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织里“王金法广播”:50年乡音说城市之变

16.10.2018  14:02


王金法正在广播。 钱晨菲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15日电题:浙江织里“王金法广播”:50年乡音说城市之变

  作者 钱晨菲 胡丰盛

  浙北小镇织里自古因织造业兴盛而得名,可谓是“户户皆绣机,遍闻机杼声”。而在当地,百姓间口口相传的不是其每年13亿件的童装产量、占中国童装生产交易50%的童装业传奇,而是每天早、中、晚准时传到田间地头、家家户户的“王金法广播”。


王金法的部分笔记本。 钱晨菲 摄

  “要想咱村发展大跨越,环境治理要先行;要想咱村经济大腾飞,治水千万慢不得……”这是“王金法广播”一档政策宣讲类节目的开场,关于农村发展的“大道理”,当地原乡镇干部王金法用生动地白话讲给了广大城乡居民。近50年里,他用最接地气的乡音讲明国家政策,讲透法律法规,说活城乡故事,其声音也成为了织里“永不消逝的电波”。

  1969年,年仅21岁、在乡镇工作的王金法看到当时农民缺乏科技知识,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不了解,便主动去镇上的广播站客串当宣讲员。王金法没想到的是,这一“客串”让他变成了“主角”,广播员的工作一干就是50年。

  “我的节目就是‘百搭’,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只要群众需要的都会出现在广播里。”刚结束广播的王金法走出播音间,今年已70岁的他,虽头发花白但精神饱满。对他而言,每日三次准时出现在广播里已成为“雷打不动”的事。

  王金法说,在刚开始做广播时,播出内容围绕织里百姓需要的农业、农技知识展开。随着织里的不断发展,对法律知识的宣传、社会治安问题的解答成为广播的主要内容。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日三次的播报,王金法从来不带讲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群众想要听的、需要听的,心中都有本无形的书,都清清楚楚地记着。而在他为群众传递所需知识的背后,是他一年又一年用脚步丈量民情的付出。


王金法在笔记中圈圈点点。 钱晨菲 摄

  在织里,人们常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笑容和蔼的老人出现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去居民家中串门唠嗑,与田里农民交流想法。每次走访的心得体会,王金法都视若珍宝,及时整理在册。空闲时他还会圈圈点点做足文字修改功夫,将知识术语转变成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喜爱听的乡音。如有一页关于消防安全知识普及的播音稿中,“进入人员密集场所请留心疏散出口”被他改为了“出门外,留心看,消防标,怎避患”。

  100多页厚的笔记本,王金法一写便是300多本。“笔记记了50年了,虽然笔记本越来越多,但群众反映的问题越来越少了。之前每天都会接到十多个投诉电话,包括河水发臭、家中被盗、对政策不理解等。但如今织里城市在变大,环境在变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近了。”王金法摸着笔记本说,“这些可都是见证织里变化的宝贝。”

  让王金法爱不释手的除了这些笔记本,还要一封有上百位村民签名的信。回忆起10年前的经历,原先侃侃而谈的老人突然沉默了,眼里微微泛着泪光,千言万语都化为一句:“我老王何德何能”。


上百位村民签名的恳请信。 钱晨菲 摄

  原来,2008年,到了退休年龄的王金法告别了广播岗位,接受了一家企业年薪12万元的邀请。但没想到的是,“王金法广播”仅停播一天,分管部门的电话就被打“爆”了,纷纷要求恢复广播。100余名村民更是主动在要求恢复广播的信件上签名,表达对王金法的不舍。

  “离开的那段时间,我没有一天晚上是睡得安稳的,没有想到群众对我的感情那么深。”停播7天后,乡情难却的王金法回到了广播室,当那熟悉的乡音再次通过电波回荡在织里人的耳中、心中时,许多人都自发到广播室外看望他。而这短暂的7天经历,更加坚定了王金法为群众继续奔走的决心。

  随着当地童装产业的不断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重回广播室的王金法也把促进新老织里人融合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为破解新织里人听不懂湖州方言的窘境,王金法开始在织里的大学生村官中“海选”徒弟。“不抽烟、不喝酒、不唱歌、不打牌、热心为群众”是王金法对徒弟的基本要求。

  成立宣讲团,深入企业、社区进行法律宣讲;将广播开到车间,为新织里人带去安全用电、防火防盗等实用技能;开通广播热线,帮助解决新老织里人的急事难事……随着“90后”年轻力量的加入,王金法不再“孤军奋战”。

  50年风雨无阻广播情,半世纪基层工作赤子心。如今,有了徒弟的王金法依然工作在第一线,以乡音叙说织里城市之变,把社会治理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谈及何时退休,王金法笑着回答,只要群众需要,我将继续无怨无悔地讲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