积极推进镜湖新区核心区块建设,大力实施开发区整合提升,袍江新区、绍兴经济开发区先后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个开发区通过省级整合提升验收。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积极实施中心村培育建设,完成绍兴市中心村布局规划和第一批中心村规划。2011年,绍兴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今后五年,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全面建成惠及绍兴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间,根据《绍兴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作出的部署,编制了《绍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率先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2013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绍兴县、上虞市撤县(市)设区,绍兴中心城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城市发展框架全面确立。同年,嘉绍大桥、杭甬高铁、杭甬运河等重大交通设施建成运行,拉近了绍兴中心城市融入沪杭甬发展格局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加快了中心城市由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在此背景下,绍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出台《绍兴市城市发展战略纲要》,要求以大统筹推进大融合,以大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动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2014年8月,绍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要求,新型城镇化进入深度发展阶段。其间,城镇化率分别由2010年的58.58%上升到2011年的59.3%、2012年的60.1%和2013年的61%。到2014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07.7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87.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2.1%,平均每年约提高0.9个百分点。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差距

经过多年发展,绍兴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发展。但同时应该看到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已渐滞后与工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集聚慢、城镇化率偏低,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优势不明显,人民群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期望与自身的素质要求差距大等问题。

(一)城镇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按照国家目前城镇化统计口径,以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镇化的水平,称之为城镇化率,其计算公式为:PU = U / P,其中:PU — 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U- —城镇化常住人口;P —区域总人口。近几年来,绍兴城镇化率平均每年约以0.9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高,到2014年底城镇化率达到62.1%。但与2014年底的浙江省城镇化水平相比,绍兴仍低于全省1.77个百分点。与我们城市规模差不多的无锡市在2012年就达到72.91%。根据浙江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纲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72%以上,城镇化发展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发展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就目前的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如台湾、韩国,他们的城镇化率约为85%,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90%以上,美国在95%以上。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调查结果,2010年绍兴市共有外来人口123.0万人,占绍兴常住人口的25%。常住人口流入减去流出,绍兴净增加常住人口61.2万人,如果加上短期流入减去流出,绍兴净增加外来人口80.23万人,而这80.2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极大部分居住在城区、郊区、园区或者市场等的区域,这些常住的外来人口极大部分成为城镇的常住人口,绍兴的城镇化率约有6个百分点是靠这部分外来人口拉动的。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信息化技术日益应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低素质外来人口随着“机器换人”、“三改一拆”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加上外来人口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渠道增加等因素,呈回流上升趋势,预计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将会呈下降趋势。从这个层面上说,提高城镇率的任务会更为艰巨。

(二)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还不强。 绍兴行政区划调整后,中心城市 “一市三区”,面积2965平方公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推算,2014年市区常住人口约为271.65万人,根据国务院2014年11月20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为Ⅱ型大城市,从这个规模划分标准看,绍兴为Ⅱ型大城市。从户籍人口看,“一市三区”2014年为217.79万人,其中越城区74.81万人、柯桥区64.98万人、上虞市78.00万人,但仍有100.26万农业户籍人口,占全部市区户籍人口的46%。从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看,虽然大城市发展框架已经全面确立,但中心城市还没有完全集聚融合,城市功能还不十分完备,特别是“一市三区”的融合度不够,空间结构不够优化,集聚力发挥不明显。“单马拉大车”的格局虽然已经打破,“三马同套”的格局虽已经形成,但“三马同力”的潜能远未发挥,真正的大城市经济远未形成。从辐射力看,各区有各自的功能与特色,但依托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力还较弱,带动力还不强 从市区户籍人口的密度看,到2013年末,绍兴为730人/平方公里,温州为1272人/平方公里、台州1027人/平方公里、嘉兴882人/平方公里,一定程度说明绍兴城区的人口密度和集中度相对较低,这限制了新型城镇化的规模效应和专业化,对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受到相应的限制。

