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文广新局打好“四张牌”破解文化难题
磐安县文广新局创新文化工作机制,全力打响“非遗利用”“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影视文化产业”四张牌,破解文化保护利用难题。2014年,该县申报国遗项目4个,培育代表性传承人13个、传承基地5个、非遗创新人才6人,维修抢险各级文保单位15个,开展文物安全督查300余次,开出文物安全隐患督办函38份,引进培育影视企业30多家,在磐取景制片10多部,其中“梦回古村”二期纪录片在省台播出,并获“五个一工程奖”。
一是打好“非遗利用牌”。 以县人大主任会议听取非遗保护与利用发展汇报议题为契机,投入100多万元开展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新挖掘了《磐安传统印染技艺》和《土索面加工技艺》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进行了文本、图片和音像的制作。完成了4个国遗申报项目的文本材料,其中《祭孔典礼》通过省文化厅审定。举办了首次非遗实物展和照片展,共展出非遗实物150多件、非遗照片50多幅,接待群众和学生达5000多人次。新公布了7项县级非遗名录项目、13名代表性传承人和5个传承基地,其中盘峰乡的“婺州南孔宣传展示基地”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积极组织《乌龟端茶》《磐安先锋》等非遗项目外出开展旅游推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共交流、齐推进等方式,培育出了陈益民等6位县级“非遗类创业创新人才”,极大地调动了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
二是打好“文物保护牌”。 持续加大文物本体保护力度,探索文物惠民新思路,投入400多万元开展双峰清德堂整体维修以及仁川杨氏宗祠、东里厉氏家庙、新艳花厅等15处抢险加固维修,完成了越国公祠、新艳花厅、永嘉郑氏宗祠防治工作。同时,加大文物安全督查力度,一年来,对全县87处文保单位(点)安全检查300余次,送达文物安全隐患督办函38份,并按隐患程度对全县文保单位归纳分类提出整改方案。
三是打好“文化遗产宣传牌”。 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强力开打“文化遗产宣传牌”。以“文化遗产日”为载体,在《磐安报》、电视台、广播等媒体开设文化遗产宣传专栏,举办“文化遗产日”知识竞赛,广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与教育局联合举办“留住乡土的记忆”非遗征文比赛,共收到征文160篇,评出获奖作品31篇。以“五水共治·美丽非遗”为主题,开展“非遗百村行(非遗进文化礼堂)”演出14场,极大地推动了基层非遗知识普及工作。为加大群众知晓率,在县城主要街道LED及电视台滚动播放非遗光盘,制作20块文化遗产展板到各村进行展出展演,进一步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积极组织“岭口亭阁花灯”参加“中国梦想•美丽浙江”省非遗传统手工艺主题创作精品大展,“磐五味加工技艺”参加第六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高照马”入选参加“守护精神家园”2015浙江省非遗情景诗歌电视春节晚会演出,均收到了喜人的宣传效果。2014年8月,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和《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组到磐安专题拍摄《炼火》《迎大旗》,通过央视专题节目的播出,该县民间传统文化响彻全国。
四是打好“影视文化产业牌”。出台了《关于扶持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引进横店多厅影院,极大地提升了磐安的城市品位。积极引进培育影视企业30多家,在磐取景电影10多部,其中全程在磐拍摄3部,已通过审查影片3部。拍摄了“梦回古村”二期纪录片,在省台播出,并获“五个一工程奖”。举办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采风活动,创作了磐安题材的书画精品20多幅,扩大了磐安知名度。此外,积极组织文化企业参加义交会和省市工艺美术评比,磐安县恒佳、金茂富士等企业获省、市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