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背读妈妈”和儿子到浙大报到
经过路上3个小时的颠簸,上午10点,19岁的磐安少年李一行和母亲韦慧娟,顺利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安顿下了。
一路陪着他们的本报记者,在浙大学府里头看到了太多暖人心的画面。
读书,是为了让孩子不自闭
这对母子的故事,其实我们一直在跟。
一年多前的2014年4月23日,我们钱江晚报率先报道了这样一个有关母爱的故事。
在浙江金华磐安当地最好的磐安中学,每天上学放学,大家都能见到一对特殊的母子:母亲弓着身子,一步一步,平稳地走着,她的背上,一名略显瘦小的男孩趴着,男孩拿着书或打着灯,在夜里照亮前方的路。
这名男孩叫李一行,当年读高二;母亲叫韦慧娟,在当地,她有个众所周知的外号:“背读妈妈”。
由于生病,李一行从小下肢瘫痪,无法行走,2005年,一行的父亲也被确诊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最终在2008年时抛下他们母子去了。
生活很苦,母子俩却一直乐观。
担心儿子变得自闭,母亲韦慧娟一直坚定地让孩子读书,“不读书就没人和他交流,人容易自闭,一直让他读书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多接触同龄人,让他的人格更健全,我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他快乐,我就快乐。”
韦慧娟说到做到,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18年来,每天她都背着儿子上下学,风雨无阻。
当时她说,如果有一天儿子考上大学,她也会跟着一起去,“他去哪里读,我就跟到哪里。”
今天,母子俩踏入浙大
结果今年高考,一行考出了全县第4名的好成绩,在填报志愿时,一行毫不犹豫地选了浙江大学,“因为离家近。”
7月19日,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收到了,一行被分在紫金港校区,是理科实验班生命环境地学大类15级05班的新生,班里15个人,男女比例接近1比1。
准备了一晚上,今天(8月21日)一大早7点,一行和母亲就从磐安的家里出发了,随行的还有一行的阿姨和舅舅,一行母亲的同事王先生开车,将大家送到了杭州。
史上最轻松的暑假结束,一行没觉得多少遗憾,事实上,由于患病,从小一行就不怎么出门,这还是他第一次在看病以外来杭州。
浙大紫金港校区真的大,但5000多名新生报到,车太多,一行他们还是在校门口就堵上了。
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浙大这边的老师已经接到了校门口,考虑到一行行动不便,学校老师早就提前和校园的保卫处沟通好,在各个关口给开了“绿灯”,在学校老师带领下,车子从南门进去后,就一路直达直接开到了紫金港校区蓝田6幢的宿舍楼前,而以往,宿舍区域是不允许机动车进入的。
最担心的住的问题,学校也已经安排好了
开学前,韦慧娟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住哪。
因为状况特殊,韦慧娟得全程陪读照顾儿子李一行,也就是说她也得留在杭州,但杭州的房价不低,如果租学校外面,不仅价格有些贵,来去还不方便。
结果今天开学的时候,学校再次给了韦慧娟一个大大的惊喜。
浙大宿管中心蓝田园区的楼长陈建民说,早在招生工作结束后,学校就将李一行的特殊情况跟他们进行了说明,宿管中心于是找了一间原先辅导员的宿舍,稍加改造后,作为“特护寝室”给安排了下去。
特护寝室就在1楼大门进去右手边,不用爬一个台阶,而且带独立的卫生间、空调,宿管中心还将卫生间的门改成拉门,蹲坑改成坐便器,并额外加设了扶手,买了新的热水器,房间里,还额外配了席梦思床、柜子和桌子,送了被子、枕头和床垫。
李一行的班主任许冰沁和辅导员吴锋滨这几天是最忙的,一行入校后,2人就一直全程陪同,安排寝室,帮忙提行李,报到处人挤,他们说会帮一行办妥报到事宜,食堂人多,他们又打来饭菜送到宿舍……
迫切需要的电动轮椅,母子俩也不想麻烦大家
许冰沁说,按照正常安排,新生将在今明几天开班会,参观校史馆,开展始业教育,以及参加一些选课指导,直到8月25日开始军训,为期两周的军训结束后,9月11日才正式开学。
“学校已经主动帮一行申请了免训,不过如果一行想去训练场上认识同学,也是随时可以去的。”许冰沁说。
浙大求是学院丹阳青溪园区主任吴巨慧也专程过来看望了李一行,他说,紫金港校区投入使用10多年,一行是第三位接受园区特护的孩子。
“有个你的学长,就住在你的隔壁,是2013级的,现在大三,他是甘肃一个县的高考状元进来了,情况也和你很相似,不能走路,要坐轮椅,他母亲过来2个月后就回去了,他现在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吴巨慧举了个实实在在的例子鼓励一行。
“你趁着这开学前的十几天,赶紧把学校熟悉起来,各个地方都去摸索下,比如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上课,怎么走最方便,残疾人通道又在哪里,心里有个数,开学以后就不会太辛苦了。”吴巨慧建议说。
吴巨慧也告诉记者,紫金港校区所有的教学楼都是装有电梯和无障碍通道的,对一行来说,这是方便的地方,但校区有些大,从一行现在住的地方,到教学楼可能要15分钟时间,他体谅这其中的辛苦,希望媒体能帮忙给一行配辆电动轮椅,“这样他妈妈也不辛苦点,大概6000多元,住他隔壁的一行学长就是开着这个车自己上下课的,网上订购的,专门问过的。”
最后离开的时候,韦慧娟还是悄悄拉住我们,说电动轮椅她想自己去买,婉拒了我们打算发动媒体献爱心买电动轮椅的想法,就跟她之前拒绝本报和阿里公益共同赠予的2万元“正能量奖金”一样。
“学校能帮我们解决住的地方,已经很感激,再让大家麻烦,真的心里难安。”韦慧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