(三)中心镇的人口集聚能力还不强。 绍兴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了《绍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积极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促进人口向小城镇和小城市集聚,重点培育好28个省、市级中心镇。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中心镇整体布局不断优化,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集聚不断加快,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但中心镇发展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协同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人口城镇化不快,承载力不高,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平台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根据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数据统计,到2014年末绍兴市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占比达63%,非农人口仅占37%,仍有大量的农业人口游离在城镇以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将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使中心镇的人口集聚,推动城镇化发展,然后提高我们的城镇化率。目前绍兴仍有不少的中心镇,面积大了、环境好了、基础设施也改善了,看上去白天是热热闹闹,人气很旺。但一到晚上却是冷冷清清,人烟稀少。究其原因,城镇只作为群众商品买卖,办事、赶集、做生意的场所,没有将就近的农民真正集聚到中心镇来。同时,有的小城镇建设功能单一,配套设施不齐全,特色不明显,管理滞后等问题,给人口集聚带来了一定困难。

(四)人民群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期望与自身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 一方面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河水清澈、空气清爽、环境整洁,治安良好、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城镇化生活,能够享受更好的城市公共服务。但另一方面,仍有为数不少的群众为图一时方便或为一己私利,做出不文明甚至是违法行为。如生活垃圾倒入江河湖泊,如农村粪坑改公厕后,仍有农民群众在田间地头私造粪坑等等情况存在。有的群众私搭、私建违章建筑,有的企业甚至偷排工业污水等等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背道而驰的事情。市委、市政府整治的“三合一”、“双清工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等工程都与群众的不良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政府不仅增加了行政成本、管理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成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题是人,要求人民群众自觉保护环境,而不是人为地去破坏环境,人民群众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素质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三.对深入推进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想法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绍兴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11.2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265.83亿元,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达到14004美元,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费过度、显现了不可持续性。同时,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城镇化进程没能跟上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滞后的城镇化,出现了经济“新状态”,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只要坚持大城市建设为契机,以转型发展为动力,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才智,抓住机遇,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前景光明。

(一)绍兴大城市“骨架”的确立,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难得契机。 经过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多年不懈努力,国务院于2013年10月批复同意绍兴县、上虞市撤县(市)设区,确立了大城市建设的“骨架”,这个机会不仅来之不易,更是机会难得。行政区划调整后,中心城市区域面积由362平方公里扩大到29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从65.83万人增加到217.78万人,中心城市由“一市一区”成为“一市三区”,“单马拉大车”成为“三马同套”协同发力的“三驾马车”,这不仅是绍兴发展空间得到扩大,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此,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在着力推进大城市建设的同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首先是要细化规划。大城市建设的大规划和发展定位都已经确定,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细化规划,科学规划好每一寸土地。规划要突出科学性、合理性,要注重特色和功能发挥。树立规划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树立规划不科学是对生产力严重破坏的责任意识。同时,对规划尚未明确的区域,要通过园林、休闲林、观赏林、果园林、生态林建设进行区块衔接,真正把绍兴打造成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

其次是要融合发展。要努力提高这“三驾马车”协同合力拉动绍兴大城市建设的能力,加快中心城市的协作融合,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真正实现无缝衔接,进一步增加大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再次是要丰满“骨架”。丰满“骨架”就是要提高大城市的基础设施、综合配套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大文化教育设施和软、硬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充实大城市的“骨架”,努力打造“个子大”、“力气大”的“壮实型”大城市。

第四是要加快人口集聚。目前整个市区仍有100.26万人的农业人口,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必须提高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新型城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只有人口不断向城区、城镇集聚,让农业转移人口分享社会进步发展成果,才能真正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

第五是要强化管理。强化管理就是要创新管理模式,打破行政壁垒,特别是统一市与区、区与区的管理体制,强调管理就是效率、管理就是生产力的理念,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

