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和丹麦学者共同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如何“加班”复制

04.12.2015  07:56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很快,其基因组“质量”却相当稳定——它们是怎么做到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希克森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沈华浩教授团队通过合作研究,首次发现肿瘤细胞在细胞分裂的多个阶段都存在DNA复制行为,并指出这是肿瘤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成果论文于12月2日由《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一个完整的细胞分裂周期分为:复制前期(G1)、DNA复制期(S)、复制后期(G2)和有丝分裂期(M)。学术界过去普遍认为DNA复制只能发生在S期。沈华浩教授说,两校团队的合作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肿瘤细胞不仅在S期快速进行DNA复制,还会在有丝分裂阶段,即M期“加班”复制DNA。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浙大医学院教授应颂敏介绍,肿瘤细胞在S期的快速复制留下了很多DNA的损伤,这让DNA变得很不稳定,也使自身比正常细胞更容易受伤;而M期的DNA复制是肿瘤细胞特有的,而且对维持肿瘤细胞基因的稳定性特别重要。

    专家表示,这一研究解决了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将在核酸修复、复制和癌症研究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沈华浩教授指出,本项研究为将来的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治疗靶点,“如果能想办法中止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的DNA复制,就能通过削弱肿瘤细胞DNA的稳定性而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据悉,在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目前正在进行多个研究项目,进一步深入研究DNA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对慢性气道炎症和肺癌的病理调控作用。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通讯员 周炜 记者 曾福泉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