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校研发运输监测系统 降低食材运输损失率
中新网浙江新闻6月5日电 (谢盼盼 王题题 陈胜伟)蔬果、鸡鸭鱼肉等食材,在运输过程中容易腐败变质,如何准确掌握食材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情况,一直是冷藏运输领域着力解决的难题。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师生携手开发出“食材保鲜、运输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全程监控食材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情况,降低食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刺痛了不少群众的神经。尤其是食材冷藏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中央也多次强调,要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但依然有不少公司或个人,受利益的驱使,让大量不新鲜的食材流入市场。
如何加强食材运输领域监控,解决冷藏运输中食材不新鲜的问题?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乔宝鑫、周慧敏、李莎怡等组成研究团队,在该校老师惠国华的指导下,研究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后发现,电子鼻作为一种模拟动物嗅觉器官开发的高科技产品,在检测食品新鲜度上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该团队通过大量资料以及试验总结发现,气体环境对食材新鲜情况的影响很大。
“既然电子鼻具有能识别气体等功能,在食品监测上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为何不以此为突破口,将电子鼻运用到食材运输过程中对食品新鲜度的实时监测呢。”在此基础上,该团队研发出了“食材保鲜、运输监测系统”。为了让该监控系统标准化,他们针对不同食材在变质前、变质时、变质后的气体环境进行了测量,将得到得到的数据以国家的标准来划分食材的品质等级。
据了解,该系统构建包含了生物保鲜材料保鲜技术对高价值的食品的保鲜,电子鼻对运输过程中食品的实时监测,和GPRS模块实时反馈运输车中的食品状况等三方面的应用。与传统的监控设备相比,该系统形成了一个产业链的解决方案,通过保鲜、运输等方面的技术,降低食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率。
值得一说的是,该研究成果在刚结束的浙江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荣获“特等奖”。此外,该研究成果已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件,发表SCI论文5篇,其它论文5篇,并在相关企业进行了产业化应用。(完) 【徐施宏】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