(二)加快转型发展,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各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城镇化的每个阶段都要靠工业化来推动,反过来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集聚效应又会推动工业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如果两者不能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就会出现“过度城镇化”,或者出现“滞后城镇化”,国际上一般采用多个指标综合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主要包括人均生产总值、非农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例和城镇化四项指标,并根据不同的指标值将工业化进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并对工业化进程各时期发展指标赋予标志值,后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值为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非农增加值95%以上,非农就业比重90%以上,城镇化率80%以上。到2014年底,绍兴分别为人均GDP14002美元,非农增加值占95.4%,非农就业比重约为85.5%,城镇化率62.1%,从这些指标分析看,绍兴城镇化要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这种情况的存在,首先是抑制了内需的增长,由于城乡之间收入以及消费层次的差异,城镇化滞后导致低收入、低消费群体滞留在农村,对消费需求总量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其次是抑制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人口滞留在农村,将抑制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第三产业比例明显偏低。到2014年底,浙江省三产占GDP的比重为47.9%,温州为49.7%,台州为46.7%,而发达国家一般在70%左右,绍兴为43.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偏低,还抑制了服务业的市场化和服务需求的增长。再次,城镇化进程的滞后,也限制了投资需求的扩大。因此说,现在绍兴的工业化水平并不需要在量上的增加,更需要是质的提升。经济新状态下的核心是提质增效,绍兴迫切需要的是深入推进工业化革命。

首先要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发展。要淘汰和关停传统而又落后且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要对阻碍、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行业、产业不引进、不发展、渐淘汰。要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的发展,促使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聚。

再次要加大投入,特别要加大教育、科研院校、职业教育投入,通过教育这个平台来吸纳大量的本地、外地人才到城镇就业。

第四,要加快发展旅游业。绍兴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如商贸等的相关行业发展,将成为转移就业人口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农业人口向小城镇集聚,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到2014年底,绍兴户籍非农人口为164.00万人,比上年增加3.83万人,非农人口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农业人口减少了2.45万人。但绍兴仍有279.04万的农业人口,如果这些户籍农业人口得不到转移,要提高我们的城镇化率将十分困难。根据城镇化的实践经验证明,中心镇建设是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绍兴要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在吸纳力和承载力上下功夫。就是中心镇要有足够的吸纳力和承载力来确保中心镇周围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小城镇来,真正成为人口集聚度高、人气旺盛的小城镇。

其次是要在基础设施改善方面下功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最起码的是生活环境、生活配套设施要比农村齐全,简单地说,就是要能够为他们带来生活上的方便。

再次要在吸引力和转移人口方面下功夫。从吸引力上来说,就是要让农村人口愿意来、主动地来,要出台政策,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来转移农村人口。从转移人口方面来说,如通过宅基地流转、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小城镇落户办法,鼓励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

第四,要在社会保障上下功夫。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覆盖面,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农村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

(四)提高人口素质,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素质要求。 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绍兴《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离不开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但现在仍有不少群众的素质要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素质要求格格不入,有的甚至违背道德、甚至触犯法律,如偷排污水,乱搭乱建等等,这些情况的存在,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人口素质的提高。

一要树立自律意识。新型城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生存环境,而良好的生活、生存环境需要人民群众自觉呵护,主动自律、守规矩、守本分,不破坏环境,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相协调。同时,人民群众要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自觉同影响社会和谐、破坏环境、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行为作斗争,发挥聪明才智,严格自律,共同融合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去,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不断深入发展。

二要加强执法力度。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章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提高违法人员的违法成本。要破除“法不责众”、“有理就行”等不讲法制的传统观念。特别要加强对环境治理的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手段,形成教育、罚款、执照吊销、舆论曝光、举报有奖、刑事拘留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威慑体系,促使人民群众不想违、不敢违、违后悔,自觉养成正气在身的自律行为。

三要做好宣传教育。部分人员违法行为的存在,与我们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与我们的宣传教育不到位也有较大关系。因此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要做好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工作要深入到农村、企业、社区、单位。可以编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规范、公民行为规范等宣传手册分发到每个公民手上,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及各类新闻媒体大力进行宣传,促使自觉地做遵守法律、遵章办事,守法的公民。

四要帮助提高素质能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要求人民群众有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对此,要加大培训力度,如现代文明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训,法律、法规培训、道德行为培训等等,要重视对常住外来人口的素质教育,使外来人口自觉融合到绍兴这个大家庭。特别要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技能、素质教育、社会风尚等培训,从而促进人民群众的素质提升。 

( 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新型城镇化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2014年8月,市委、市府印发《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这是市委市政府鉴于绍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全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但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又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可谓道路艰辛,前景美好。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特别是在经济新状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更考验政府的决策和人民群众的智慧。为此:

