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局粮食工作发布会文字实录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27.04.2016  09:54

  国新办就当前粮食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4月26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请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当前粮食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
  粮食工作涉及13亿人的吃饭问题,所以非常重要。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来了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当前粮食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卢景波先生。下面就请任先生作介绍。
  任正晓:
  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与大家见面和交流,由衷地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视,对粮食流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流通工作。近些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丰收,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市场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但放眼长远,我们仍然面临粮食消费刚性增长、粮食生产硬性约束的双重挑战,粮食供求还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扎实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大文章,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今年以来,粮食流通各项重点工作都在有序有效地推进:一是抓好粮食收购。到4月底,2015年度秋粮收购期结束,预计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4780亿斤,比上年多收购720亿斤,其中政策性粮食收储3100亿斤,比上年多收购820亿斤。5月下旬开始,夏粮收购就要全面展开,目前开秤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抓紧落实,预计今年夏粮收购总量将在1600亿斤以上。
  二是抓好安全储粮。目前全国粮食库存居历史最高点,其中1/6的粮食储存在简易仓囤,这使安全储粮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确保库存粮食储存安全将是粮食部门今年和今后时期一项艰巨繁重的硬任务。
  三是抓好“去库存”。合理消化粮食库存是做好整个粮食收储工作的“牛鼻子” 。我们一直在有关部门的引领和支持下,抓紧推进粮食“去库存”,尽快腾出仓容收购新粮。今年前4个月,累计销售粮食3351亿斤、加工转化粮食1197亿斤。
  四是抓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粮油加工、副产物精深加工、主食及食品产业和其他加工转化企业实现总产值2.4万亿元,利税1138亿元。今年1-4月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和利税都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五是抓好“粮安工程”建设。继续大力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
  六是抓好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今年是国务院对各地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的第一年,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做好考核工作,推动粮食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位。我们也热切期待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继续关注、支持粮食流通事业,共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我和卢景波副局长将认真回答大家的问题。
  主持人 袭艳春:
  谢谢任局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
  中国日报记者:
  近年来,看到两类看似对立的信息:一方面中国的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十二连增”,粮食库存处于历史最高位,另一方面粮食进口大量增长,去年玉米替代品的进口达到3200多万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
  任正晓:
  谢谢你提问。我想从四个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与你进行交流。
  第一,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很好,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需还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什么这么讲?2004年以来,我们国家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十二连增”,粮食的收购量、库存量也在随之攀升,市场粮源非常充足,各个方面的粮食需求都得到了持续可靠的保障,因此我们说粮食形势确实很好。
  但是,在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同时,我们国家的粮食需求也在同步增长。这12年中有10年不能够实现当年粮食产需平衡,也就是出现了产需缺口,平均年均产需缺口达到198亿斤。这也表明了在连续12年增产的条件下,我们的粮食产需依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特别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国家的人口还要持续增长,肉蛋奶消费转化的粮食还会日益增多,这就将直接导致粮食消费量的刚性增长。
