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历史认知方能重建信任

24.03.2015  10:48
 事关人类生死存亡、以正义战胜邪恶而告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70年了。在70年漫长历史进程中,总体而言,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一些国家在这场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以及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作出了明确的结论。

  德国不仅以正确的历史认知和负责任的行动洗刷战争罪行,而且用法律的形式严防战争幽灵死灰复燃。然而,另一个战争发动国日本,却在事关国际公理和国际正义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摇摆不定、满腹纠结,日本一些极端政治势力公然喧嚣要清算历史,甚至堂而皇之地谈论“历史战”中的取胜之道。

  不同的历史观决定了德国和日本不同的行为方式,不同的行为方式造就了这两个国家不同的国际处境。德国不仅和昔日战场上的对手实现了和解,而且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发动机。日本则未能走出错误历史观的误区,不时扮演着地区稳定“问题制造者”角色,无法同亚洲邻国建立起信任关系。

  在“7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历史问题是无法回避的。这也是酝酿中的日本领导人有关历史问题谈话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日本领导人是拿出勇气担负起前人罪行所带来的历史责任,夯实走好和平发展道路的根基?还是淡化反省意识,用所谓的“国际贡献”“和解之路”和“大国主义宣言”掩饰对“村山谈话”精神的背弃?这是日本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交锋的核心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

  “如果去掉(对殖民统治和侵略的反省和道歉)关键词,不仅是对中国和韩国,对美关系也会产生不必要的反面效果”;

  “没有反省,就无法面对未来”……

  日本有识之士的担忧和警告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就围绕日本领导人有关历史问题的谈话展开的激烈辩论,《产经新闻》发表了一篇题为《试问谁是冷战的胜利者?》的文章。作者不仅提出“原本就不应该过分强调战败70周年”的“另一种视角”,而且反复指出日本是“实际上可以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冷战”的“胜利者”。尽管文章表述有些隐晦,其立论却是再清楚不过的——日本是胜利者而非战败者,胜者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反省和道歉。

  “另一种视角”或许有些极端,但的确为理清某些日本人纠结于历史问题的思想脉络提供了注脚:想卸掉历史问题包袱,却不肯直面历史问题,拒绝反思错误历史观,煞有介事地找出一些根本站不住脚的说辞给自己打气,甚至将破坏地区信任氛围的责任推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受害国身上,指责亚洲邻国无休止打“历史牌”中伤日本国际形象。

  “对过去的清算是实现战后和解的前提。”这是德国总理默克尔本月初访问日本时讲过的一句话。

  像日本这样一个发动过侵略战争、制造过巨大灾难的国家,要想获得亚洲邻国的宽恕,首先要完成自我救赎。由着性子伤害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不断挑战国际公理和国际正义,却要求亚洲邻国的理解和信任,世界上实在没有这样的道理。2015年对日本同亚洲邻国的关系是检验,也是机遇,关键要看日本有什么样的作为。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的今天,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