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出土木制护岸 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

17.11.2014  10:26
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遗址,日前刚出土的十三组木制护岸,排成一排。这些长约三到五米,高约一米六的护岸,千年之后,依然紧紧地扎在安泰河和古城墙之间的坡岸上。

  现在它们的建筑功用使命已经完成,而新的历史使命还在继续。考古专家和文史学家根据新出土的护岸和其他文物遗迹,正在一步步还原这片土地上唐宋古人的生活场景。希望“海上丝绸之路”得到更多的佐证。

  护岸再现了当年修筑城墙的状况

  “城墙旁边挖出这样完整的木制护岸,是很少见的。”福建著名文史专家卢美松说,“它比较完整地再现了当年修筑城墙的一个过程和状况。”唐代的福州,森林茂密、湿润多雨。在河边建筑城墙时,工人们就地取材,城墙基槽用了大量木头加固墙体,河边的木制护岸除了保护城墙,还能把淤泥挡在外边,方便夯土筑墙。“可见古人修筑城墙是很有智慧的,修筑工艺很有科学性。”卢美松表示。

  根据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文物判断,考古专家认为,新出土的城墙是唐五代城墙,这也跟《闽都记》等文献记载的唐罗城状况相符。罗城建好之初,安泰河便是护城河。唐代的福州河汊纵横,安泰河宽广能通船。这从出土的木制护岸位置也能看出一二。

  现在的安泰河位置距离新出土的木制护岸至少有10米之距,省考古队队员陈玭博士表示,安泰河的河道流向应该并没有改变,但河的宽度却大大缩小了。

  卢美松说,因为福州河流众多,筑城都利用自然河流作为护城河,北方筑城则大多都是人工护城河。在南方这么湿润的气候下,千年之后城墙遗址还保存完好,这也是古城墙遗迹十分稀有宝贵的地方。

  出土遗迹初步显示此处市肆模样

  唐罗城的建城年代大约在公元901年,距今已经一千一百多年了。王审知在福州建起了一座罗城,宋朝时福州城被攻下后,罗城的城墙就被大量拆除,市民在较为干燥的原址上建起了房屋。

  两年前,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遗址出土的宋代房屋遗迹显示,房间分布在一条巷道两侧,巷道与文儒坊在一条直线上。这些宋代房屋遗迹都由各个小房间组成,当时福建博物院原副院长王振镛研究员曾表示,从这些宋代房屋遗迹看,这些房屋里不少是作为店面存在的。

  卢美松假设,既然从目前出土的一些遗迹能判断宋代这里已经有了市肆,那么福州当年是不是也有“西市”和“东市”呢(遗址正好在唐宋福州城的西边)?如果假设成立,那么这里很有可能便是福州的“西市”。但这还需要发掘出更多的“商品”予以佐证。

  目前的“商品”证据是两年前出土的一处生产玻璃器的遗迹,这还不够,要想符合古人对安泰河上“百货随潮船入市”的繁荣景象描写,还需要寻找更多证据。

  扩大发掘或能找到码头和城门遗迹

  在古代福州河网密布的时候,船从海上来,溯闽江而上,经过光明港到琼东河,从五一路和古田路交叉口的水部门(这里有大闸)进入安泰河。

  由福建省地图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历史地图集》显示,唐罗城城墙正好从安泰河边经过,并且在遗址南侧城墙有个拐弯。“根据古代城墙的建筑规则,拐弯处一般都会有城门。”卢美松推测,在安泰河边的城门这里,极有可能有个码头。人们从这里上岸,开始在街市上做买卖。

  他希望扩大考古范围,以期寻找到城门和码头,如此,则“海上丝绸之路”源头便能在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中得到双重印证。

  一千多年来,这块遗址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墙建起来了,又推倒了,市肆的街灯明了,又灭了。房屋被毁了,成了垃圾转运站。

  从2011年10月14日起,由福建博物院、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与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联合组成考古队,在这片曾是文儒坊垃圾转运站旧址的空地上,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日前,相关部门正在商讨考古范围再次扩大的可能性,能否找到城门、码头遗迹和曾经的繁华街市,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