  与此同时,耕地淡水资源、农业的有效劳力,还有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这些都对粮食生产有刚性约束,而且这种刚性约束越来越突出,粮食进一步增产的难度加大。我国的粮食安全还将长期面临消费刚性增长、生产硬性约束的双重挑战。因此我们说,我国粮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第二,眼前粮食的高库存不是常态,不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形成当前居于历史最高点的高库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粮食的连年增产丰收,农户存粮减少或者根本不存粮,还有加工转化企业不愿意多存原料用粮。低价进口的粮食挤占了国产粮食的市场销售空间,还有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一些加工企业开工不足,生产原料用粮下降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粮食库存的增加。但是这些因素都会随着经济环境和关联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不会成为长期支撑粮食库存增长的动力,如果一旦出现粮食生产减产,经济复苏好转,还有国际粮食供求趋紧的情况,国内外的粮食市场马上就会产生传导反应,粮食库存就有可能迅速下降。因此,我们不能够以眼前的粮食高库存来断定我国的粮食形势已经高枕无忧。
  第三,进口粮增多,玉米替代品进口猛增,这是我国粮食品种结构缺陷和国内外粮价倒挂双重影响的结果,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度融合的必然反应。一方面,我国三大谷物品种实现了基本自给,但是大豆是我们的短板,要依靠进口。近五年来,我们的大豆进口都是在逐年增长的,五年统算对外的依存度高达83.8%,这是我们的品种结构缺陷导致了大豆必须依靠进口。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国际市场粮价持续下行,而由于国产粮食的生产成本高和政策性收储托市,国内的粮价已经成为全球粮价的高地,国内外的粮食价差巨大。昨天我收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监测报告,现在国产小麦的价格要比进口同品质小麦每一吨高823元,大米每吨价差是790元,玉米下降了一些,但是仍然达到每吨428元。由于国内外的粮食价差大,那些没有配额管理的大麦、高粱、木薯干和DDGS这些品种,就以其强劲的价差优势大量进口,这也就导致了进口量与产量、库存量“三高并存”的现象。
  第四,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手上,而且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有的人认为,现在国际粮源这么充裕,价格又这么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吃饭问题。但是我认为,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近几年,全球的小麦、大米和玉米这三大谷物品种的国际贸易量大体每年在6000亿斤左右,但是我们国家这三大品种每年的消费量在9000亿斤左右,假设把国际市场上的6000亿斤粮食都买回来,也仅仅只够消费量的三分之二,而且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现在全球还有70多个国家粮食严重紧缺,有8亿多人口还处于饥饿半饥饿的状态。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如果长时间、大批量地从国际市场来采购粮食,这既要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同时也要在国际社会承担巨大的政治压力,这样的事情显然我们不能够做,也行不通。因此,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调剂余缺。我们要充分运用好国际粮食市场和粮食资源,但是我们的饭碗不能系在别人的腰带上,我们也不能够与世界上那些贫困缺粮的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抢粮源。这就是我从四个方面对你的问题的回答。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十二连增”,今年夏粮有望继续获得丰收,目前粮食库存高企,主产区的粮食仓容爆满。我想问一下任局长,在今年粮食收购中如何避免出现农民卖粮难?
  任正晓:
  还有20多天今年的夏粮收购就要从南到北全面展开,再过5个来月秋粮又要登场,今年粮食收储矛盾空前突出,仓容紧缺的压力前所未有。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及早安排部署粮食收储工作。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比往年提早一个多月发布,夏粮收购工作会议也比往年提早了一个多月召开,早动员、早准备,掌握粮食收储的主动权。当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在全力做好夏粮收购开秤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重中之重是多措并举,准备仓容,增加收储能力,努力避免出现农民“卖粮难”的现象。
  我们的举措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要抓紧销粮腾库,千方百计地消化粮食库存。1-4月,粮食销售出库和加工转化的粮食数量有所回升,目前玉米的定向销售和划转轮出都开始启动,优先安排销售夏粮主产区和粮食仓容紧缺的地区,销售他们的库存,尽可能多地腾出仓容,收购新粮。
  二是要加快建仓进度。国家下达的500亿斤新建扩建以及维修改造的仓容要在夏粮和秋粮收购的时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三是要利用社会仓容。今年国家规定,中储粮等央企和县级以上地方骨干粮食企业,可以采取委托或者是租赁的方式来充分利用社会仓储设施来收储粮食,这一块的潜力是比较大的。
  四是做好预控应急的准备,针对南方地区高温、高湿的情况,我们研发了气密保温钢板筒仓,同时还预备了搭建仓间罩棚简易设施,利用非粮食企业的仓库厂房来收粮、储粮等等措施,以应对少数企业一时无仓开秤的紧急情况。