首先要做好“”的文章。在经济新状态下,要改变原来的发展模式,调结构,深化转型发展。努力发展低耗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大力推行节能减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生态平衡,实现人类、城镇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是要做好“”的文章。绍兴城镇化滞后的重要因素未能与工业化同步,而工业是环境污染最直接原因。因此,要加大对工业污染企业治理力度,特别要加大传统落后的环境污染严重、高能耗工业企业的治理力度 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型工业化。

再次是要做好“”的文章。绍兴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早在1982年绍兴就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老城区来说,再不能大拆大建,而应该是慎拆慎建,把古城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真正打造文明、宜居的老城区,旅游休闲与一体的老城区。对于有特色的村镇、有文化底蕴的古迹,一定要加以传承,做到古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

四是要做好“”的文章。水是绍兴的灵魂,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印染、轻纺等高耗水、高排放产业的经济结构,水的灵气在逐渐消失。“五水共治”可谓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一项伟大的决策部署,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抓源头治水更要科学治水、抓依法治水更要鼓动全民治水,真正形成水绕城走、城依水建的“中心城市核心水城”格局,以水城建设、“五水共治”为契机,促进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普所谓城镇化进程,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是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而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更高水平和更高意义的城镇化。

绍兴城镇化进程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而行的。1949年至1979年,主要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这期间绍兴的城镇化进程稍有起伏,但进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敲响了绍兴城镇化建设的大门,此后“一路高歌”不断向前推进。从“六五”计划到第“十五”计划期间,绍兴抓住经济建设这条主线,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城镇化建设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市四届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总体要求,开始由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方向发展。到2005年,绍兴提出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绍兴、和谐绍兴的战略部署,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十二五”计划期间,绍兴编制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到2014年8月,绍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绍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向深度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简略地从改革开放的三十六年间对绍兴城镇化建设发展历程作一介绍,分析了目前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几点粗浅建议供参考。

一.绍兴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1949年到1979年,即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绍兴的城镇人口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其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大量城镇知识分子到了农村。在1970年间,绍兴非农人口由1949年的34.85万人下降到28.83万人,到1979年基本恢复到1949年的水平,为34.36万人。从城镇化率来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出生人口特别是农业人口大幅增加,人口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15.6%下降到1979年9.0%。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绍兴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此后三十多年间,绍兴城镇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期(1979——1989年)。 改革开放后,绍兴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打开了经济发展之门,正式踏上了城镇化建设的征程。首先在农村建立了“包产到户”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营体制,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农村改革开启了城镇化的大门。接着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承包经营等一系列改革。1983年,国务院批准绍兴撤地建市,将原绍兴地区的上虞、诸暨、嵊县、新昌和绍兴划归绍兴市管辖。设立绍兴市越城区,实行市管县体制,绍兴中心城市建设由此启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绍兴抓住经济发展这一主线,大力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支持企业放开手脚改革,对小型国营企业放开经营,对流通、金融和税收等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由农村转入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开启了工业化时代。1989年,诸暨撤县设市,加快了县城建设步伐。此间,绍兴市户籍总人口由1979年的381.28万人增加到1989年的410.32万人。非农人口由34.36万人增加到53.93万人,增加了19.57万人,非农人口占13.14%。其间,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大量农村泥工木匠走进城市搞建设;另一方面以温州客商到柯桥布市场为代表的外来人口来绍兴创业增加。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市镇人口由1982年的32.48万人上升到1990年的83.97万人,城镇化率由1982年9.21%上升到21.01%,城镇化率提高了11.8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期(1989年—1999年)。 这一时期,绍兴加快改革,不断体制创新,绍兴市掀起兴办个体经济和企业改制高潮。在农村,以二轮土地承包为契机,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完善土地轮转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城市,积极推进“改革、改组、改造、改善管理”的“四改联动”。不仅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而且民营经济发展日益壮大,一大批如“上风”具有规模大、实力强、行业领先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工业化向深度发展。其间,绍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柯桥、上虞、诸暨等经济开发区相继批准设立。 1992年,绍兴市开展了撤区扩镇并乡工作,各县(市)原设有区公所47个,乡镇324个,开展“拆扩并后”,撤销了全部区公所,乡镇扩并为136个。上虞、嵊州相继撤县设市,进一步加快了小城市建设步伐。1993年,绍兴城市规划进行了第三轮编制,首次提出了“三大组团,绿色空间”的绍兴大城市空间结构,开始进行建设大城市的探索。其间,绍兴实施城市交通路网建设,城市路网大规模建设开始,加速了城镇化发展进程。轻纺、袜业、珍珠、领带、茶叶、五金、建材市场等纷纷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扩大。其间,绍兴“蓝本”户口,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绍兴市户籍总人口由1989年的410.32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431.7万人。非农人口由53.93万人增加到77.31万人,增加了23.38万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绍兴城(镇)创业、就业。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市镇人口由1990年的83.97万人上升到209.53万人,10年间增加了125.56万人。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21.21%上升到48.68%,城镇化率提高了27.47个百分点。

