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可能性
自2013年以来,深圳罗湖美术馆已策划了两届以“纸·上”为主题的当代艺术邀请展。展览以纸为媒介来探讨艺术创作的先锋性与文人情怀,艺术家们以日常与私密的带有探索性质的作品,给学界留下了极其新鲜与独特的印象。今年的“纸·上——2015当代艺术邀请展”邀请了陈湘波、陈向兵、戴耘、董小明、樊枫、葛震、顾黎明等来自全国各地的33位当代艺术家,共展出99幅纸本作品,延续了上两届的策展理念,继续探讨“手工与材料”“文本与意义”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正在面临和适应一个快速工业化的时代,机械复制的巨大能量正日趋消解个体存在与思考的独特意义,人类被绞进机器的齿轮难以自拔,艺术在拆解与重构后连合法性都受到质疑。但艺术毕竟是人类进行反思和自我治愈的重要方式,置身当下,当艺术已经成为文化工业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大概需要回归起点和本初,回归到最简单的纸质元素,回归到手工本身来思考人与自然、艺术与心手、物与质之间的关系。
我们一方面选择艺术家日常状态下的创作稿,这通常是凝聚了思维过程与灵感来源的记录方式,也可能会比完成稿更具激情与自由度。我们还会选择部分与艺术家具有辨识度的代表作有一定差异的作品,这可能是艺术家正在进行的新的探索与尝试,代表了艺术家一些阶段性的思考与新的学术方向。我们通过艺术家创作过程的具体呈现以及创作草图与最终完成作品的对比研究,联系其上下文的创作线索,会对艺术家及作品的研究有较全面的理解。我们也期待通过一个纸本的展览能够唤起艺术家及学界对创作过程的重视和研究,希望艺术家珍视创作过程及现场的保留与记录,也期待艺术史会为创作草图与原始文件留下更多的研究空间。
对展览而言,“纸本”这个媒介只是为了充分传达艺术创作的自由,借纸本探寻艺术更多的可能性。对罗湖美术馆而言,将“纸·上”展览定为长期性常规性的年度展,是美术馆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确立。罗湖美术馆虽为新馆,但是希望借由此系列展,去探寻美术馆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共生关系,在抛开一切华丽包装及精心安排后,原始性手工化的艺术品展览是否可成为美术馆一项可持续性发展的项目,去芜存菁,艺术品价值将会伴随展览的持续深入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