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掘金梦成真!上虞这里将打造令人向往的“桃花源”

07.06.2021  15:28

  笋煮花生、红烧毛笋、芥菜咸笋……在长塘镇桃园村“竹乡驿站”桃园1号,一盘盘特色笋菜端上餐桌。6月5日恰逢双休日,临近中午,来尝鲜的游客越来越多。厨房里,58岁的村民沈新夫忙着掌勺,妻子周淼仙则在外面招呼客人。

  这是一幢带着车库的3间三层小别墅,院子大而干净,搭着一个避雨棚。车库一角改建成厨房,一楼至三楼整齐地放着10张大小不一的餐桌,墙上挂着一幅牡丹图,环境雅致。

  从1993年开始,沈新夫夫妻俩在东关街道,以每年7万多元的租金租下店面房,开了一家农家乐。2017年,夫妻俩在桃园村建起小别墅,次年挂起“竹乡驿站”桃园1号的牌子,开起了农家乐。这对“夫妻搭档”分工明确,沈新夫掌勺,周淼仙负责菜品采购,兼做服务员。“当时,村里的游客多起来了,镇里又出台扶持政策。”沈新夫回忆,办家农家乐,可补助7000元。

  “不少游客都是冲着笋宴而来,我们能做10多道与笋相关的菜肴。每年4月毛笋季节,包厢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院子里就会搭起临时大棚,左邻右舍也会主动过来帮忙。”周淼仙笑着说,虽然辛苦,去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全村共办起农家乐——‘竹乡驿站’6家,另外还有4家民宿,不少村民吃起了‘旅游饭’。”桃园村妇联主席周叶青介绍。

  6.3平方公里的桃园村,拥有526户农户、1350多人口,家家户户种毛竹,竹园面积达4000余亩。加上1000多棵百年老柿子树,散落在300多户农户房前屋后。窗前红柿子摇风,屋外竹海涛声,恍如世外桃源。桃园村丰富的农副产品附加值不高,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以柿子为例,目前村民以每串(32个)70元左右的价格叫卖,如果改进包装,前景广阔。

  来自上海的游客李涛在网上搜索到“绍兴山居”民宿,带着5名朋友从上海赶来,打算在桃园村住一晚。“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李先生风趣地说。

  记者看到,“绍兴山居”白墙黛瓦,庭院深深,是一幢二层江南四合院。四周被高大挺拔的竹海包围着,夏风从竹梢拂过,沙沙声此起彼伏,有种竹海听涛的感觉,蜿蜒骑行道向竹林深处延伸。“这个民宿项目,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20多万元。浙江风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正在打造桃花源旅游小镇;景行山居做得风声水起……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73万余元。”桃园村党总支书记朱来生自豪地说,毛竹是桃园村的生态优势,近年来竹文章做得淋漓尽致,“竹乡驿站”以笋宴吸引游客,民宿以竹海为卖点招揽生意,农民以贩卖竹笋来鼓腰包。

  清晨5点左右,王金海麻利地将收购来的鞭笋装上面包车,驶往越城区的各大酒店送货。妻子叶藕仙则推出三轮车,去挨家挨户收购鞭笋。这对夫妻每天重复着同一件事,乐此不疲。“越城区的10多家酒店都是我的客户。”王金海喜滋滋地说,前段时间是毛笋,现在是鞭笋,下半年是冬笋,平均每天营业额10多万元。

  像王金海一样,桃园村共有30多户竹笋贩销大户,解决了笋农的后顾之忧。“毛竹每亩效益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村民冯涛告诉记者。

  作为绍兴市乡村振兴先行村试点单位,眼下,桃园村专门从杭州请来了一家策划公司,在确立“康养兴村”主题的前提下,改进包装和销售模式,就如何提高竹笋、柿子等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进行调研、策划、完善,让桃园村成为产业发达、令人向往的“桃花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共享联盟上虞站 记者 楼丽君 编辑 徐文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