(三)城镇化建设的转型发展期(1999年—2010年)。 1999年7月,市委、市政府根据市四届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总体要求,提出做好水文章、保护水环境,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变新样、五年大变样”的目标。绍兴市区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动工兴建,至2001年7月建成,工程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对提高绍兴城市的知名度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绍兴环城河工程的完成,可以说是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标志性之作。2000年,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扩市区、迁县址、统规划”的原则,绍兴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绍兴县的斗门镇、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马山镇等5个镇划归越城区管辖,市区面积由原来的101平方公里扩大到336.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原来的33.5万人增加到58.4万人,后马海片划入城区,市区又有所扩大,这些使绍兴大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绍兴县政府驻地迁址柯桥后,柯桥以新县城建设为中心,带动并推进新城镇、新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城乡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开发区、工业园区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诸暨等各城区、县城建设不断扩展,城中村改造全面实施,按照“城市郊区化、郊区现代化”的指导方针,逐步将城中村改造成城镇居民区。其间,迪荡新城开发建设,一批商务楼、住宅楼相继建成,市政配套设施日益完善。2005年,绍兴对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绍兴、和谐绍兴作出全面部署,全面实施《绍兴大城市建设发展纲要》,越城组团加强古城保护和开发,鲁迅故里等一批历史街区保护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迪荡新城基础设施和商贸项目全面启动,柯桥、袍江开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成开园,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2007年,绍兴开始组织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绍兴县钱清镇等12个镇被列入浙江省中心镇培育工程,另有16个镇被列入市级中心镇培育工程。2009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发展”的举措,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全面实施“百村小康示范、千村改造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和中心镇强权扩镇工作。其间,绍兴市户籍总人口由1999年的431.7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38.91万人。非农人口由77.31万人增加到148.53万人,增加了71.22万人,非农人口占比达到33.8%。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市镇人口由2000年的209.53万人上升到287.75万人,10年间增加了78.22万人。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48.68%上升到58.58%,城镇化率提高了9.9个百分点。

(四)、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期(2010年至今)。 2010年,绍兴市全面启动工业转型升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引导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鼓励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服务业。编制《全城旅游总体规划》。启动滨海新城大开发,积极推进镜湖新区核心区块建设,大力实施开发区整合提升,袍江新区、绍兴经济开发区先后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个开发区通过省级整合提升验收。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积极实施中心村培育建设,完成绍兴市中心村布局规划和第一批中心村规划。2011年,绍兴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今后五年,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全面建成惠及绍兴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间,根据《绍兴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作出的部署,编制了《绍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率先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2013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绍兴县、上虞市撤县(市)设区,绍兴中心城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城市发展框架全面确立。同年,嘉绍大桥、杭甬高铁、杭甬运河等重大交通设施建成运行,拉近了绍兴中心城市融入沪杭甬发展格局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加快了中心城市由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在此背景下,绍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出台《绍兴市城市发展战略纲要》,要求以大统筹推进大融合,以大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动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2014年8月,绍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要求,新型城镇化进入深度发展阶段。其间,城镇化率分别由2010年的58.58%上升到2011年的59.3%、2012年的60.1%和2013年的61%。到2014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07.7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87.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2.1%,平均每年约提高0.9个百分点。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差距

经过多年发展,绍兴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发展。但同时应该看到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已渐滞后与工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集聚慢、城镇化率偏低,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优势不明显,人民群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期望与自身的素质要求差距大等问题。