  五是粮食部门严阵以待,要坚决打好夏粮收储的攻坚战。从三月份以来,国家粮食局已经派出了几批工作组,深入到重点产区来督促指导,做好夏粮收购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新粮收购期间,各级粮食部门将全力以赴,深入收购一线,开展监督检查,维护收购秩序,确保国家的粮食收储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夏粮主产区的粮食部门都已经制定了便利各类售粮主体卖粮的收储预案,优化收购服务,改进服务措施,努力避免出现农民扎堆卖粮、排长队卖粮的现象。虽然今年面临的困难比较大,但是我们主要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对应对和克服收储困难,做好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还是充满信心的。下一步,我们要在切实抓好夏粮收购的同时,继续同步做好秋粮收购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打赢今年粮食收储这一场硬仗。谢谢。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任局长,两个问题。第一,玉米收储制度的政策框架已经明确了,框架是市场定价和价补分离,去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下调了0.12元,今年是否会继续下调?因去年下调导致的农民利益受损,是否有考虑过给予农民相应的补偿?第二,粮食库存连年增加,处于历史新高的阶段,大部分主产区是高装满储,由此产生的财政和库存压力,如何缓解,财政是否会依然支撑不断增长的收购费用呢?如果将来取消临储收购了,建这么多的仓容是不是就意味着过剩了?
  任正晓:
  你对粮食问题研究得很透,提的问题很专业。关于你说的第一个问题,应该已经在媒体上看到有关的报道,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粮食“十二连增”、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点的背景下,我们怎么样来做好粮食收储工作,保护好种粮农民的利益。 “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玉米品种改革的基本方案都已经公布了,就不再重复。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玉米收购会不会出现农民“卖粮难”,尤其是国家又不再实行临时收储了,那农民的玉米卖给谁?这是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广大农民兄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关于这一方面,我可以跟你报告的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改革在粮食和农产品领域的重大事件,也是深化粮食流通和农产品市场改革的重大举措,它事关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因此,在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进程里,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解决好农民玉米销路的问题,多措并举搞活玉米流通,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在这方面,有这么几条措施正在抓紧推进:
  一是要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粮。玉米实行临时收储制度改革以后,多元主体的市场化收购将会是今后玉米收储的一种常态。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加大玉米收购的信贷支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鼓励支持广大玉米收储加工企业拓宽收购渠道,把农民的玉米收购好。
  二是国有粮食企业要带头入市收粮,比如我们说的中储粮、中粮、中纺、中航等等央企,还有地方各级政府的储备企业和国有粮食企业都要带头收购农民的粮食,千方百计为农民排忧解难。
  三是加快玉米的加工转化。要组织动员鼓励广大饲料企业、玉米加工转化企业、食品加工企业都要加快玉米的加工转化,变储粮于粮库为流通于市场,这非常重要。
  四是要优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坑农”行为。地方政府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督检查,督促收粮企业严格执行“五要五不准”的粮食收购守则,要从重从严的打击压级压价、“打白条”这些坑农害农的行为,维护粮农的利益。
  最后我们要及时研究制定相关预案,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将广泛听取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种粮农户各个方面的意见,针对玉米收储的实际情况适时提出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发生农民“卖粮难”。
  关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财政今后还会不会拿这么多钱继续来维持现在这种收储方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且也是国家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的现实问题。有一条是明确的,不管收储制度怎么改革,我们始终要坚持两条:第一条是要保护好种粮农民的利益,第二条是要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在这两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前提下,包括财政、金融和其他各个部门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支持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理收益,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中国新闻社记者:
  任局长您好。现在粮食库存居高不下,这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坏粮、霉粮的概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以前也出现过火灾等问题。所以,我想问一下在这种库存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我们如何保证粮食的储存安全?
