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张文研究团队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2.09.2015  17:59

近日,浙工大张文教授研究团队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日本宫崎大学医学部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于9月2日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在线发表。《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出版社旗下一综合科学期刊,专注于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报道,在所有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8位。

自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等三位科学家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制,并获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来,有关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研究表明,端粒酶与人类的衰老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既充当“天使”,而又是“魔鬼”的双重身份,使靶向端粒酶的药物研发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相关研究组竞争开发的重要方向。张文研究团队通过小分子设计、合成、针对端粒26nt 富含鸟嘌呤碱基序列为作用靶点,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凝胶电泳、解链温度分析、圆二色谱、实时细胞分析、端粒酶活性抑制和划痕等生物活性测试,成功发现三种小分子具有进一步开发成靶向端粒核酸序列药物的潜力。张文团队将此研究成果撰写为《Form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telomeric antiparallel G-quadruplex and inhibition of telomerase by novel benzothioxanthene derivative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并发表。

药学院的张文和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吴艳玲主任医师是本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生陈敏、吉妍娟、张素林、魏船河、以及日本京都大学田中教授、宫崎大学徐岩教授参加了完成这篇文章的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张文及其研究组进行小分子基因靶向药物研究十余年,先后在J Am ChemSoc(IF12.1), J Am SocNephrol(IF9.3), ChemBioChem(IF3.1),Int J BiolSci(IF4.5), Chem&Biol(IF6.6),ChemMedChem(IF3.0)等国际优秀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探求基因靶向药物也是精准医学计划的重要基础研究内容之一。该项成果对开发靶向人类端粒G-四链体、抑制端粒酶活性的抗肿瘤小分子药物具有重要价值。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省自然科学基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