(一)城镇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按照国家目前城镇化统计口径,以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镇化的水平,称之为城镇化率,其计算公式为:PU = U / P,其中:PU — 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U- —城镇化常住人口;P —区域总人口。近几年来,绍兴城镇化率平均每年约以0.9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高,到2014年底城镇化率达到62.1%。但与2014年底的浙江省城镇化水平相比,绍兴仍低于全省1.77个百分点。与我们城市规模差不多的无锡市在2012年就达到72.91%。根据浙江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纲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72%以上,城镇化发展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发展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就目前的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如台湾、韩国,他们的城镇化率约为85%,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90%以上,美国在95%以上。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调查结果,2010年绍兴市共有外来人口123.0万人,占绍兴常住人口的25%。常住人口流入减去流出,绍兴净增加常住人口61.2万人,如果加上短期流入减去流出,绍兴净增加外来人口80.23万人,而这80.2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极大部分居住在城区、郊区、园区或者市场等的区域,这些常住的外来人口极大部分成为城镇的常住人口,绍兴的城镇化率约有6个百分点是靠这部分外来人口拉动的。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信息化技术日益应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低素质外来人口随着“机器换人”、“三改一拆”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加上外来人口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渠道增加等因素,呈回流上升趋势,预计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将会呈下降趋势。从这个层面上说,提高城镇率的任务会更为艰巨。

(二)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还不强。 绍兴行政区划调整后,中心城市 “一市三区”,面积2965平方公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推算,2014年市区常住人口约为271.65万人,根据国务院2014年11月20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为Ⅱ型大城市,从这个规模划分标准看,绍兴为Ⅱ型大城市。从户籍人口看,“一市三区”2014年为217.79万人,其中越城区74.81万人、柯桥区64.98万人、上虞市78.00万人,但仍有100.26万农业户籍人口,占全部市区户籍人口的46%。从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看,虽然大城市发展框架已经全面确立,但中心城市还没有完全集聚融合,城市功能还不十分完备,特别是“一市三区”的融合度不够,空间结构不够优化,集聚力发挥不明显。“单马拉大车”的格局虽然已经打破,“三马同套”的格局虽已经形成,但“三马同力”的潜能远未发挥,真正的大城市经济远未形成。从辐射力看,各区有各自的功能与特色,但依托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力还较弱,带动力还不强 从市区户籍人口的密度看,到2013年末,绍兴为730人/平方公里,温州为1272人/平方公里、台州1027人/平方公里、嘉兴882人/平方公里,一定程度说明绍兴城区的人口密度和集中度相对较低,这限制了新型城镇化的规模效应和专业化,对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受到相应的限制。

(三)中心镇的人口集聚能力还不强。 绍兴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了《绍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积极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促进人口向小城镇和小城市集聚,重点培育好28个省、市级中心镇。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中心镇整体布局不断优化,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集聚不断加快,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但中心镇发展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协同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人口城镇化不快,承载力不高,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平台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根据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数据统计,到2014年末绍兴市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占比达63%,非农人口仅占37%,仍有大量的农业人口游离在城镇以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将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使中心镇的人口集聚,推动城镇化发展,然后提高我们的城镇化率。目前绍兴仍有不少的中心镇,面积大了、环境好了、基础设施也改善了,看上去白天是热热闹闹,人气很旺。但一到晚上却是冷冷清清,人烟稀少。究其原因,城镇只作为群众商品买卖,办事、赶集、做生意的场所,没有将就近的农民真正集聚到中心镇来。同时,有的小城镇建设功能单一,配套设施不齐全,特色不明显,管理滞后等问题,给人口集聚带来了一定困难。

(四)人民群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期望与自身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 一方面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河水清澈、空气清爽、环境整洁,治安良好、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城镇化生活,能够享受更好的城市公共服务。但另一方面,仍有为数不少的群众为图一时方便或为一己私利,做出不文明甚至是违法行为。如生活垃圾倒入江河湖泊,如农村粪坑改公厕后,仍有农民群众在田间地头私造粪坑等等情况存在。有的群众私搭、私建违章建筑,有的企业甚至偷排工业污水等等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背道而驰的事情。市委、市政府整治的“三合一”、“双清工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等工程都与群众的不良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政府不仅增加了行政成本、管理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成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题是人,要求人民群众自觉保护环境,而不是人为地去破坏环境,人民群众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素质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三.对深入推进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想法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绍兴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11.2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265.83亿元,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达到14004美元,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费过度、显现了不可持续性。同时,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城镇化进程没能跟上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滞后的城镇化,出现了经济“新状态”,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只要坚持大城市建设为契机,以转型发展为动力,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才智,抓住机遇,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前景光明。

