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企提升竞争力应对产业转移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生产效率低下,抵消了其劳动力成本优势。而我国产业配套设施齐全完善,政局稳定,可持续性发展环境良好,生产效率较高的优势,足以抵消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劣势。特色产业园将成为行业转移的新方向,高素质劳动力将对纺织产业转移升级产生一定的影响。
2015年,我国纺织产业转移将呈现多元化趋势。业内人士表示,特色产业园将成为行业转移的新方向,高素质劳动力将对纺织产业转移升级产生一定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纺织行业产业转移和订单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生产效率低下,抵消了其劳动力成本优势。而我国产业配套设施齐全完善,政局稳定,可持续性发展环境良好,生产效率较高的优势,足以抵消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劣势。综合来看,中国的竞争力并不输于东南亚地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主任孙瑞哲表示,未来的10~20年内,我国依旧是国际采购的首选地。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央近期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区等国家战略,连同以前提出的“走出去”、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战略,必将为纺织产业的转移和发展提供新机遇。
特色产业园成转移新趋势
据了解,在众多的产业园中,只有走特色化、专业化道路才能发展得更好。位于重庆江津的金考拉工业园便是其中之一。金考拉工业园以时尚主题为园区建设方向,明确定位为“产业领袖、世界平台”,核心定位为“大生产、大物流、大金融、大数据、大文化”。同样处于中西部地区的四川广安西部牛仔纺织服装商贸科技产业园是一家以“牛仔服装”为主题的专业化产业园,承接“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广州新塘牛仔服装企业梯度转移。特色、专业成为目前产业转移园区发展的一个特点,这也是将来产业园区发展的一个方向。
与此同时,技术装备升级也将成为主旋律。目前,纺织产业转移由单纯的产业位移已发展成为技术和装备的提升。江西奉新工业园以设备顶替人力,不仅产品质量提高,人工效率也增加了。10年前从一根纱开始建设,目前已达200万锭的生产能力,形成了原料、纺纱、织布、印染的完整纺织产业链。在陕西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区,一些入驻企业万锭用工将由现在的200人减到36人,年劳动生产率可提高8%以上。还有宁夏如意纺织工业园,生态和数字纺织的引入成为中国纺织发展的方向。
高素质劳动力将影响产业升级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中高级管理人员及高素质劳动力将成为影响产业转移升级的因素之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纺织产业的基本情况是中、西部依托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撑,推进产业园区化、聚集化发展,但总体承接产业转移继续放缓。部分海外地区强力吸引投资,对我国纺织产业链整体优势产生一定影响。东南沿海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受到成本、环境、人才的制约和挤压,主动寻求本地升级将成为结构调整的最主要部分。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认为,我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将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以东部提升为主,向西部转移延伸,实现全产业链建设;二是承接产业转移将与当地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走产城一体化的道路;三是纺织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转型升级将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旋律。我国东部、中西部和部分海外地区将成为纺织产业转移的三个发展极,关联互动更加紧密,也更加凸显了纺织产业转移的多元化趋势。
来源:( 浙江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