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裔丹青 墨香两岸——孔子第七十八代裔孙孔维克人物画作品展在台湾举行
孔维克人物画作品展开幕式
展览现场大家云集
孔维克在讲座后与台湾师大美术系研究生合影留念
孔维克人物画作品展在台湾举行
《公车上书》 308厘米×600厘米
《四美图——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蝉》 136厘米×34厘米×4
《孔子诞生传说》 129厘米×263厘米
《孔子行教图》 68厘米×45厘米
《孙中山先生在青岛》 310厘米×600厘米
【孔维克简介】
孔维克,1956年生于山东汶上,祖籍曲阜,为孔子第七十八代嫡系裔孙。专攻中国画人物画,工笔、写意兼能,还擅书法、艺术评论,1997年获“中国画坛百位杰出画家”称号。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画院院长、民革山东省委副主任委员、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代表作有《孔子周游列国图》、《公车上书》、《沐》、《杏坛讲学》、《高士图》、《白英点泉》等。出版有《孔维克画集》、《孔维克书法集》、《孔维克作品评论集》、《孔维克艺术文集》等50余种专著。近年来,签约国家、山东省重点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巨幅作品《公车上书》、《孙中山先生在青岛》,及现实题材的系列创作《高原的记忆——孔繁森》、《齐鲁曙光——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同志仍须努力——为国父孙中山先生造像》等,在当代画坛卓有影响。
为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学术研究,应台湾有关方面邀请,9月12日至10月2日,“圣裔丹青——孔子第七十八代裔孙孔维克人物画作品展”在台湾成功举办,共展出孔维克近年来创作的中国画精品100余幅。
儒风泱泱 瑰丽远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他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此次“圣裔丹青——孔子第七十八代裔孙孔维克人物画作品展”主要展示了孔维克表现孔子及儒家思想题材和表现孙中山先生的巨制大作,同时还展示了作者将文化格调和笔墨情趣融于一体,表现古典意境的笔墨小品;投入拳拳深情,表现魂牵梦绕乡土情怀的农村生活作品;直面生活、表现生活、歌颂生活的速写、写生作品。
开幕式上,台湾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代表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为展览致词。他指出,孔维克先生作为孔子的第七十八代裔孙,携带如此高品位的作品来台湾举办展览,对于推动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促进两岸的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奇茂、欧豪年、姜一涵等艺术家一致认为该展览是岛内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学术展示之一,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手法、将传统笔墨与当代意识完美结合的艺术语言,为未来人物画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参照。
画之大者 卓思敏行
孔维克是活跃在当代中国画坛卓有影响的一代名家,他既能驾驭重大的历史题材,曾签约“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重大美术创作工程,又能创作反映现实生活情感和充满古典诗意的笔墨小品。因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写实功底,他在写意和写实之间游刃有余,除了擅长人物画外,其笔下的山水、花鸟同样意境幽远,格调高雅。此外,他对书法、绘画理论卓有独见,并写得一手好文章,是当代中国画坛具有前沿性学术水平的艺术家。
孔维克先生创作的《杏坛讲学》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刚果共和国孔子学院。此外,其作品还多次作为礼品赠送给台湾地区马英九、连战、蒋孝严、孔德成、孔垂长等政要及知名人士。
9月13日,孔维克应邀访问台湾师范大学,并为美术系研究生班带来了题为《中国文化与中国绘画》的学术讲座。他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绘画的深刻影响开讲,针对美术生中普遍存在的“重技法训练、轻文化修为”现象,倡导同学们一定要正确理解“修养、修为与学画、创作的关系”,并结合自身从事美术教学、组织创作到成长为国画家的经历,讲授了创作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公车上书》、《孙中山先生在青岛》的整个过程,引起学生强烈共鸣。