  任正晓: 谢谢你。种粮不易,储粮也难。粮食是能呼吸、会发热、有生命的有机体,如果储粮的温度、湿度出现异常,就可能发生霉变,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老鼠、麻雀,还有30多种常见的储粮害虫的侵袭,我们广大粮库职工每天都在为安全储粮付出辛劳和智慧。我们粮食行业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叫“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您关心的这些问题,粮食行业的广大职工正在以这种行业精神认真地做好粮食收储工作。
  正如您刚才说的,当前粮食库存高企,保管的数量巨大,尤其是全国有六分之一的粮食是储存在简易仓囤里面,因此粮食保存的风险非常大,任务极为艰巨。对此,各级粮食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来确保粮食的储存安全。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强化”:
  一是强化新仓建设,实现仓好粮安。近三年国家加大了对粮库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也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新建现代化的新粮仓1400多亿斤,极大增强了粮食的储存能力,为储粮安全创造了基础条件。
  二是强化危仓改造,消除安全隐患。近三年国家和地方政府维修改造“危仓老库 ”2500亿斤,显著提升增强了粮库设施的储粮功能。同时还规定,从今年开始一律不再允许搭建蓆茓囤,从源头上杜绝“火烧连营”的隐患。蓆茓囤是草席子围起来,打个囤后把粮食装到里面,一个地方着火,风一吹“火烧连营”。过去这种储粮方式也是在特殊情况下逼出来的,今年以后禁止使用这种储粮方式。
  三是强化科技储粮,实现常储常新。我们要大力推进智能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谷物冷却、充氮气调储粮这些新的储粮技术,使库存的粮食处于一种安全储存的状态。制定实施了《简易仓囤储粮技术规程》和《安全储粮操作守则》,确保非标准粮仓的储粮安全。同时,国家和省两级粮食部门还派出了大批安全储粮专家组,深入到重点地区开展巡查指导,及时排除储粮安全隐患。
  四是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严防死守。我们在全国粮食行业严格推行“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的责任制度,明确仓储企业是安全储粮的第一责任主体,把安全储粮的责任逐级压实到每一个收储主体、每一个承储企业负责人和每一个仓库保管员。同时也强化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督导职责,精心组织好春秋两季的粮食库存和安全储粮大检查,人防、技防、物防并用,严防死守来确保库存粮食的储存安全。
  最后一个强化,就是要强化监督问责,做到违者必究。对有章不循、有禁不止、违规操作,造成霉粮、坏粮事故的收储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对监管不力、不作为、乱作为、辖区内发生严重安全储粮事故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员,都要依纪依规严肃问责,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进行惩处。
  通过以上举措的实施,目前全国库存粮情是稳定的,还没有发生严重的霉粮、坏粮的事故。我也相信,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国粮食行业一定有信心、有能力守护好库存粮食的储存安全。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近年来镉超标大米和真菌超标的小麦先后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今年4月份国家临储还组织过真菌超标小麦的竞价交易。我想问一下,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能够防止这些粮食进入我们的口粮市场,保证我们“舌尖上的安全”?
  任正晓:
  你很了解粮食部门的情况,非常谢谢你。这个问题请卢景波先生来回答。
  卢景波:
  粮食污染成因复杂,与环境污染、高本底土壤、异常气候、品种选育、化肥农药使用不当等各方面因素有关。这部分粮食的收购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也关系到公众的食品安全。国家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加以对待,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做好分类收购的处置。对于收购环节污染的粮食按照定点收购、专仓储存、定价销售、全程监管的原则进行收购处置,对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要严格限定用途,不得流入口粮市场。
  二是监测关口前移。提前掌握污染粮食状况,加大检验监测力度,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样品,检验监测的结果和有关部门实行信息共享,加强污染粮食的管控。
  三是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现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各级政府都建立了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形成了部门有机联动的监管机制,特别是现在出台了史上最严的新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日益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对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土壤整治,探索实行轮作休耕等制度,重金属严重超标的粮食会越来越少,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得到保障。谢谢。
  北京青年报记者:
  任局长刚刚提到粮食库存是历史最高点,这有一个相关的问题。我们知道前些年出现了陈化粮,关于粮食库存的问题也有人说,中国会再现陈化粮的危机。请问在粮食库存历史最高的情况下,会不会出现陈化粮的情况?另外,怎么防止陈化粮进入市场,影响我们的口粮安全?
