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节流”和“开源”两篇文章——三门县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助推滨海城市转型之路

09.10.2015  19:44

  自2013年列入全省第一批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来,该县一手抓节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手抓开源,加快基础设施改造,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各方参与的节水型社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两年来,该县累计投资4亿余元,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9万亩、蓄水量5100万方、供水规模3000吨/日,提升农村饮水人口6.5万人;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八项指标”全部达到省市考核要求,万元GDP、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24%、3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省政府中期评估。 

   一、多措并举,顶层谋划节水型社会建设格局

      一是建好规划体系。编制实施《三门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以2015年、2020年为近、远期规划水平年,制定分行业节水目标,以“一主二副”(县域中心城市和两个县域副中心城镇)为重点区域,农业、工业、城市生活、非常规水、水生态环境等5个方面为重点领域,明确节水建设重点和对策措施。二是搭好制度框架。在现有管理机制基础上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用水节水管理、水价形成、节水产品市场准入、指标体系考核、公众参与等六大方面15个制度办法,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是配好资金保障。除积极包装项目争取中央省级资金补助外,县财政设立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项基金,同时创造良好的水市场投融资环境,运用财政扶持与市场运作“双引擎”,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规模投入。近两年,该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累计投资4亿元,其中,中央及省级补助1.8亿元,县级财政投资0.6亿元,外资、民营资本投入1.6亿元。 

   二、多管齐下,致力发挥行业性典型示范效应

      一是灌渠配套力促农业节水。以第五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为契机,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实施农田排灌渠道建设,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目前,已建成节水型灌区8个,改造农田渠道171公里,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新增及扩大灌溉面积4.4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3。二是科技支撑推动工业节水。以高用水行业为重点,以点带面,开展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目前,已完成节水型工(企)业建设1家、水平衡测试工(企)业3家、对18个年取水10万吨以上、6个年取水5万吨以上取水户安装取水实时监控系统,重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5%,工业用水取水计量率100%。三是设施改造推广公共节水。以城乡供水管网改造为抓手,配套推广节水型器具,开展节水载体创建,形成示范效应。现已完成旧管网损漏改造23.3公里,延伸乡村供水管网60.4公里;创建节水型单位(社区)62个,节水型社区人均生活日用水量由180升降至120升;推广节水型器具1500套,城区、企业节水型器具普及率分别达85%、70%;安装“一户一表”1.3万户。四是节水减排实现工艺节水。以核电项目为试点,引进新思路、新工艺,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实现节水减排。2014年起,三门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生产用水从罗岙水库供水改为由海水淡化提供,电厂内自建反渗透海水淡化供应设施,并采取对除盐水处理系统超滤反冲洗水回收水池的富余水量开展中水利用的方案,年海水淡化量达300万吨、节省供水量230万吨。 

   三、多元施策,同步强化水保障工程项目支撑

      一是实施污水处理工程。扩大已有污水处理厂规模范围,分区域新建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收集管道,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于工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和环境用水。累计新建污水处理厂10座,扩大县城污水处理厂规模至4万方/吨,新增污水处理规模8万方/吨,配套污水收集管道47.3公里,年均污水处理量达1250吨。二是实施饮水保障工程。大力推进水库山塘、农村饮用水提升和河道整治等配套水源工程建设,保障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配置。近两年,该县累计投资2.5亿元,整治加固水库8座、山塘50座,建设中央中小河流治理工程4个、“清水”工程142公里,提升农村饮水人口6.5万人。三是实施水源保护工程。整合生态修复、污水处理等工程措施和水质在线监测等非工程措施,实施佃石水库水源地保护项目。完成库区周边500多家生猪养殖厂污染专项整治、上游6个建制村污水治理,科学配比投放鱼苗15万尾,对水库水质五方面参数20项指标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确保县城及沿线城镇供水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以上。加大全县13个水功能区、2个县级水源地管理保护力度,水功能区断面达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