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远去 精神永存——谢铁骊导演的艺术之路
谢铁骊导演是我国第三代导演中的杰出代表,与著名导演谢晋并称为南北两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之间,“两谢”驰骋中国影坛,为中国电影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篇章!值得一提的是谢铁骊特殊的经历。他跟随其长兄到苏北参加新四军,投身到抗日洪流之中时只有15岁。之后,他参加战地抗日剧社,担任新四军三师十旅文工团中队长兼戏剧教员。1949年后进入电影界。谢铁骊称得上是党和人民自己培养起来的中国电影导演。
谢铁骊的逝世使中国电影界失去了从战争年代走来、有巨大艺术成就、令人尊敬的艺术家,也使第三代导演归于历史。斯人远去,我们如今纪念他不应仅仅是眼泪与悲痛,最有意义的纪念是要继承他的品格,发挥他的精神,思考他究竟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精神遗产。
我以为,谢铁骊最可贵的品格是那种为了人民的利益与艺术的追求所展现出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他是鲁迅先生说的那种为民请命的人。“文革”之初,谢铁骊因《早春二月》在电影界最早接受批判。后来,江青考虑他的导演才能与清白历史,让他拍摄革命样板戏。1970年,谢铁骊到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接受“再教育”,工人向他反映很久没有看到新故事片了。当时,谢铁骊已是拍了5部样板戏的导演,工人的话却激起了他的强烈共鸣。他深感样板戏不能永远也不能完全占领银幕,便与成荫、钱江导演一起,给周总理写了报告,反映了工人的要求,提出了拍故事片的建议。报告得到了周总理的支持。在1973年元旦与电影界人士见面会上,周总理批评了7年没有故事片的“大缺陷”,要求在3年之内“把这个空白填上”。谢铁骊深知此举会得罪把持电影界的江青,但他说“为了中国电影走上正道,我不怕”。果然,不久后他响应周总理号召拍摄的表现女民兵建设、保卫海岛的影片《海霞》便被江青、于会泳一伙以所谓“违反三突出创作原则”的罪名打成“黑线回潮的代表作”,拷贝被封存,还声称要对创作人员加以查处。谢铁骊与《海霞》摄制组面对压力,毫不屈服,并向党中央、毛主席申诉。围绕着《海霞》而展开的政治斗争,谢铁骊前后坚持了一年零八个月,直到“四人帮”倒台,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谢铁骊导演在斗争中表现出的坚定的信仰与不屈的意志,是中国电影人的莫大骄傲。
谢铁骊另一品格是艺术上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1961年,谢铁骊在拍摄完故事片处女作《无名岛》之后导演的《暴风骤雨》中便初显了他艺术创作上的大家风范。《暴风骤雨》原是周立波描绘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长篇小说,不仅反映的社会面广,且人物众多,事件复杂,情节波澜起伏。谢铁骊采取删繁就简,从大处落笔,集中矛盾,浓缩情节,努力围绕人物性格刻画的艺术手法,使得完成后的影片,整体上具有雄浑的气势,又不乏细腻的笔触。谢铁骊在艺术上真正的成熟之作是1963年导演的《早春二月》。这部影片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中国真的犹如天外之物。这不仅是影片的主题与那个年代提倡的阶级斗争主题离得甚远,它展现的是一种温暖的人道主义精神;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更是那个时代唯恐避之不及的苦闷彷徨的知识分子。然而,谢铁骊却用细密、冷静、抒情的镜头语言,真实表述了大革命失败之后这样的知识分子理想破灭的必然性,以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段预示着光明与未来正向着他们走来。影片以选材、构思的独创性,人物性格塑造的丰富性与电影语言的别具一格,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永恒的经典。20世纪80年代之后,谢铁骊已过天命之年,他艺术探索的步伐仍未终止。1980年拍摄的《今夜星光灿烂》是谢铁骊对战争题材电影的另样探索。谢铁骊打破了多年来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形成的陈旧模式,无论是主题表述、情节建构,艺术表达都力求出新。1989年,他历时5载,将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搬上了银幕。这部长达5部8集的影片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红楼梦》一书的电影改编。电影在体现原著虚实相生、含蓄蕴藉的艺术特征方面,显示了导演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雅的文化品位。谢铁骊尤对“五四”时期的现代文学情有独钟。除根据柔石小说改编的《早春二月》外,尚有据张天翼小说改编的《包氏父子》,据郁达夫小说改编的《金秋桂花迟》,这些改编都是他自己担任编剧。在改编、拍摄《金秋桂花迟》时,谢铁骊已是70高龄。他的艺术探索精神依然昂扬激越。他伏案数月,从郁达夫的小说《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薄奠》等作品中提炼故事,终于完成了一部以人物心理带动情节流淌,反映那个风雨如磐时代的优秀作品,为文学巨匠郁达夫100周年诞辰献上了一份厚礼。在新时期,谢铁骊还导演了历史题材影片《知音》,现实题材影片《大河奔流》《清水湾,淡水湾》《天网》,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月落玉长河》与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改编的《古墓荒斋》等,均各具特色。
作为从战争中走来的电影导演,贯串谢铁骊一生的是他的学习精神。谢铁骊小学还没毕业就辍学抗日。他晚年在回顾自己的人生轨迹时,再三提到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当年在战争的间隙,他如饥如渴地攻读马列,攻读文学名著,尤爱读现当代文学作品。进城后,他担任电影表演研究所教员,系统地学习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理论。谢铁骊认为,创作者首先是要向生活学习。在选定题材拍摄之前要先问一下自己,对这一题材有没有生活体验。除了强调向生活学习,他也强调向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他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一是作品要真实,二是要抒情,要有意蕴,三是要着眼于大众。但谢铁骊并非是一个恪守传统不去创新的导演。如果仔细考察他的所有艺术作品,将发现他创作的社会意识与艺术观念固然与大多数老一辈艺术家一致,但他的影片在艺术风格、艺术手法上却具有诸多现代电影的特点。在创作上,他善于抓住题材特点,形成独有的艺术风格。如赋《暴风骤雨》以质朴与凝重,赋《包氏父子》以讽刺与幽默,赋《大河奔流》以深沉与厚实,赋《今夜星光灿烂》以诗与激情,赋《金秋桂花迟》以哀而不伤的情怀……在叙事上,他力求摆脱中国电影用情节讲故事的创作习惯,注重镜头与色彩,渲染情绪与气氛。谢铁骊曾经说,他的美学思想是不拘一格,中外古今,兼收并蓄,为我所用。这是他几十年坚持学习的经验之谈,肺腑之言,也是使他成为在我国老一辈艺术家之中,既坚持传统,又坚持革新的佼佼者。(本文作者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