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

21.10.2015  08:21

  近年来,随着磐安县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该县文广新局根据本地文化特色、游客需求,跳出部门职能框框,协调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以旅游资源为物质载体,寻求融合发展的文化项目,整合利用文保单位、民俗节庆、非遗表演、农耕工具、影视资源、工艺产品等6类文化项目,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争取发挥1+1>2的经济效应,助推文化旅游,助力该县一号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强化文保单位和古村落保护利用,融合古建筑资源。 加强玉山古茶场、孔氏家庙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进一步挖掘提升管头、横路、榉溪、梓誉、大皿、马塘等历史文化村落,力争到“十三五”末,打造15个以上集农家乐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培育20个以上古建筑相对集中、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或民俗风情独特的历史文化村落,深度挖掘具有磐安特色的村庄历史人文和民俗文化,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主题,真正把古文化村落保护好、传承好、建设好,丰富磐安旅游景光。

   二是整合民俗表演节目,融合民俗节庆资源。 在现有民俗文化活动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包装,举办“磐安文化月月会”,主要包括高二乡七夕节、盘峰乡的祭孔典礼、尚湖镇的同福寺庙会、玉山镇的赶茶场、万苍乡的谷将山庙会等,以及冷水镇的迎胡公、深泽乡的徐公岩庙会、新渥镇的八盘岭庙会、双溪乡的禅院宗教文化、安文镇横城的民间艺术展演等,同时挖掘更多民俗文化资源,让民俗表演节目在文化旅游中得到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整合非遗表演节目,融合非遗表演资源。 组建炼火、寿龟奉茶、龙虎大旗、吹打、板龙、叠牌坊等民俗演艺队伍,通过节目整合和重组包装,在该县七夕节、赶茶场、药交会、祭孔大典、炼火等“月月会”或其他各类民间艺术展演活中“拉得出”“演得好”。并通过精心包装,把该县优秀的民间艺术展演节目整合成一台具有民俗特色、可专门用于各种节庆活动和旅游景点汇演的精品节目,让游客游在浙中、玩在磐安。

   四是挖掘和收集农耕工具,融合农耕文化资源。 目前,该县许多乡村十分重视农耕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收集,集中收藏曾经为农业社会作出贡献的生产、生活工具,使其成为子孙后代活的历史教材,如尚湖镇岭干村、盘峰乡榉溪村、万苍乡斐湖村、玉山镇林宅村、仁川镇洋庄村,收藏有稻桶、水车、风车、瓦桶等生产生活器具,但都分散陈列在各个村的祠堂,要通过整合,把散落在农村的农耕文化“宝贝”串起来,成为游客体验项目,使之成为利于参观的文化旅游资源。

   五是建立影视基地和产业园区,融合影视拍摄资源。 根据磐安县要素资源和实际情况,筹建 3个风格各异的影视拍摄基地,筹建2个影视文化产业园区,目前正在筹备前期工作;充分结合现有旅游资源,丰富草原、水面等外景拍摄内容,积极开发影视旅游主题体验项目;结合现有旅游景点和资源,初步建成 “影视拍摄资源库”,推介供拍景点和旅游项目。

   六是丰富旅游商品供给,融合文化艺术产品。 将书法、绘画、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等艺术创作、展览空间融入旅游,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增加艺术空间活力,推动文化艺术品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实现艺术空间与旅游空间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