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明确矿政管理工作任务 细化工作措施

21.01.2015  03:13

        如何落实会议精神,做好2015年经济新常态下的矿政管理工作?1月16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结束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全年工作的报告,从9个方面明确了具体任务,并细化了工作措施。

  一、在全力服务经济稳定增长方面,突出了矿产资源保障。一是继续大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按照调整后的实施方案,召开会议,落实任务,确保第二阶段目标全面实现。二是全面推进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加强重大课题的研究论证,加快推进省、市、县各级规划编制。三是完善矿业权管理。全面规范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矿业权重叠、矿业权评估及矿业权审批等管理工作。改进配号制度,改革年检制度。探索总量控制管理新机制,加强优势矿产保护。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以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抓手,加强政府间对口合作,完善战略支点布局,促进矿业企业“走出去”,办好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二、在严格规范及保护国土资源方面,要求加大执法督察力度。一是做好2014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继续强化和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对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的,要积极鼓励;对措施不力、问题突出的,要严格问责。探索建立重点抽查工作机制,进一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能。二是抓紧研究落实重点问责制度。对违法违规严重的重点地区、典型案件严格查处,探索建立案件移送移交制度,切实提高执法效能。

  三、在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强化了矿产资源利用。一是出台指导意见。严格实施新的“三率”标准,从矿山设计、采矿权审批和矿山开发等环节严格开发利用要求。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探索建立矿山企业综合利用情况年度社会发布制度。二是加快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完成能源资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单矿种保障程度论证。三是开展储量标准研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与国际接轨的新的标准体系。四是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研究建立与矿产品价格、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矿业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和最低勘查投入标准。启动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研究,提出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大力开展宣传,营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良好的社会氛围。开展新一周期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示范引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推动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

  四、在切实维护好群众权益方面,着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其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一是全面推进。突出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多发易发区等重点区域,强化主体责任,扎实推进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二是加强群测群防。继续开展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全面开展隐患点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完善应急预案,对所有涉及人员生命和重要设施安全的隐患点,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三是继续加大对重点省份的支持力度。统筹地质灾害治理、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增减挂钩等政策,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综合治理,点面结合,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的能力与水平。

  在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方面,全面落实去年12月毕节会议明确的支持扶贫攻坚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在用地保障、土地整治、地质调查、矿产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尽可能给予支持。二是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的生态和地灾移民搬迁等地区,探索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三是加强对口联系,强化对口联系司局、单位的牵头协调落实责任。

  五、全面加强生态国土资源建设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源头保护和突出问题的解决。其中在顶层设计方面,一是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提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建议;以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为重点,研究提出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建议;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制度框架体系研究。二是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开展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和完善国土资源空间开发保护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全面加强生态国土资源建设的指导意见。

  在强化源头保护方面,充分发挥规划和用途管制对生态环境的源头保护作用。一是深入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积极探索将土地用途管制扩大到各类自然生态空间。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土地利用分类,划定生态红线。二是积极推进《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的报批,探索研究省级和区域性国土资源规划编制。三是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保护,积极参与国家公园体制改革。

  解决突出问题方面,一是继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保护,扎实推进矿山复绿行动。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的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三区两线”,各地要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尽快实现矿山复绿目标。二是完善联动机制,强化地面沉降防治和地下水监测。探索推进绿色矿业示范区和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试点建设。三是严格管理围填海造地和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配合落实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还草任务。

  六、全面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方面,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对已经下放地方和交给社会的事项,加快构建综合监管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和要件,提升审批效能。三是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适时启动与地方国土资源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协调联动工作,加强对下放审批权的工作衔接与指导。四是研究制定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

  七、全面推进法治国土资源建设方面,突出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在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方面,一是配合立法机关,加快《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重点法律的修改步伐。二是抓紧研究制定国家土地督察条例等重点行政法规和部门配套规章。三是深入开展探矿权登记管理、采矿权登记管理、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登记管理等条例研究起草工作。

  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方面,一是出台加快法治国土资源建设的文件,提高全系统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与水平。二是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明确权力责任边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完善国土资源管理行政决策程序。三是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的“三统一”制度。四是建立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明确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五是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监督体系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保障权力规范运行。

  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方面,一是加强普法教育。做好“六五”普法的检查验收,谋划“七五”普法部署。二是加强法治宣传与培训。开展2015年度国土资源法治人物、法治事件的评选,宣传法治国土资源建设的先进典型。成立国土资源法治教育师资库,健全常态化的法治培训制度,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强化依法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三是健全依法维权和纠纷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群众增强法治国土资源观念。

  八、在夯实工作基础方面,加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和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其中,加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专项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式,加强效益评价。二是优化工作部署。突出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生态脆弱区、重大地质问题区,加强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提高成果质量,增强服务找矿突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三是深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全社会提供一站式、集群化、网络化服务。

  在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方面,一是出台专门文件,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工作氛围,加快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二是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强化激励机制,塑造良好学风,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打造一流科技团队。三是面向重大需求,围绕重大科技问题,落实重大项目,开展科技攻关,尽快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四是全面深入应用对地观测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理念、新方法,加快构建基于大数据、“国土云”、贯穿四级管理主体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国土资源管理服务系统。

  在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方面,一是配合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全力做好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做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的论证和报批。二是深入推进国土资源相关专项规划研究,全面开展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为“十三五”时期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九、在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加强干部教育、培养和管理。从严治吏,加强培养,关心爱护,坚定广大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切实加强国土资源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老干部工作,要把对老同志的敬重之心和关爱之情,落实在工作中,体现在服务中,真正把工作做到老同志的心坎上。

  二是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以铁的纪律,常抓不懈,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反对“四风”,严防反弹。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不正之风的免疫力。建立有效预防机制,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强化查处问责,真正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严肃责任追究,切实发挥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实施“一案双查”,健全责任分解、监督检查、责任倒查的完整链条,确保有案必查,有责必问。开展全国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领域两大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整改查处力度、监督管理力度和改革创新力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上遏制国土资源领域腐败多发易发势头。