  任正晓:
  你提的是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大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强调一下,粮食陈化是粮食在储存保管环节的自然正常现象。粮食会呼吸还会发热,是一个生命体,储存到一定时期以后,保质保鲜的机能开始下降,进入陈化的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这时候粮食就由新粮变成了陈粮。我们通常是把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粮食的内在品质,特别是食用的口感开始下降,需要销售出库的粮食称为“陈化粮”。陈化粮是用来判定粮食是否还可以继续储存的技术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陈化粮不等于有毒有害的粮食,这个概念要了解清楚。
  库存的粮食是否有毒有害主要是看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赤霉烯酮这些真菌毒素是否超过了国家的卫生安全标准,超过了就有毒有害。这些真菌毒素主要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受储存的温度、湿度等等环境的影响,与储存时间的长短,是不是属于陈化粮食没有直接的关联。因此,前些年有人把陈化粮直接等同说成“毒害粮”,这是不正确,也是不科学的。我认为您刚才关注的是否会流入口粮市场,影响食品安全的粮食主要是指真菌毒素、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的粮食,它是有毒有害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严加管控,绝对不允许这些粮食流入到口粮市场。
  为了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口粮安全,这些年我们和有关部门一起把好五道关口:一是把好粮食收购入库的检验关,不安全的粮食不准入库。二是把好库存粮食日常的检查关,防止粮食发生霉变。三是把好政府部门的抽查抽检关,对企业储粮的质量状况进行随即抽查监管。四是把好粮食销售出库关,防止有毒有害的粮食销售出库。五是把好有毒有害粮食的监管关,对经过检验、认定是有毒有害的粮食立即封存起来,然后再实行定向处理、全程监管。通过以上五个关口的严控,切实防止这些有毒有害粮食进入口粮市场,确保粮食的食用质量安全。谢谢。
  主持人 袭艳春:
  最后任局长是不是还要说几句。
  任正晓:
  谢谢主持人。我和记者打交道有二十几年了,但是到国新办搞新闻发布还是第一次。台下坐着很多老朋友,但是也有很多新朋友,今天这么好的机会能够和大家见面,而且还注意到里面还有外国的媒体朋友,我今天心里很遗憾的是时间不够,没有和大家进行充分的交流。我想有了今天这样好的开头,凭着媒体记者朋友们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对老百姓一日三餐的高度责任感,我们今后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机会交流,我也真诚地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注、支持国家的粮食安全事业,关心、支持国家粮食局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归结起来是两个字:谢谢!
  主持人 袭艳春:
  谢谢任局长的介绍,大家能够感受到任局长虽然是第一次走上发布平台,但是非常坦诚,今天深入浅出地给大家提供了非常多的情况,也欢迎大家继续关心粮食工作。大家如果今天没有得到提问机会,也可以会后和粮食局的新闻办公室联系,相信他们会给您提供满意的信息和答复。谢谢两位发言人,谢谢大家,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中国航空工业全球单体最大海缆项目投产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空工业)消息,浙江新闻网
俄下周将恢复与4个国家空中通航
  20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签署命令,浙江新闻网
加拿大前总理约翰·特纳去世
  加拿大前总理约翰·特纳(John Turner浙江新闻网
浙江举行首届残疾人公益集体婚礼
  (原标题:浙江:首届残疾人公益集体婚礼举行 百浙江新闻网
浙江警方破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原标题:浙江警方破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浙江新闻网
半山腰上的“地质文化村”走出致富路
  中新网绍兴9月19日电(记者 项菁)白雁坑村“浙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