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七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召开
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以“打造绿色供应链 助推钢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8(第七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宏观经济环境、国内废钢产业政策解析、我国矿产资源形势与绿色矿山建设、煤焦钢一体化协调发展、钢铁行业发展新阶段、钢铁原材料市场供需变化、金融工具利用等钢铁行业热点议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的方法与路径。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2018年是钢铁行业值得认真总结的一年。中国钢铁行业稳中有进,特别是在去产能目标提前完成的前提下,中国钢产量稳定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钢铁行业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但是,2018年中国钢材价格大起大落。从目前统计数字来看,1月到11月,中国的铁矿石产量6.95亿吨,生铁产量7.08亿吨,粗钢产量8.57亿吨。特别是粗钢产量同比增幅6.9%。1月到11月,进口铁矿石9.78亿吨,同比下降1.3%;进口煤炭2.7亿吨,同比增加9.3%。钢铁企业的负债率总体持续下降。同时,中国钢铁行业能力存在诸如环境保护压力、限制产能扩张、基建建设缓慢等问题和挑战,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绿色矿山、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等方面打造长期稳定的绿色供应链体系,从源头上消减污染物,更好地促进钢铁行业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智新表示,改革开放40年,煤炭增长对钢铁、电力、GDP的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煤炭增长了5.7倍,钢铁产量增长了32倍,发电量增长了31倍,GDP增长了226.9倍。未来,我国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仍不会改变。各个行业对煤炭行业的依存度仍然很高。钢铁对煤炭依存度达到了16%。目前,国内煤焦钢产业链结构存在严重失衡。要实现煤焦钢一体化协调发展,就要实施稀缺煤焦钢的保护性开采、保护性利用战略,要制定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等级名录。要降低中国制造的国内资源消耗比,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煤焦钢大国到煤焦钢强国的进程,实现量到质的转变。要全面推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优势到质量优势,加快发展电炉钢。要优化资源配置,对稀缺的炼焦煤种,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要积极发展智能化配煤,扩大炼焦煤的可选领域,增加稀缺炼焦煤的来源。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总工程师雷平喜表示,从当前运行情况看,国内矿山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供给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是铁矿石市场受到钢铁需求放缓和废钢铁业的双重挤压。二是国内矿山的产能和产量受到资源条件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转型升级受到自身创新能力和拓展应用能力不足的双重制约。短期内,行业必须要关注几个行业政策和趋势变化。一是露天矿山开采的3年行动方案,要提前做好应对。二是绿色矿山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是矿山开采的基本门槛,必须要按照绿色矿山的标准完成。三是矿石运输方式发生变化,公路转铁路、公路转水路是主攻方向。加强重点矿山污染源单位货车检查、柴油车排放执行专项整治,短期内肯定有阵痛,要做好相关的衔接、规划工作,减少对汽车运输的依赖,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污染。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政府部门和行业相关机构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来自国内50多家钢铁企业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