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个人信息?

03.08.2015  18:01

  “李××先生,需要购买二手房吗? ”“恭喜!您的手机在××活动中,喜中二等奖……

  不少市民都曾收到过类似的短信或电话,多数人看到会直接删除,但也有人会对相关内容进行关注,甚至上当受骗。面对这些垃圾短信或“骚扰”电话,很多人会产生疑问:究竟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个人信息?

  近日,普陀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一起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泄密者”利用工作便利,获取客户信息,然后进行非法倒卖,至案发时,这些人已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达上万条。

  今年3月,我市警方在巡查网络时发现:有人利用网络大量传播公民个人信息,并进行交易,从中获取非法利益。

  警方立即对网络中传播的信息进行核实,发现这些信息中的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内容,多数都是真实的。

  这些在网上进行传播的公民个人信息是从哪里获取的?又将传播到何处去?

  普陀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案件展开调查。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一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最先进入警方视线的犯罪嫌疑人是沈家门人黄某。 2013年初,21岁的黄某曾在某通讯运营企业上班,因工作便利,接触到大量的客户信息。但干了六七个月后,黄某就辞职了。

  专案组围绕黄某展开了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黄某在通讯运营企业上班时,结识了两个新同事——同为“90后”的沈家门人钱某和周某,此后黄某所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主要就是从钱某和周某手中获取。

  警方顺藤摸瓜,发现除了黄某、钱某和周某,这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成员还包括21岁的安徽阜阳人刘某、30岁的六横人郑某,以及21岁的沈家门人忻某。其中,刘某和郑某也曾在这家通讯运营企业上班,后来跳槽到了某小额信贷公司。而忻某和黄某是同学,也是在小额信贷公司上班。

  查清了该犯罪团伙成员的关系后,专案组决定收网,先后在沈家门、东港等地将黄某、钱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正被追捕当中。

  经审讯,黄某等人交代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事实。

  2013年9月份,已经辞职的黄某到以前工作过的通讯运营企业找朋友聊天。在公司大厅里,遇到了一名陌生男子向黄某询问,是否有客户的手机号码出售。“这些东西原来也可以卖钱!”黄某听后怦然心动。于是找到钱某,希望她能够帮忙提供客户信息。钱某因为权限不足,也没有大量的客户信息,就找上了拥有更高权限的周某。周某获知客户信息可以卖钱后也动了心,就悄悄地从单位拷贝出10000条客户信息,以100元的价格卖给了黄某。然后,黄某将其中的5000条信息以500元的价格转手卖给了那名陌生男子,并将所得利润与钱某平分。

  尝到甜头后的黄某便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地想方设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出售。

  2014年初,为了获取更多个人信息,黄某又找到了同样需要公民个人信息的刘某,由刘某偷偷从当时上班的小额信贷公司拷贝出客户信息,然后两人将信息进行了交换。

  为了扩大销售渠道,黄某又通过搜索,在网上加入了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QQ群,通过网络进行叫卖。

  去年六七月份时,在小额信贷公司上班的郑某获知黄某手里掌握着大量公民信息,也开始找到他进行购买。在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黄某又将这些信息出售给了同样在小额信贷公司上班的同学忻某。

  据警方调查,至落网时,黄某通过出售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已经获利5000余元。

  警方提醒

  数据交易的最大危害是公民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轻易掌握,不法分子会利用掌握的信息对疏于防范的市民进行诈骗活动。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在使用时也要多留个心眼,切不可轻易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更不能为了蝇头小利出售个人信息。同时,在接听陌生电话时千万谨慎,遇有可疑情况请立即挂断电话,并通过咨询当地公安派出所或拨打110的方式核实情况,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