(一)绍兴大城市“骨架”的确立,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难得契机。 经过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多年不懈努力,国务院于2013年10月批复同意绍兴县、上虞市撤县(市)设区,确立了大城市建设的“骨架”,这个机会不仅来之不易,更是机会难得。行政区划调整后,中心城市区域面积由362平方公里扩大到29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从65.83万人增加到217.78万人,中心城市由“一市一区”成为“一市三区”,“单马拉大车”成为“三马同套”协同发力的“三驾马车”,这不仅是绍兴发展空间得到扩大,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此,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在着力推进大城市建设的同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首先是要细化规划。大城市建设的大规划和发展定位都已经确定,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细化规划,科学规划好每一寸土地。规划要突出科学性、合理性,要注重特色和功能发挥。树立规划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树立规划不科学是对生产力严重破坏的责任意识。同时,对规划尚未明确的区域,要通过园林、休闲林、观赏林、果园林、生态林建设进行区块衔接,真正把绍兴打造成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

其次是要融合发展。要努力提高这“三驾马车”协同合力拉动绍兴大城市建设的能力,加快中心城市的协作融合,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真正实现无缝衔接,进一步增加大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再次是要丰满“骨架”。丰满“骨架”就是要提高大城市的基础设施、综合配套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大文化教育设施和软、硬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充实大城市的“骨架”,努力打造“个子大”、“力气大”的“壮实型”大城市。

第四是要加快人口集聚。目前整个市区仍有100.26万人的农业人口,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必须提高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新型城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只有人口不断向城区、城镇集聚,让农业转移人口分享社会进步发展成果,才能真正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

第五是要强化管理。强化管理就是要创新管理模式,打破行政壁垒,特别是统一市与区、区与区的管理体制,强调管理就是效率、管理就是生产力的理念,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

(二)加快转型发展,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各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城镇化的每个阶段都要靠工业化来推动,反过来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集聚效应又会推动工业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如果两者不能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就会出现“过度城镇化”,或者出现“滞后城镇化”,国际上一般采用多个指标综合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主要包括人均生产总值、非农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例和城镇化四项指标,并根据不同的指标值将工业化进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并对工业化进程各时期发展指标赋予标志值,后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值为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非农增加值95%以上,非农就业比重90%以上,城镇化率80%以上。到2014年底,绍兴分别为人均GDP14002美元,非农增加值占95.4%,非农就业比重约为85.5%,城镇化率62.1%,从这些指标分析看,绍兴城镇化要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这种情况的存在,首先是抑制了内需的增长,由于城乡之间收入以及消费层次的差异,城镇化滞后导致低收入、低消费群体滞留在农村,对消费需求总量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其次是抑制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人口滞留在农村,将抑制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第三产业比例明显偏低。到2014年底,浙江省三产占GDP的比重为47.9%,温州为49.7%,台州为46.7%,而发达国家一般在70%左右,绍兴为43.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偏低,还抑制了服务业的市场化和服务需求的增长。再次,城镇化进程的滞后,也限制了投资需求的扩大。因此说,现在绍兴的工业化水平并不需要在量上的增加,更需要是质的提升。经济新状态下的核心是提质增效,绍兴迫切需要的是深入推进工业化革命。

首先要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发展。要淘汰和关停传统而又落后且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要对阻碍、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行业、产业不引进、不发展、渐淘汰。要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的发展,促使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聚。