水墨精神 两岸共享
9月28日,应台北市政府之邀,孔维克先生在台北孔庙参加了马英九主祭的祭孔大典。9月29日,孔子第七十九代嫡孙、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垂长莅临画展,他认为孔维克先生在保持了中国绘画基本要素的前提下,糅进了现代人的一些审美观念和趣味,使作品充满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和纯正的中国画品位,同时又不乏现代感,其艺术探索既是传统艺术在现代的推进,又代表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创新。
台湾美术教育家黄光男以及李锡奇、刘国松在观看展览后,认为孔维克先生是两岸画家中的佼佼者,其大作品的雄浑磅礴、系列小品的文情雅趣给台湾画坛带来一股新风。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表示,孔维克先生是当今国内成就卓著、影响较大的中国水墨人物的代表性画家之一,近些年来他用各种手法、多种形式创作了一大批具有中国当代水准的大作、力作。而这次以《孙中山先生在青岛》等为代表的大批写实力作在台湾展出,使台湾同胞共享中华文化传统笔墨技艺,对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和谐文明的时代精神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写在展览前面的一段心里话
孔维克
2010年是我人生及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我从山东省文联调到山东画院任院长了。我由一个干了20多年美术组织工作的业余画家,转身成了专业创作团队的一员,且还是院长,心想终于能圆一个画家梦了。但是做梦也没想到,院长不同于画院的专业画家,来画院后还是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却比以前更忙了。院长对于画院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他首先是一个组织者,大部分时间是放在画院的长远规划、行政运作及艺术管理上。更何况,山东画院是处在由虚体画院向实体画院的过渡期。艺术行政工作百废待兴、千头万绪。我又成了一个行政工作更加繁忙的“业余画家”。
白天,我的时间几乎全用在了处理事务性的工作上:公文审阅、工作调度、迎来送往、各种会议、展览活动等。到了周六、周日及节假日,更是展事不断,连续“上班”。每每只有到了晚上尤其是零点以后,才是我画画的时间。这时,我才能沉浸在艺术王国的天地。所以我有一枚闲印“子时笔耕”,这大抵也表现了我无奈的艺术状态。
我在这近5年来的“业余创作”中,经历了国家和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以及进行了一系列的小品人物画的笔墨探索。在艺术创作上,我一直尝试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与现代人的审美意识相融合,将中国传统的笔墨表现力与当代丰富多彩的生活相契合,将对生活的感悟与艺术的个性化表现相整合,这些思考和实践产生了几个不同系列的艺术成果。如用现实主义写实的手法表现重大题材恢弘史诗般的作品,将文化格调和笔墨情趣融于一体以表现古典意境的笔墨小品,把典雅、庄重、唯美集于一体来表现儒家题材的作品,投入拳拳深情来表现我魂牵梦绕乡土情怀的农村生活作品,以及磨练我观察世界的眼睛和手头功夫,终生不离手的速写、写生作品等。
多年前,台湾国父纪念馆邀我举办个人画展,但因我的原因一拖再拖,终定今年于先祖孔子诞辰祭日在台北举办;北京荣宝斋去年底在济南落成分店后即邀我今年举办个展;母亲的故乡浙江温岭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当地领导在今年初亦亲自来鲁邀请回台州或温岭举办个展。三方的盛情促成了我决意收集旧作、突击新作,集中举办3次以近期创作为主的个人作品展计划。
中国画不同于西画。西画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立足于写实外部世界,是基于科学的绘画品种,由于重形的精准、色彩的真实、空间的合理,从而也发展了素描、色彩、透视等学科,并形成以写实为标准的评价体系;中国画的源头是古代儒家文化,是立足于人文精神的绘画品种,它意象地表达客观与内心相互映照的感觉,将人生历练、天人合一、人文情怀融于一体,以写意及境界格调的高低为评判尺度。以中国文化为支撑,用毛笔勾线、水和墨为调料、以纸质为载体的中国画,已经走过了数千年,如今还有巨大的探索空间、有着数亿的欣赏受众,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以古希腊文化为底蕴最终催生的以刷子为笔、油彩为调料、以布面为承载的西洋油画才走过了数百年,已经在理念和技法上遇到了瓶颈。在当今西方绘画被相机逼迫走进了抽象和观念乃至行为艺术时,也向东方借鉴了哲学、意象等观念。自打开国门后中国画也感悟西方的形式美及各种新观念。也有了“新水墨”“实验水墨”等探索性、前卫性的作品式样。艺术和文化及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样,都是在借鉴融合中不断递进。
