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人文纪行:仿古大福船承载宁德地域文化

25.12.2017  11:19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携手钱江晚报,共同推出“东海人文纪行”——

  4个月,行走不息,展望不止

  “飞飞鸥鹭陂塘绿,郁郁桑麻风露香。 

  在福建宁德写下这行诗句的,是曾经住在杭州孩儿巷的南宋诗人陆游。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34岁的陆游收到一纸调令,从家乡浙江绍兴南下,水陆兼程,途经瑞安、平阳及三都澳海域,赴任福建宁德县主簿。

  在宁德,陆游见到“其高摩天”的双岩岭、白鹤岭,也体验到飞鸾渡的“涛浪汹涌,蛟鳞出没。”直到81岁,他仍然作诗回忆那里的人,那里的山水、牡蛎、荔枝。

  由浙至闽,当然不仅陆游一人。

  455年前的夏天,在宁德横屿岛,戚继光率众经历了一场大捷。

  那年,34岁的他,刚调到浙江。嘉靖四十一年(1562)8月,戚继光至福建宁德,涉海进攻横屿岛倭寇老巢。

  今天,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携手钱江晚报共同推出“东海人文纪行”走进宁德。回溯历史或踏入宁德的当下,与海洋以及舟船相关的往事与现实,一一展开。

  浙江的舟船文化有8000多年历史,它与福建的舟船文化,是中国传统舟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舟山、宁波一带闻名的“绿眉毛”,在福建被叫作“乌艚船”。

  自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宁德,沿东海而行,我们发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并未止步于浙江,它随着无数浙江人的逐浪而行,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都该拥有的开拓精神。

  “东海人文纪行”历时4个月的行走,暂告一个段落,但对于海洋以及海洋所面向的未来的展望,却没有结束。

  再过几天,2018年将到来,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未来的篇章如何开启,这一路的行走中,在勇立潮头的故事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东侧十多公里外,风开始大了起来,手机定位显示:横屿岛。一艘红色仿古大福船,停靠在海边。

  宁德,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台湾省三大经济区的中间位置,独具“北承南联、西进东出”的区位优势。

  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尖底海船的统称,与沙船、广船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船型。在明朝中叶以后,因为倭乱,福船被改造成了各式的战船。

  那艘红色仿古大福船所在,是宁德蕉城区漳湾镇,紧靠世界良港三都澳,依山面海,盛产造船所需的樟木、松木等木材。

  戚继光或许不会想到,在横屿大捷中发挥至关作用的漳湾福船,455年后,在漳湾人的手中——还是在老地方,焕发新春。

  巨大的仿古船

  来自一个承诺

  走进漳湾岐后路中国福船文化展示中心(宁德漳湾馆),可以见到漳湾福船制造的详细过程,以及另一个熟悉的名字:郑和。

  明永乐五年(1407),郑和乘坐九张帆大船航海至宁德。

  讲解员说,戚家军利用不同类型的福船战斗性能,编著了一套严密的海战战法,从而屡败倭船,其实,正是继承了他的前辈——郑和七下西洋,将福船与海防紧密结合的典范。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途经太平洋、印度洋、波斯湾和东非沿岸等深水海域,都选择尖底、吃水深、长宽比小,稳定性能好的福船船型,而他所征调的福船中,有三分之一在漳湾的福船厂生产。

  眼前的这艘仿古大福船,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总长43.8米,船宽12米。

  中国传统帆船保护与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海赟举了一个例子,世界上著名的瑞典“哥德堡号”仿古船曾到访中国,但是宁德人的福船,长、宽均已经超过了它,成为目前世界上可用于实际航海长宽最大的仿古木帆船。

  2016年1月12日,大福船正式开建,10月18日,下水。宁德摄影家协会的柳明格说,平时,它也会开到三都澳的海洋牧场,做旅游展示。

  2010年,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执着的漳湾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由代表性传承人带徒建造仿古福船。它将响应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号召,成为流动展览展示船。