再次要加大投入,特别要加大教育、科研院校、职业教育投入,通过教育这个平台来吸纳大量的本地、外地人才到城镇就业。

第四,要加快发展旅游业。绍兴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如商贸等的相关行业发展,将成为转移就业人口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农业人口向小城镇集聚,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到2014年底,绍兴户籍非农人口为164.00万人,比上年增加3.83万人,非农人口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农业人口减少了2.45万人。但绍兴仍有279.04万的农业人口,如果这些户籍农业人口得不到转移,要提高我们的城镇化率将十分困难。根据城镇化的实践经验证明,中心镇建设是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绍兴要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在吸纳力和承载力上下功夫。就是中心镇要有足够的吸纳力和承载力来确保中心镇周围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小城镇来,真正成为人口集聚度高、人气旺盛的小城镇。

其次是要在基础设施改善方面下功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最起码的是生活环境、生活配套设施要比农村齐全,简单地说,就是要能够为他们带来生活上的方便。

再次要在吸引力和转移人口方面下功夫。从吸引力上来说,就是要让农村人口愿意来、主动地来,要出台政策,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来转移农村人口。从转移人口方面来说,如通过宅基地流转、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小城镇落户办法,鼓励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

第四,要在社会保障上下功夫。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覆盖面,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农村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

(四)提高人口素质,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素质要求。 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绍兴《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离不开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但现在仍有不少群众的素质要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素质要求格格不入,有的甚至违背道德、甚至触犯法律,如偷排污水,乱搭乱建等等,这些情况的存在,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人口素质的提高。

一要树立自律意识。新型城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生存环境,而良好的生活、生存环境需要人民群众自觉呵护,主动自律、守规矩、守本分,不破坏环境,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相协调。同时,人民群众要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自觉同影响社会和谐、破坏环境、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行为作斗争,发挥聪明才智,严格自律,共同融合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去,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不断深入发展。

二要加强执法力度。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章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提高违法人员的违法成本。要破除“法不责众”、“有理就行”等不讲法制的传统观念。特别要加强对环境治理的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手段,形成教育、罚款、执照吊销、舆论曝光、举报有奖、刑事拘留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威慑体系,促使人民群众不想违、不敢违、违后悔,自觉养成正气在身的自律行为。

三要做好宣传教育。 部分人员违法行为的存在,与我们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与我们的宣传教育不到位也有较大关系。因此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要做好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工作要深入到农村、企业、社区、单位。可以编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规范、公民行为规范等宣传手册分发到每个公民手上,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及各类新闻媒体大力进行宣传,促使自觉地做遵守法律、遵章办事,守法的公民。

四要帮助提高素质能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要求人民群众有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对此,要加大培训力度,如现代文明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训,法律、法规培训、道德行为培训等等,要重视对常住外来人口的素质教育,使外来人口自觉融合到绍兴这个大家庭。特别要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技能、素质教育、社会风尚等培训,从而促进人民群众的素质提升。 

( 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新型城镇化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2014年8月,市委、市府印发《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这是市委市政府鉴于绍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全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但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又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可谓道路艰辛,前景美好。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特别是在经济新状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更考验政府的决策和人民群众的智慧。为此:

首先要做好“”的文章。在经济新状态下,要改变原来的发展模式,调结构,深化转型发展。努力发展低耗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大力推行节能减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生态平衡,实现人类、城镇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是要做好“”的文章。绍兴城镇化滞后的重要因素未能与工业化同步,而工业是环境污染最直接原因。因此,要加大对工业污染企业治理力度,特别要加大传统落后的环境污染严重、高能耗工业企业的治理力度 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型工业化。

再次是要做好“”的文章。绍兴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早在1982年绍兴就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老城区来说,再不能大拆大建,而应该是慎拆慎建,把古城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真正打造文明、宜居的老城区,旅游休闲与一体的老城区。对于有特色的村镇、有文化底蕴的古迹,一定要加以传承,做到古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

四是要做好“”的文章。水是绍兴的灵魂,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印染、轻纺等高耗水、高排放产业的经济结构,水的灵气在逐渐消失。“五水共治”可谓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一项伟大的决策部署,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抓源头治水更要科学治水、抓依法治水更要鼓动全民治水,真正形成水绕城走、城依水建的“中心城市核心水城”格局,以水城建设、“五水共治”为契机,促进绍兴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粮食安全执法检查动员部署视频会议
  本网讯 开展《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今年935件代表建议正式交办
  本网讯 在今年的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