但我一直认为,中国画是根植于中国文化沃土中的一个画种,是中国人感悟外部世界、表述外部世界的一种形象的方式,是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喜欢看、看得懂的画种,是中国百姓精神生活和中国文化外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在变,它也在悄悄地改变,但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没变,万变不离其“中”。只要中国人在,中国画就会以自身的规律发展下去。
我的艺术探索就像我的名字一样,是传统笔墨符号和文化精神在现代语境下的新意象、新阐释。作品所体现的探索来自于我逐渐成熟的内心对外部大千世界的感觉,也来自于不断洗礼的眼睛对古今和西方艺术的筛选及吸纳。
笔墨写千秋
——孔维克的艺术人生
江明贤
1989年,刚30岁的青年画家孔维克就创作了一幅《公车上书》人物画,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大奖,从而引起美术界关注。少年得志,乘胜追击。20年后获邀接受“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重任,再以同样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历经3年,于2009年10月又完成了另一幅《公车上书》之传世力作。严谨的布局,精湛的技法,凝重洗练的笔墨,不同人物造型的独特表现,尤其作品右方往左上方横斜欲枯还荣之老古柏,象征苦难中国之永不低头、自强不息向上之生命力。悲壮、压抑、神秘,波涛壮阔之宏伟氛围,犹如解衣磅礴,气吐环宇之势,撼人魂魄。此巨作奠定了孔维克在中国人物画坛上耀眼的地位与影响力。
《公车上书》描写的是百年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为反对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书光绪皇帝之《万言书》。《公车上书》使我想起了现存法国卢浮宫,19世纪画家大卫以繁复群体人物为题材,创作出甚具震撼力之《拿破仑加冕图》,以及阿姆斯特丹博物馆收藏的17世纪荷兰大画家伦勃朗强调光线与氛围之《夜巡图》,真可谓东西相辉映也。
1949年后,受苏联社会写实主义影响,提倡现实主义之人物画创作,主张艺术与生活结合,重视写生的教学与创作,风起云涌,蔚为风潮,一洗过去千百年以来文人画所强调的以写意简笔淡雅水墨为主之画风。改革开放后,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之冲击,变形主义、抽象主义大行其道,青年画家甚至全盘西化,唾弃中国传统书画,现实主义之绘画遂逐渐式微。有鉴于此,孔维克近年来大力呼吁:现实主义应该成为中国人物画之主流,并且理念与实践创作并进,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孔维克是至圣先师孔子之后裔,孔门子弟无弱夫,家世传承之文化渊源根基深厚。虽然具有文人画家之特质,诗、书、画三绝之传统本领,但他不以此为满足,大开大阖,勇于突破,大量吸收西洋绘画美学理念与技法,特别是在素描与速写上着力尤深。他深入生活,体验不同人生,成就了每走过必留下为数可观之作品,写遍天下名山大川与风土人情。由于他担任多项行政职务,虽自嘲是“业余画家”,但用功勤奋程度,比“专业画家”还专业,这一点是一般画家做不到的。
去年春天,孔维克带领一批山东画家来台湾环岛采风写生,我特地从台北坐火车去花莲与他们会合。翌日,两岸画家全程在太鲁阁峡谷、燕子口、长春祠、苏花公路清水断崖等景点看山观海并写生。我发现孔维克每到一处即刻席地而坐,顶着大太阳振笔搜尽奇峰,每张速写也都记下游记感怀或典故等。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人的体力与意志力,勤奋而敬业的创作态度令人激赏与钦佩。
2000多年来,齐鲁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之大本营,尤其孔子故居曲阜更是中华文化之核心与重镇。中国书画艺术近年来在山东之蓬勃发展是必然的,也是文化的因果传承!随着中国国力与经济之崛起,中华书画艺术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之雄厚根基上必定将在世界上大放异彩。希望两岸暨全世界华人共同努力把中华书画艺术推向世界!身为山东书画界领头羊之孔维克,就由山东出发迈向世界吧!我们也充满信心,由他的作品看出中国水墨画的希望与未来!