  水密隔舱技术

  被其他国家借鉴

  水密隔舱是一个造船业的专有名词。

  在展示馆,我们看到了它的核心技术: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材料,采用榫接,捻缝等核心技艺,安装隔舱板,使舱与舱之间相互独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结构形式。如果一舱受到损坏,其他舱不致进水,既保证了船只和货物的安全,又便于修复,还增强了船体抗侧向水压的能力。

  “这是桐油灰和麻丝,船板和船板之间有缝,就用这个填充。印度人用绳子绑着填充,但漏水;欧洲人用柏油水密,一旦着火,烧得特别快。”周海斌说。

  这项复杂的技艺,是中国造船工匠对世界船舶制造的重大贡献。福船采用的水密隔舱结构,很早就受到国外的赞赏。

  1795年,英国海军总工程师塞缪尔·本瑟姆,第一次采用中国人首创的水密隔舱技术建造新型军舰。他在论文中说,他所造的船“有增加强度的隔板,可以保护船只,免得进水而沉没,正像现在中国人做的那样”。

  从此,中国先进的水密隔舱结构,逐渐被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造船工艺所吸取,至今仍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式。

  1912年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也建有水密隔舱。但为什么还是沉了?

  它由带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分为16个水密隔舱,但这些水密隔舱并没有延伸得很高。

  听起来有点专业,周海斌解释了一下,也就是说,泰坦尼克的水密隔舱没有学到位,没能充分隔水,当前五个隔水舱进水后,就迅速向后面漫延。虽然如此,不完备的水密隔舱还是为泰坦尼克号多争取了2小时40分钟,使700多人幸免于难。

  600余年

  一条船承载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中国福船文化展示中心(宁德漳湾馆)地处漳湾歧后路。漳湾造船的刘氏家族主体,就生活在漳湾镇街尾的岐后村,面朝大海。

  “那是我造过最大的船。”说这话时,刘朝为正在工作,机器的蜂鸣声尖利刺耳,但他显然已经习惯了,“我每天都这样干活的。

  我们见到的那艘仿古大船,45岁的他全程参与,当然不仅是他,还有他的父亲刘登福。

  “我们漳湾的福船,现在已经传到25代了,80后。”我们在展示馆参观时,父子俩都来了,一样黑黝黝的脸,健壮的身子,他们都是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的传承人,一个是第21代,一个是第22代。

  宁德漳湾刘氏造船家族,是福建沿海现今从事木船制造规模最大的一家。手艺从刘帝美在明洪武年间开始,已经传了25代。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造船厂,是刘家祖上传下来的,根据岐后刘氏族谱记载迄今已有600余年。

  刘姓家族

  只剩一支在造木船

  翻看漳湾镇歧后村刘氏族谱,刘氏先祖帝美公原生活在闽南一带,世代以造船为生,明洪武年间,为避战乱逃难到漳湾镇,从而开启了刘氏25代的造船历史。

  “躬习造舟,虽戚友亲朋,不得易其世艺,历云礽孙子,永无忘此丕基。其为功于吾族者,大矣!”族谱对赐公开创的这一家族世业,给予了极高评价。

  一艘漳湾福船的制造,从备料、立龙骨到上画油漆,全都手工操作。漳湾福船船型多样,尤以一种当地称作“三桅透”(三桅三帆)的最具代表性。它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要经过安竖龙骨、配搭肋骨、钉纵向构件舷板、搭房、做舵等工序,最后油灰工塞缝、修灰、油漆上画,才完成全船。制造这样一艘木帆船,需用技工400工日。

  刘氏家族虽在不断壮大,技艺却在缩小。为了抢救、保护、传承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2012年,宁德市蕉城区水密隔舱福船研究会成立。

  “我家以前也造船,现在不造了。”宁德市蕉城区水密隔舱福船研究会秘书长刘登生说,原本刘姓家族有二十几条支脉,现在还在造木船的,只剩下一支了。

  刘氏家族的木船手艺,父子传承,没有外姓传人,也没有父子传承之外的教授方式。

  “虽然我不造船,但我从小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和福船有关的。”刘登生说,福船有很多讲究,比如,船头那对眼睛是有灵性的,眼睛朝上的是运输船;眼睛朝下的是渔船。

