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碶徐洋村拔河队:令村民骄傲的大力士队伍
26.12.2014 11:04
本文来源: 省体育局
拔河队的领队,是徐洋村党支部书记徐明国。他告诉记者,7年前,大碶街道举行全民运动会时,他找来一根长约50米、粗如拳头、重约六七十斤的麻绳,将麻绳的一端绑在村委会旁边空地的一根水泥柱上。之后,他召集许多村民,宣布村里将选拨力气大的人,参加街道全民运动会的拔河比赛。选拔拔河队员的标准,就是看谁能站在距离最远的地方,把这根麻绳从地上提到和自己腰部齐平的位置。
“我刚说完,就有很多村民争先恐后地去拉麻绳了。”徐明国回忆说,尽管村民积极性很高,但是真正能将这么重的麻绳提起来的人,只占少数。很多来尝试的村民,能在二三十米远处把绳子提到腰部位置,就算不错了。但当时要求的是距离超过40米,才有资格入选。最后筛选下来,选出了男女各12人。
“别小看这支临时组成的队伍,他们上场比赛前,没有经过训练,连统一的姿势都没有。但靠着力气和团结一致的信念,男女组双双获得了第一名。”徐明国兴奋地说,首战告捷给这支拔河队增强了信心,很多人因此都来了兴致。赛后,村委会和队员们决定,要把这支拔河队发展壮大,从业余团体变成一支高水准的“正规军”。
此后,为了让队员们发挥最佳的实力,村里专门从宁波请来了拔河教练,手把手教队员正确的拔河姿势;为了让队员们保持士气和劲头,村里定期举行村民拔河比赛;为了使队伍看上去更加精神、齐整,村里为队员们配备了统一的服装、腰带和军用跑鞋。后来,村委会还在队员们中,培养自己的教练员,加强整支队伍的训练和指导。这其中,就有一位名叫俞文君的队员从运动员升级为教练。
“我曾连续三年参加拔河队。但岁月不饶人,老队员总得让给新队员。大家看我在队中表现不错,在我退出之前,推选我成为教练。”今年47岁的俞文君告诉记者,2012年他参加了由宁波体育局举办的拔河培训会,掌握了拔河的技巧和要领,并通过了理论测试,考出了市级拔河教练证,成了一名专业的拔河教练。
回来后,俞文君把自己在培训会上学来的,悉数教给队员们。“别小看拔河,其中有很多技巧。”俞文君说,首先要掌握好人体结构,“要有支撑状态,人拉直了,伸展开,双腿站平才能使出全力”;其次要注意角度变化,“角度越小,力度越大”;绳子的高度也有讲究,“绳子越低,杠杆效果越好”,拔河时不要将绳子夹在腋下,而应放在腰部。如果在这几方面做好优化,将会释放出体重1.7倍的水平方向拉力。
当然,拔河除了要有技巧外,还少不了有力量的队员。这其中的代表,要数号称“徐洋村大力士”的俞全伟了。俞全伟今年48岁,身高184厘米,体重115公斤,肌肉发达,一口气能吃下三五斤蹄髈。他爆发力极强,曾经在一种电子测力计上做过测试,一拳过去力道有近280磅。二十几岁时,他经营过个体养猪场,自养自宰自卖肥猪。三四百斤的活猪,他一个人就能完成屠宰。此外,他还参加过全市扳手腕擂台赛,夺得了第一名。力气之大,远近闻名,至今都没有碰到扳手腕能赢他的人。
比赛时,俞全伟往往被安排在队伍最后的位置压阵,犹如一口“坐钟”。只要他在,队员们就不用担心自己手上的那根麻绳会被其他队伍拉走。
这支拔河队,2011年获得宁波市全民运动会拔河比赛第一名;2012年获得浙江省全民运动会拔河比赛第二名;2013年获得北仑区全民运动会拔河比赛第一名;2014年获得大碶街道全民运动会拔河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数一数二的名次,凝聚着队员们的心血和汗水。“在大家的努力下,相信拔河队会越来越好。”采访最后,徐明国、俞文君和俞全伟异口同声地说道。
本文来源: 省体育局
26.12.2014 11:04
台州市体育社团组织参加“9.22 绿色出行”活动
9月22日是“无车日”,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台州市开展2017年“9.省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