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技券应用先行区,全力助推公众创业创新

27.02.2015  13:07

      2013年,为破解企业创新需求量大与县域创新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长兴县在借鉴周边地区“创新券”做法基础上,率先推出国内跨区域流通“科技券”。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科技券3192万元,兑现2750万元,兑现率达86.2%,直接带动企业科研投入6158万元,长兴县科技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分类设计,激发创新动力。将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工业强县专项资金、科技券配套专项资金等作为科技券资金来源,分别设计申请类、奖补类科技券,赋予其价值,在明确发放对象和使用范围的基础上,有效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着力构建企业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的良性循环。据统计,全县316家企业利用科技券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其中:产学研对接81次、产品检测2134批次、专利购买57项、标准制定68项、企业认证265项、科技查新357项、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35人。《长兴县首创国内跨区域流通“科技券”  助力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做法》先后获科技部和省市领导批示肯定。

        2、借力平台,谋求创新提速。瞄准外部科技服务平台的优势创新资源,通过平台间的有效对接,加速企业创新难题破解。在借助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的同时,利用浙江省和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资源,有效拓宽科技券服务范围,重点在奖补类科技券的使用范围、适用区域上做文章,在外部优势资源整合、共享上下功夫,为企业牵线搭桥、寻脑借智。已先后组织纺织、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专场对接会19场,“一对一”帮助93家企业破解难题154项。如:浙江新高包装有限公司与上海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中心达成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制出新型强力薄膜。

        3、以“”倒逼,增强创新后劲。通过以“”代奖,企业在拿到科技券后,必须真正用于科技投入才能变成“现金”;通过设置不同的兑现比例,明确规定申请类科技券企业承担40%,奖补类科技券(B券)企业承担60%,倒逼了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券制度实施以来,共带动135家企业科研设备投入2150万元,现代化技改投入12亿元。47家小微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新增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364只、新产品产值率达28.7%,较2013年提高4.3个百分点。

        4、规范管理,构建创新保障。从科技券申请、使用、兑现等环节入手,加强前期审核、中期监管、后期考核,全面构建起科技券使用的有效机制。同时,落实三方服务单位监管主体,负责确认科技券使用信息,重点加强对转让、买卖、赠予或变相虚假使用科技券企业的监管。每年兑现期间,狠抓对乡镇、企业的科技券工作考核,选择不低于10%的企业进行抽查,对绩效考核优秀的企业在下一年度发放工作中优先支持。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长兴县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