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种养、避雨栽培、质量检测 浙产杨梅大做安全文章

23.06.2015  15:52

    

    连日高温,玉环县清港镇樟岙村的无公害杨梅比往年提早10多天成熟,前来采摘品尝、购买的游客络绎不绝。林楚炳 摄

    6月22日,在余姚市牟山镇湖西陡的先锋啷哉农庄白杨梅基地,已自主创业11年的省党代表、省劳动模范金建芬开采白杨梅。今年,她栽种的2000多株白杨梅获丰收。 吴大庆 摄

    2004年至今,“杨梅之乡”温州市瑞安高楼镇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杨梅节,通过开展形象设计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精心打造独特的杨梅文化品牌。 苏巧将 张闯 摄

 

    绵绵阴雨,不敌一颗杨梅的惬意。不少人都知道杨梅好吃,但关于杨梅打药保果、浸药防霉、长白色蛆虫等认识误区依然存在。

    眼下,浙江产的杨梅陆续上市,今年的杨梅品质如何?这些杨梅又是怎么种出来的?记者日前采访了省农业厅相关专家和部分杨梅种植户。

    生态种养效果好

    关于杨梅的“误会”倒真不少。接受采访时,省农业厅水果首席专家孙钧毫不讳言,杨梅这种不带果皮的水果,“一日味变,两日色变,三日色味俱变”,保鲜时间极短,而且不易长途运输。

    “不过,经过这几年我们大力推广杨梅生态种养模式,杨梅的种植方式已经变化很大了。”孙钧介绍,围绕打造“精品果业”总体目标,杨梅作为我省第二大水果产业,近年来不断增强了技术投入和推广,优质果率在不断提高。

    在兰溪马涧前于晓明杨梅专业合作社,种植户倪晓明为杨梅园配备了50多台杀虫灯,“杀虫灯的效果非常好,灯光把虫子先‘引诱’到附近,接着高速风扇会把虫子吸进连着灯的袋子,装满后再泡在水里,就可以把虫子杀死。

    对杨梅影响较大的果蝇,则被食诱器“吸引”。倪晓明介绍,那些躲在杨梅里的白色小虫就是果蝇的幼虫,因为果蝇喜欢味道浓烈的食物,他们在梅园里悬挂上用糖、醋、烂水果等制成的“食诱剂”,把果蝇吸引到诱捕器里杀死,防止果蝇繁衍后代。

    有了这些“帮手”,倪晓明家的杨梅基地,除果子摘完后会打一些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病虫害外,其他时候都不再打农药。

    挂“罗幔”提品质

    除了生态种养,避雨栽培对杨梅这种不带果皮的水果品质提升也非常重要。孙钧说,我省杨梅成熟时,恰恰碰到江南的梅雨天气,如果露天栽培的杨梅淋到雨,特别是长时间被雨水浸泡,会极大地影响产品品质,导致果农减收。

    “所以,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广杨梅的避雨栽培技术,通过大棚避雨和罗幔避雨等,在杨梅成熟期前10天,给杨梅树增加避雨设施,来有效避免梅雨季连续降雨的影响,同时,降低病害和水土流失。”孙钧说。

    在台州黄岩院桥镇占堂村的杨梅基地,这里的杨梅树都罩着一顶顶白色的罗帐,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小号的蒙古包坐落在山腰。黄岩区林特局果树站黄茜斌站长介绍,这就是防虫网。当地果农给在防虫网内生长的杨梅取了一个典雅动听的名字——罗幔杨梅,亮出的特色招牌是“不用农药的无虫杨梅”。

    2010年黄岩区首创研发了“网室栽培杨梅技术”,也俗称住在蚊帐里的杨梅,即在杨梅采收的前50天,通过防虫网构建人工隔离屏障,并停止使用一切农药、营养液。其产出果品农残达零检出水平。

    罩了防虫网的杨梅树果实绝大多数都不带虫,基本阻断了果蝇对杨梅的危害。而且,挂帐后,晴天具有遮光保湿作用,雨天具有避雨保温作用,有利于杨梅果实发育。黄茜斌站长告诉记者,使用防虫网后,单株杨梅平均可以增加经济效益40%至50%。每株单产100公斤的成年杨梅树,罩上防虫网后销售收入达5000元以上。

    目前,省农业部门正在总结现有的果树避雨技术,计划结合各地应用实际,选择条件较为合适的园地,建立一批20至50亩的栽培示范点,逐步完善、推广避雨栽培技术,预计到2017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杨梅避雨栽培面积2万亩。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颜伟杰 通讯员 厉宝仙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