(作者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名誉教授)
用现代眼光考量传统文化精神
刘大为
我与孔维克既是老乡,又是多年的朋友和画友,而且我们都常年在美协工作,从工作上来讲,有着许多的联系。在艺术创作上更是有着多种联系,应该说对他多方面比较了解。
孔维克的作品立足艺术传统,在用笔、用墨、线条的走势、笔墨的结构、画面的意韵方面,都做了诸多研究和探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实践。特别是他那几幅大家都很熟悉的代表性作品,比如《公车上书》、《沐》、《孔子》,把他的风格表现得非常充分。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独到的开拓创新,特别是对人物形象把握、画面的偏重装饰味道的处理,在画面构成上他都很有研究,同时对笔墨精神的把握特别到位,使其形成了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
艺术源于生活,孔维克生动的速写艺术在圈内也是口碑很响的。多年来,他都面向生活,表现他最熟悉的东西,一直坚持画生活速写,不论是在国内天南地北开会,还是去东亚西欧各国出访,总是能带回一本本的速写。这些努力都化入了他的作品中。他手不释卷,有相当深的国学修养。他是孔子的直系传人,可以说他对孔子题材的研究、创作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再就是对古典题材的研究也是他艺术的重要方面。他画这些小品画,不是作为小品、应酬画去画的,而是作为表达他对古典题材、古典人物的认识去充满匠心地创作的。在他的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能看出作者的全面修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现代题材大型主题性创作系列的作品,是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表现清末变革的《公车上书》、反映青年生活的《沐》、前不久他画的反映建党题材的《齐鲁曙光——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反映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先生在青岛》等。特别是“公车上书”这个事件,他反复地画,年轻的时候画过,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创作中又把它深化了,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意境的深化方面,比第一张《公车上书》又提升了一大步,在把握历史事件的思想内涵,以及用传统笔墨表达重大历史事件,众多人物的组合和画面的整体架构上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我在重大题材创作评选中也兼任职务,在几次评选草图中,见证了这件作品一步步地深化,大家对他这张作品很看好,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这件作品也是很突出的一幅作品。
他现在担任山东画院院长,他和我聊起来的时候,说很有信心把山东中国画创作在他的任职期间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山东这样一个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大省,散发出新的青春。(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文化气息、造型观念与现代审美的契合
冯远
孔维克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实力派画家,在全国强手如林的中青年美术家群体中,他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那当然也毫无疑问,他在山东是一位领军人物。
孔维克是我比较关注的为数不多的画家之一,在他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这样四个特征:
第一,他具有非常踏实的造型能力,说造型能力还不准确,他在造型中融进了他对造型艺术的理解。他立足于写实,同时又加进了他个人艺术创作的一些风格性的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熔铸在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现实主义生活题材和一些古典题材上。由于他的造型能力比较强,又有写实功底,所以在写意和写实之间保持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尺度,而这个尺度是大家能够接受的。这个造型尺度既能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厚重性和人文内涵,又能反映现实生活中那种生动的情感;同时他又能很生动地把一些古典诗意绘画,通过他的造型观念巧妙地表现出来。他画的大批的古典人物小品画,无论是名人高士还是仕女艺伶,造型的归纳及变形的处理都能恰到好处。
第二个特征是他深厚的驾驭笔墨的能力。他的笔墨语言来自传统,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传统的书画艺术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并且在他的绘画中透溢着一种笔势、笔味、墨趣、墨韵的高雅气息,这种气息他始终把握得不错。他的这套笔墨语言,在驾驭重大题材的时候,充分发挥了其较强的塑造能力。而在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系列作品中,其笔墨表达能力又得到了另一种施展。而当他把这些笔墨技巧运用在古典诗意画的系列题材上,又加进了一点装饰的趣味。他对笔墨精神的理解达到了一个较深层次,所以他能不断变通。
第三,他非常注重对书法的修炼。不论从他画上的线条质量还是画面的题款识跋,都能看到他的书法功夫。在古代,书和画常常是不分家的,但现在不同了,书家和画家实际上是有着不同追求的。有很多画家画画得不错,但是却不敢写字,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写字就像修身一样,需要不停地修习,不断地积累。有了一个好的书写功底,对于文字和古典文学的了解,甚至于对传统文化的领悟,都是有好处的。就一个中国画家来说,书法对他未来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个大基础,是一个学养的基础。
第四个特征是他绘画的装饰风格。对绘画平面的装饰性他用得很自然、很巧妙,从画面的构图到人物的造型及衣纹的组织等都有这种因素,这种装饰趣味既写实又写意、既概括又精微、既夸张又自然、既符合艺术需要又符合生活规律,他把握得分寸得当、恰到好处。
看过他展览的这些作品后我有突出的三点感受。第一,他的作品有很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和纯正的中国绘画的味道和品位;第二,看得出他有非常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很宽的“画路”,所以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笔下都能够得到轻松的表达;第三,从他整个绘画的形式语言来看,他在保持了中国绘画的一些基本要素的前提下,同时又糅进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趣味,有非常强烈的现代感。这三方面特点,组成了当下一个艺术的孔维克。(作者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