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正青春|红色文化点亮课堂 温大青韵筑梦成长
近年来,红色文化逐步成为社会热点,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而且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层面也有着独特作用。
来自温州大学的青韵实践队,不忘传统,扎根于自身传承多年的支教根基;着眼于平阳红色文化的挖掘与追寻,将近期搜集探寻到的平阳本地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灵活运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给来自平阳腾蛟的20多名孩子们上了一次有意思的红色文化体验课。
“我也要争做爱国的好孩子”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是腾蛟地区首屈一指的历史名人,当地人对其的了解很多只停留在他的数学造诣,其实,苏先生还有着一份深切的爱国情意。
当“青韵”小教师何遥讲到苏步青先生毅然放弃日本优越的物质条件,甘愿回到家乡浙江大学任教时的故事时,现在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们听得出神,但也表现出丝丝疑惑,纷纷在询问是什么让苏步青爷爷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是苏先生的‘爱国主义’。”听到这样的回答,孩子们疑惑的表情并未散去。随后,小老师结合古今中外众多爱国人士的亲身实例,向孩子们阐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通过讲解和分析,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表态,立志做爱国的好孩子。
“我家也有老红军”
平阳作为革命老区,平阳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自1927年至今,全县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就有508名。几乎平阳每个乡镇,每个社区都能找寻到烈士的踪迹,腾蛟处于平阳革命的中心地带,先辈有烈士的家庭不乏其间。
“我的老爷爷也是红军。”汪韬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并断断续续地向大家讲述了爷爷革命斗争的故事。虽然表达的并不连贯,但大家都听的很认真,脸上也流露出对汪韬小朋友的羡慕之情。
唱红歌 写书法,一起争做好少年
实践队员在和孩子们分享完平阳地区的红色文化故事后,便开始教孩子们唱红歌、写书法。
在优美的旋律,激昂的节奏里,孩子们唱的卖力,唱的用心。
“书法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大家学习书法首先要保持静心,持之以恒,也要注重书法技巧,特别是临摹”书法小教师沈燕玲如是说。
上课期间,沈燕玲不时对孩子们的坐姿,握笔手法,手腕技巧等对学生给以指正引导,一幅幅满含红色精神与爱国情怀的书法作品就在孩子们的认真临摹与沈燕玲的悉心指导下呈现出来。
以纪念党的95岁生日为契机,开展红色课堂,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唤起孩子们对历史经典、红色文化的深刻记忆,青韵实践队正在用他们积极的姿态、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表达对伟大历史的崇高敬意,对红色文化的精准解读,对党的领导的坚决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