  聊到我们登上的这艘仿古大福船,刘登生说,为了这艘福船,几乎整个家族都出动了,参与的技工师傅有50多人。这艘船由宁德市蕉城区水密隔舱福船研究会牵引,和舟蓝海文化产业发展(福建)有限公司出资。

  一个浩大的工程

  年轻人全程参与

  “很多老一辈的,80多岁的老师傅,也参与进来,从很多方面指导我们,我们这一辈没见过这么大的船。”说到大福船,刘朝为掩饰不住兴奋。

  他是省级代表性传人,从小跟随祖父刘昌益(第20代)、父亲刘登福(第21代)修补福船,16岁开始参与福船建造。1998年5月,刘朝为制造的2吨位福船,被日本商人购买,其中一艘存入博物馆。

  刘朝为造福船,不需要图纸,要造多少吨的船,就备多大的料,图在心中。有意思的是,这也是大部分漳湾造船人的本事,刘朝为设计的“三桅透”福船船模和侧面示意图,已经被省级博物馆和省文化厅收藏。

  造船厂内,同时有20多名工人在忙着。一名工人正在砍七八米长的木头,几斧头挥下去,模样逐渐出来了。边上的人提醒,这是龙骨,船的主梁。

  “造福船是很有讲究的,老的仪式一直传到现在。龙骨是船的脊梁,砍树之前,要请树神、拜树神,而且要放鞭炮,钉上红布条才可以施工。红布条会一直保留在龙骨上。做龙骨的过程中,很多禁忌也流传至今。新船下水,要提前选好日子,钉好眼睛和斗盖,再下水。大船的眼睛和斗盖上也要钉红色的布条,每钉一下都要说吉祥的话和祝福。造船过程中,每个重要的环节都会放鞭炮,寓意吉祥。”刘朝为说。

  2005年后,刘朝为开始收徒传艺,但“造船太辛苦,而且福船都是定做的,有人来定,才开始造,有时候一个月都在忙,有时候一个月都在休息。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现在也没有固定的传承人。

  因铁壳船不断增多,大吨位木船制作量减少,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干造船这活儿了,“现在造船工人断层了,再不培养,后继无人。”刘登福说,所以,这艘仿古大船的造船过程,也是传承过程,是把技术实际运用到造大船中。而一批年轻工匠全程参与,向前辈传承人学习造船技艺,这对于保护与传承正在消逝、濒临失传的中国福船(传统木帆船)制造技艺是非常及时的。这艘大船今年7月8日完成主桅杆安装,船体建造全部完成,目前处于装修阶段。

  为了传承技艺,当地又成立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习所,目前在册学员有56人,其中大部分为30岁左右的年轻人。

  地标

  三都澳

  从蕉头码头到三都镇,坐快艇,不用10分钟就能抵达。

  三国东吴三年(260),孙吴把三都澳作为造船厂和海军基地。

  三都镇是蕉城区唯一的海岛乡镇,因明代在此设立“三都”而得名。

  19世纪末,清政府正式开放三都澳,开关第一人许应騤,是许广平的曾祖父。

  1899年设立的福海关,是世界唯一以茶叶为主的通商口岸。我们现在依然能看到福海关税务司旧址。

  1952年6月,三都辟为军港,成为我国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

  由于三都澳在军事和经济上的特殊战略地位,20世纪初,这里有“小上海”和“小青岛”之称。抗战前,三都澳为大半个中国供应“美孚石油”和其他日用品,是当时宁德经济发展鼎盛时期的一个缩影。

  参考书目

  《福船生存现状与保护思路——以宁德漳湾刘氏造船家族为中心的考察》 朱勤滨 王小东 著

  《大福船要重走“海丝”路 全国最大福船即将开建 》 李熙慧 著

  《福船源流考》 刘义杰 著

  《舟楫传奇——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承与保护调查》 陈扬州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