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信息茧房”桎梏

27.11.2017  07:29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向,及时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自媒体、信息聚合媒体等信息传播媒介不断涌现,它们在改变旧的传播格局的同时,也产生一些新问题,“信息茧房”便是其中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信息时代,人们虽然置身于海量信息中,但往往只会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长此以往,便会与其他领域的信息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墙,就像蚕宝宝一样被束缚在“茧房”之中。客观看,“信息茧房”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前媒体去中心化、裂变化、社交化的内容生产模式,体现了媒体主动迎合用户需求的趋势。但“信息茧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它加剧了网络群体的极化。在网络空间,网民通过血缘、地缘、学缘、业缘等关系产生分化和类聚,进而形成“信息茧房”。他们内部之间畅聊甚欢,但也慢慢减少了与外部其他群体之间的交流。群体成员之间接触到的信息、观点和看法基本上是一样的,群体同质化趋向日益显著。在这样的“信息茧房”内,人们容易将自己的偏见当作真理,将他人的合理观点拒之于千里之外。另一方面,它导致社会黏性降低。在“信息茧房”里,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性输入不断增强。长期沉浸在自我话语体系中,排斥异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容易产生脱离社会的倾向,对小群体外的个人和社会漠不关心,导致整个社会黏性降低,形成社会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日益困难。要消除“信息茧房”的负面影响,需要解决以下两方面问题。

  引导网民拓宽信息接收渠道。个人根据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主观好恶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是形成“信息茧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破除“信息茧房”桎梏,首先要打破网民的这种惯性思维,引导网民接触更加多元化的网络社会。对于涉及公共领域的议题,网民应关注多元化信息,特别是官方和主流信息,以此来平衡不同立场的观点和态度。与此同时,主流媒体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引导网民逐步打破单纯依赖社交媒体的信息来源渠道,综合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介手段和平台丰富信息接收渠道。为此,要大力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提高网民获得、解读、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类信息的能力。

  强化网络公共平台信息监管。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用户数量庞大。但一些新媒体平台的社会责任意识较弱,过分依赖技术手段迎合受众需求。破除“信息茧房”桎梏,应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力度,及时过滤虚假、攻击、谩骂、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为网民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提高网络信息传播质量。同时,有关监管部门应引导新媒体平台优化算法。当前,众多信息聚合媒体基于用户洞察技术和算法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和推送所谓“网民需要的信息”。这种手段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信息茧房”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应引导新媒体平台优化算法,更好满足网民需求。

作者:李洪雄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